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产业?

什么是产业?,第1张

产业是社会分工和生产力不断发展的产物。产业是社会分工的产物,它随着社会分工的产生而产生,并随着社会分工的发展而发展。在远古时代,人类共同劳动,共同生活。

引证释义:《韩非子·解老》:“上内不用刑罚,而外不事利其产业,则民蕃息。”

分类

20世纪20年代,国际劳工局最早对产业作了比较系统的划分,即把一个国家的所有产业分为初级生产部门、次级生产部门和服务部门。后来,许多国家在划分产业时都参照了国际劳工局的分类方法。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西方国家大多采用了三次产业分类法

在中国,产业的划分是:第一产业为农业,包括农、林、牧、渔各业;第二产业为工业,包括采掘、制造、自来水、电力、蒸汽、热水、煤气和建筑各业;第三产业分流通和服务两部分。

产业是社会分工和生产力不断发展的产物。产业是社会分工的产物,它随着社会分工的产生而产生,并随着社会分工的发展而发展。在远古时代,人类共同劳动,共同生活。

产业包括:包括农业、工业、交通运输业等部门,一般不包括商业。有时专指工业,如产业革命。有时泛指一切生产物质产品和提供劳务活动的集合体,包括农业、工业、交通运输业、邮电通讯业、商业饮食服务业、文教卫生业等部门。

产业在产业经济学中的三个层次

(1)第一层次是以同一商品市场为单位划分的产业,即产业组织,现实中的企业关系结构在不同产业中是不相同的。产业内的企业关系结构对该产业的经济效益有极其重要的影响,要实现某一产业的最佳经济效益须使该产业符合两个条件:首先,该产业内的企业关系结构的性质使该产业内的企业有足够的改善经营、提高技术、降低成本的压力;其次,充分利用“规模经济”使该企业的单位成本最低。

(2)第二层是以技术和工艺的相似性为根据划分的产业,即产业联系。一个国家在一定时期内所进行的社会再生产过程中,各个产业部门通过一定的经济技术关系发生着投入和产出,即中间产品的运动,它真实地反映了社会再生产过程中的比例关系及变化规律。

(3)第三层次是大致以经济活动的阶段为根据,将国民经济划分为若干大部分所形成的产业,即产业结构。

以上内容参考 百度百科-产业

问题一:什么叫产业? 什么是产业?人们的认识水平总是随着社会生活的发展而不断发展的,对于产业的认识也经历了一个过程。“产业”一词最早由重农学派提出,特指农业。在人类迈入资本主义大生产时代后,产业主要是指工业,在英文中,产业与工业的表示方式都是industry。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曾将产业表述为从事物质性产品生产的行业,并被人们长期普遍接受为惟一的定义,也正是因为“物质性生产行业”的定位,广电媒体始终没有被赋予产业的属性,而一直尊居“事业的宝座”。20世纪50年代以后,随着服务业和各种非生产性产业的迅速发展,产业的内涵发生了变化,不再专指物质产品生产部门而是指“生产同类产品(攻服务)及其可替代品(或服务)的企业群在同一市场上的相互关系的 *** ”。[6]人们也开始对广电媒体进行重新定位,把它当作一个产业进行经营,经营的内容包括“广告经营、节目经营、信息经营、技术经营、劳务经营、混合经营”。[7]因而,可以从产业的角度给广电产业下个定义:即生产、制作、经营、播放以广播电视节目(信息)或提供广电文化服务为主的企业组织及其在市场上的相互关系的 *** 。同时,“‘产业’是一个居于微观经济的细胞(企业)和宏观经济的整体(国民经济)之间的一个‘ *** 概念’,它既是同一属性的企业的 *** ,也是根据某一标准对国民经济进行划分的一部分。”[8]根据现行产业的划分标准,广电业属于第三产业。

问题二:五大产业是什么 煤炭生产(能源产业)、粗钢产量、有色金属产品生产和消费、汽车市场和电子信息

详见:finance.si伐a/....shtml

问题三:什么是产业部门? 就是管一个行业的部门,比如信息产业部门,纺织产业部门

问题四:什么是产业型企业 合理避税无非就是加大成本,增加费用而已,具体操作方法根据你公司的情况定,不过你们是生产企业,比较好操作的。

下面是要交的税种:

一、基本税种

1、增值税按销售收入17%、4%(分别适用增值税一般纳税人、小规模纳税人);

2、城建税按缴纳的增值税的7%缴纳;

3、教育费附加按缴纳的增值税的3%缴纳;

4、地方教育费附加按缴纳的增值税的2%缴纳;

5、印花税:购销合同按购销金额的万分之三贴花;帐本按5元/本缴纳(每年启用时);年度按“实收资本”与“资本公积”之和的万分之五缴纳(第一年按全额缴纳,以后按年度增加部分缴纳);

6、城镇土地使用税按实际占用的土地面积缴纳(各地规定不一,XX元/平方米);

7、房产税按自有房产原值的70%*1.2%缴纳;

8、车船税按车辆缴纳(各地规定不一,不同车型税额不同,XX元辆);

9、企业所得税按应纳税所得额(调整以后的利润)缴纳:应纳税所得额在3万元(含)以内的适用18%,在3万元至10万元(含)的适用27%,在10万元以上的适用33%(注:2008年起税率为25%);

10、发放工资代扣代缴个人所得税。

上述税种中除增值税与企业所得税(2002年1月1日新设立的企业)向国税局申报缴纳外,其他均向地税局申报缴纳。

二、纳税申报期限

1、增值税、城建税、教育费附加、个人所得税等于次月10日内为限期缴纳期限;2、企业所得税季后15日内(当地税务机关确认按月缴纳的,次月10日)为限期缴纳期限,汇算清缴期限为4个月;

3、房产税、城镇土地使用税、车船税等,按当地税务机关的规定期限缴纳(各地一般一年两次等规定不一)。

4、限期缴纳最后一日,遇到休息日,顺延一日;遇到长假(春节、五一、十一节),按休息日顺延;

5、滞纳金按天加收万分之五;

6、经税务机关责令限期缴纳后仍未缴纳的,税务机关可处于罚款

问题五:我国的三大产业是什么? 三大产业结构分别是

第一产业:农业(包括种植业、林业、牧业、副业和渔业)

第二产业:工业(包括采掘工业、制造业、自来水、电力、蒸汽、热水、煤气)和建筑业。

第三产业:除了第一,第二产业以外的其他行业,一般可以分为:流通部门和服务部门

问题六:什么是产业的分类 什么是产业结构、产业分类及产业结构的变化趋势

中国网 | 时间: 2006-02-09 | 文章来源: 中国网

一、什么是产业结构

产业结构是指各产业的构成及各产业之间的联系和比例关系。在经济发展过程中,由于分工越来越细,因而产生了越来越多的生产部门。这些不同的生产部门,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和制约,会在增长速度、就业人数、在经济总量中的比重、对经济增长的推动作用等方面表现出很大的差异。因此,在一个经济实体当中(一般以国家和地区为单位),在每个具体的经济发展阶段、发展时点上,组成国民经济的产业部门是大不一样的。各产业部门的构成及相互之间的联系、比例关系不尽相同,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大小也不同。因此,把包括产业的构成、各产业之间的相互关系在内的结构特征概括为产业结构。

二、产业分类

在经济研究和经济管理中,经常使用的分类方法主要有两大领域、两大部类分类法,三次产业分类法,资源密集度分类法和国际标准产业分类。

(一)两大领域、两大部类分类法。这种分类法就是按生产活动的性质及其产品属性对产业进行分类。按生产活动性质,把产业部门分为物质资料生产部门和非物质资料生产部门两大领域,前者指从事物质资料生产并创造物质产品的部门,包括农业、工业、建筑业、运输邮电业、商业等;后者指不从事物质资料生产而只提供非物质 *** 的部门,包括科学、文化、教育、卫生、金融、保险、咨询等部门。

(二)三次产业分类法。这种分类法是根据社会生产活动历史发展的顺序对产业结构的划分。产品直接取自自然界的部门称为第一产业,对初级产品进行再加工的部门称为第二产业,为生产和消费提供各种服务的部门称为第三产业。这种分类方法成为世界上较为通用的产业结构分类方法。

我国的三次产业划分是:

第一产业:农业(包括种植业、林业、牧业和渔业)

第二产业:工业(包括采掘业,制造业,电力、煤气、水的生产和供应业)和建筑业

第三产业:除第一、第二产业以外的其他各业。根据我国的实际情况,第三产业可分为两大部分:一是流通部门,二是服务部门。具体可分为四个层次:

第一层次:流通部门,包括交通运输、仓储及邮电通信业,批发和零售贸易、餐饮业。

第二层次:为生产和生活服务的部门,包括金融、保险业,地质勘查业、水利管理业,房地产业,社会服务业,农、林、牧、渔服务业,交通运输辅助业,综合技术服务业等。

第三层次:为提高科学文化水平和居民素质服务的部门,包括教育、文化艺术及广播电影电视业,卫生、体育和社会福利业,科学研究业等。

第四层次:为社会公共需要服务的部门,包括国家机关、政党机关和社会团体以及军队、警察等。

(三)资源密集程度分类法

这种产业分类方法是按照各产业所投入的、占主要地位的资源的不同为标准来划分的。根据劳动力、资本和技术三种生产要素在各产业中的相对密集度,把产业划分为劳动密集型、资本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产业。

1、劳动密集型产业。指进行生产主要依靠大量使用劳动力,而对技术和设备的依赖程度低的产业。其衡量的标准是在生产成本中工资与设备折旧和研究开发支出相比所占比重较大。一般来说,目前劳动密集型产业主要指农业、林业及纺织、服装、玩具、皮革、家具等制造业。随着技术进步和新工艺设备的应用,发达国家劳动密集型产业的技术、资本密集度也在提高,并逐步从劳动密集型产业中分化出去。例如,食品业在发达国家就被划入资本密集型产业。

2、资本密集型产业。指在单位产品成本中,资本成本与劳动成本相比所占比重较大,每个劳动者所占用的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金额较高的产业。当前,资本密集型产业主要......>>

问题七:二三产业是什么 二 指工业

三 指第三产业,是指对消费者提供最终服务和对生产者提供中间服务的部门。

问题八:什么是“八大支柱产业”? *** 指出,“十一五”期间,要以“八大支柱产业”为重点,加快调整优化产业结构,挺起山西崛起的经济脊梁,必须进一步发挥 *** 的推动、引导、扶持作用,在企业自主决策、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上,制定切实可行、操作性和导向性强的产业规划和鼓励扶持政策,为形成多元化支柱产业、特别是培育壮大新的支柱产业提供保障。他指出,煤炭、焦炭、冶金、电力四个传统支柱产业的产业规划和政策,要按照国家宏观调控的要求,在优化产业、产品结构,提高质量效益上下功夫,引导投资发展方向,支持发展先进生产能力,淘汰落后生产能力,使之得以巩固、拓展、改造、提升;煤化工、装备制造、材料和旅游四个新支柱产业符合国家中部崛起政策要求,要制定投资、财税、土地矿产、城建环保、物价等方面的扶持政策,使之得到加速发展,提升产业规模和档次,成为“十一五”新的经济增长点。他还提出要建立煤化工、装备制造、材料等产业发展专家委员会,重点加强对项目发展方向、项目布局、产业政策导向等方面专业性、权威性的深入论证和把关,提高 *** 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水平。 *** 强调,产业政策要强化节能降耗和环保方面具体要求,完善促进节能降耗和主要污染物减排目标实现的财税、物价等机制,推动资源综合利用、循环利用和节约利用,逐步淘汰高耗能且附加值低的行业企业;对有关产业政策要进一步深化、细化,鼓励引导企业发展技术进步、市场前景好、环境污染小、附加值高的煤、铝、镁等资源精深加工业,提高企业可持续发展能力;要制订技术研发费用提留、加速折旧等政策措施,引导企业加强技术创新、自主开发,提高企业、行业核心竞争力;要强化融资政策,争取各大金融机构多给贷款支持,推动企业加快海内外上市融资步伐,同时善于利用短期融资券、资产证券化等多种金融衍生产品,拓宽企业融资渠道。

问题九:产业是什么意思? 在传统社会主义经济学理论中,产业主要指经济社会的物供生产部门,一般而言,每个部门都机制专门生产和制造某种独立的产品,某种意义上每个部门也就成为一个相对独立的产业部门,如“农业”、“工业”、“交通运输业”等。由此可见,“产业”作为经济学概念,其内含与外延的复杂性。

而在现代经济学中,产业是相对于行业来说,包括主要产出部门、上游及下游一整条产业链。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聚客百科

原文地址: https://juke.outofmemory.cn/pretty/2834537.html

()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1-30
下一篇 2023-01-30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