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国泛指中国南方。古代的时候,南国是指江汉一带的诸侯国,另外也指一些南方国家。
南国包括华东、华中、华南和西南地区。南国与北国相对,北国即北方,包括华北、西北、东北的三北地区和青藏地区。
具体省份包括:江苏、安徽、江西、湖北、湖南、云南、贵州、四川、重庆、广西、广东、福建、浙江、上海、台湾、海南、香港和澳门。
扩展资料
北国这个词语是诞生于古代中国的分裂年代。例如春秋战国时期,称赵、燕等国为北国;宋称呼辽、金为北国;东晋称十六国等为北国;中华民国时期称北京周边及华北地区为北国等。
北国即北方,包括华北、西北、东北的三北地区和青藏地区,具体省份包括:山东、山西、陕西、河北、河南、甘肃、宁夏、青海、西藏、新疆、内蒙古、辽宁、吉林、黑龙江、北京、天津。
古时“南国”即南充国(现今四川南充市) 诗人王维在《相思》中写道: 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 ..... 位于四川省第二大城市南充市朱德故居仪陇县金城山有一颗高树龄的 红豆 杉,这棵红豆树已有500多年史,树高20米、根部直径1米左右,绿叶葱郁,高大挺拔。当地一位老人告诉记者,他在这里生活了几十年,看见这棵树 百年大树 只开过2次花,10年前开过1次,去年又开过1次。一般是春季开花,颜色或白或淡红,花冠蝶形,开花时不是满树齐放,而是在东、西、南、北4个方向的枝头开花。 秋天结果,果实胡豆般大小,呈椭圆形,色泽光亮呈红色,属稀有之果。 东汉兴平元年(公元194年)境内置巴郡,辖安汉(郡治)、阆中、西充国(充国更名)、 南充 国 县(析充国县置)。建安六年改巴郡为巴西郡,郡治迁阆中,隶属未变。三国蜀汉、西晋、成汉时,郡县依旧。东晋时,阆中为北巴西郡郡治,辖西充国(郡治)、 南充国 、安汉、羔羊县(今仪陇境)。 南朝宋时,巴西郡为僚人所聚,郡县迁绵阳市境内侨置,辖阆中(郡治)、安汉、西国(西充国改)、 南国(南充国改 )、羔羊县。南朝齐时,郡县建置依旧。 南充 安汉阁朱德故居唐代,隶山南西道,境内置3州,辖阆州(阆中郡)阆中(阆内改,州郡治)、思恭(今阆中境)等19县。 清代隶四川省,境内置川北道,辖保宁府阆中(道府治)、南部县,顺庆府 南充 (府治)、西充、营山、仪陇和蓬州(县级州)等2府1州6县。 中华民国初,隶四川省,境内置嘉陵道,辖南充(道治)、阆中、南部、西充、营山、仪陇、蓬安(蓬州改)等7县。民国24年,境内置第十一行政督察区,辖 南充 (区治)、蓬安、营山、仪陇、西充、南部等6县。阆中隶第十四行政督察区。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隶川北行署区,境内辖 南充市 (区治,区直辖)、南充、西充、南部、仪陇、营山、蓬安等1市6县;属南充专区(治今岳池县九龙镇)。1952年撤川北行署区,隶四川省,南充专区治迁南充,辖县未变,南充市改属南充专区。1953年撤剑阁专区,划阆中县隶属。1968年南充专区更名南充地区。1991年1月阆中撤县建市。1993年7月撤南充地区、南充市及南充县,设立南充市(地级),辖顺庆(市治)、高坪、嘉陵3区及西充、南部、仪陇、营山、蓬安5县,阆中市由省直辖,南充市代管。南国是南充市古称,属于四川省。南充市辖9个县级行政区划单位(市辖区3,县级市1,县5),241个乡级行政区划单位(街道42,镇161,乡38)。面积12514平方千米,人口760万人。南充市人民政府驻顺庆区万年西路2号。
南充市位于四川盆地东北部,嘉陵江中游,介于北纬30°35′~31°51 ′、东经105°27′~106°58′之间。南北跨度165千米,东西跨度143千米,东邻达州市,南连广安市,西与遂宁市、绵阳市接壤,北与广元市、巴中市毗邻,总面积12477平方千米。
扩展资料
南充属中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其气候特点与盆地南部的长江河谷地区相比,气温相对较低,雨季较长,暴雨较多。与川西平原相比,气温相对较高,春雨的比重大。南充历年平均气温在17.1℃左右,各月气温年平均变动范围在4℃左右,全年极端最低气温介于-2.5℃~5.7℃之间,极端最高气温在39.0℃~41.3℃之间。
最冷的1月,月平均气温除仪陇为4.9℃外,其余县(市、区)都在6℃以上;最热的7、8月份,多数县(市、区)的月平均气温都在27℃以上。一般8月较7月气温稍高。
南充四季中的冬季以仪陇县最长,长达110天;顺庆区最短,只有85天,其余县(市、区)都在95天左右。春、夏、秋三季,较长江中下游地区提前半个月到一个月。南充全年霜日少于20天,多在10~15天。
南充主要有岩盐、石油和天然气、砂金、钛铁、铀、磷等矿产资源。南充地处四川最大的岩盐沉积盆地——南充岩盆的核心,地下盐矿资源十分丰富,已探明的控制储量为1700亿吨,预测储量达1.7万亿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