桃李满天下的下一句是啥啊?

桃李满天下的下一句是啥啊?,第1张

“教诲如春风,师恩似海深,桃李满天下,春晖遍四方”的意思是:

老师的教诲如春风般温暖,老师的恩情如大海般深沉,老师的学生遍布天下,老师的恩情像春日的光辉洒遍四方。

桃李满天下”取自:《资治通鉴·唐纪·武后久视元年》“天下桃李,悉在公门矣。”

其中“桃李”指培养的后辈或所教的学生,比喻学生很多,各地都有。

用以赞扬感谢老师,这首词赞美了老师授予的知识和对学生的教育,赞美老师的贡献之大,培养的人才遍布天下,赞美老师的关爱就像春日的光辉般温暖。

扩展资料

桃李满天下

其一:“李”并不是指李白,而是指李树,喻为英才。桃也不指寿桃,就是指桃树,用法同李。

其二:“满天下”就是指遍布天下。并且从白居易的“令公桃李满天下,何用堂前更种花”这句诗可以推测出桃李是花而不是人和果实。

一般桃李只有四种意思:

1、桃花与李花。 《诗·召南·何彼襛矣》:“何彼襛矣,华如桃李。”后因以“桃李”形容貌美。

2、比喻栽培的后辈和所教的门生。

3、喻人的青春年少。<明>徐渭 《又启严公》:“誓将收桑榆之效,以毋贻桃李之羞,一雪此言,庶酬雅志。”

4、喻争荣斗艳、品格低下的小人、庸人。唐 李白 《赠韦侍御黄裳》诗之一:“桃李卖阳艳,路人行且迷;春光扫地尽,碧叶成黄泥。愿君学长松,慎勿作桃李。”所以不能把'桃"理解为寿桃,"李" 理解为李白。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桃李满天下

“桃李满天下”的下一句是:绿野追唐裴。这两句诗的意思是:门生众多,布满了天下,那些不知名的绿草仍然在追着仙人的踪迹。“桃李满天下,绿野追唐裴”出自宋代诗人陈宓的《谢朱宰赋南园二十韵》。

《谢朱宰赋南园二十韵》

先君昔归老,手自植六梅。

结亭在人境,尺地阳春回。

岂无林塘胜,可以榭与台。

自云饱世味,一室足欢咍。

朝诗坐亭上,暮月行徘徊。

旁观笑不足,独酌兴攸哉。

清风去倏远,湫隘成鹿埃。

经营五亩地,得此城南隈。

凿池寿水绕,开堂壶山来。

修竹翠成幄,低花锦繁堆。

虽无亭馆巧,颇适疏散怀。

尽日避车马,一迳荒莓苔。

有惭邑大夫,政成此衔杯。

落叶风扫溉,山禽喜毰毸。

哦诗动深谷,草木声喧豗。

此邦渐惠泽,耆艾到提孩。

独此小园植,秋芳迟君开。

唯梅最辱爱,有句高崔嵬。

青玉不足报,愿公坐中台。

桃李满天下,绿野追唐裴。

桃李的释义

桃李指培养的后辈或所教的学生。比喻学生很多,各地都有。出自《资治通鉴·唐纪·武后久视元年》:“天下桃李,悉在公门矣。”

1、“桃李满天下,春晖遍四方”直白的字面解释是,桃和李的果木遍植天下,春光明媚辉耀四方。

2、“桃李满天下

春晖遍四方”这两句话放在一起,出处暂无可查证。但其对仗工整,用词简洁易懂,作为诗词五言律的中联、诗词的对句或者对联,都很赞。或许它来自于民间的春联,抑或是文人雅聚时吟哦佳句的口口相传。

3、“桃李满天下”

这句,始见于《资治通鉴·唐则天皇后·久视元年》:“天下桃李悉在公门矣。”

唐代武则天当皇帝时,有一个宰相叫狄仁杰,字怀英,太原(今属山西)人。此人德高望重,敢于直言相谏,深得武则天赏识。武则天称他为“国老”(武则天即位时,狄仁杰已八十多)而不直呼其名。就是上朝时,武则天也不让他跪拜,说:见狄公下拜,我浑身都痛。武则天常对其他大臣说:“不是特别重要的军国大事,你们不要去麻烦狄老。”

武则天为了巩固自己的统治,采取多种措施,广罗人才,并让狄仁杰给他推荐能担任将相的人才。狄仁杰推荐了张柬之、姚崇等数十人,这些人后来多成了名臣。有人对狄仁杰说:“你真是位了不起的人物,朝廷里有才能的大臣都是你推荐的,真是桃李满天下啊。”

4、后来,

“桃李满天下”常用来比喻师门兴旺,学生遍布天下。而“春晖遍四方”,则可理解为学子们带着学到的本领,作为知识的种子传播到四方各地。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聚客百科

原文地址: https://juke.outofmemory.cn/pretty/2842927.html

()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1-31
下一篇 2023-01-31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