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干共有几个字?

天干共有几个字?,第1张

     01

      10个字

      天干是指天干地支中的十个天干,天干共有10个字,分别为: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天干:《辞源》里说,干支取义于树木的“干枝”。天干地支形成了中国古代传统历法纪年。在民俗学上认为天干对应一些预兆。

      天干一共有10个字:甲(jiǎ)、乙(yǐ)、丙(bǐng)、丁(dīng)、戊(wù)、己(jǐ)、庚(gēng)、辛(xīn)、壬(rén)、癸(guǐ)。原始十天干曰:“阏逢、旃蒙、柔兆、强圉、著雍、屠维、上章、重光、玄黓、昭阳”。简化后的天干曰:“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

      在我国古代,这十天干在人们眼中就像现在的阿拉伯数字一样单纯的存在。这十天干在《史记》和《汉书》里均有部分记载,这是天干也有对应的意思, 甲的意思是拆, 乙的意思是轧, 丙的意思是炳, 丁的意思是强, 戊的意思是茂, 己的意思是纪, 庚的意思是更, 辛的意思是新, 壬的意思是任, 癸的意思是揆。

      十天干与十二地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 也就是十二生肖)组合在一起使用,用于纪历,就是用来纪年,天干地支相互配合组成六十甲子用来当作纪历的符号。形成干支纪年法,比如《甲午中日战争》、《辛丑条约》,里面的“甲午”、“辛丑”就是指当年的干支纪年年份。从天干地支的出现至今也有四千七百多年的历史了。

天干是十个字,地支一共十二个字; 天干地支简称“干支”。“辞源”里说,“干支”取义于树木的“干枝”。两者按固定的顺序互相配合,组成了干支纪法。从殷墟出土的甲骨文来看,天干地支在中国古代主要用于纪日,此外还曾用来纪月、纪年、纪时等。唐代之后天干地支组成的纪年主要用于算命或者占卜。

     十天干: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其中甲、丙、戊、庚、壬为阳干,乙、丁、己、辛、癸为阴干。

十二地支对应十二生肖——子:鼠;丑:牛;寅:虎;卯:兔;辰:龙;巳:蛇; 午:马;未:羊;申:猴;酉:鸡;戌:狗;亥:猪。

   天干地支十二地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其中子、寅、辰、午、申、戌为阳支,丑、卯、巳、未、酉、亥为阴支。

甲:万物剖符甲而出也.。乙:草木初生,枝叶柔软屈曲。 

丙:炳也,如赫赫太阳,炎炎火光,万物皆炳燃着,见而光明。丁:草木成长壮实,好比人的成丁。

戊:茂盛也,象征大地草木茂盛繁荣。己:起也,纪也,万物抑屈而起,有形可纪。

庚:更也,秋收而待来春。辛:金味辛,物成而后有味,辛者,新也,万物肃然更改,秀实新成。

壬:妊也,阳气潜伏地中,万物怀妊。癸:揆也,万物闭藏,怀妊地下,揆然萌芽。

子:孳也,阳气始萌,孳生于下也。 丑:纽也,寒气自屈曲也。

寅:濥也,正月,阳气动,去黄泉,欲上出,阴尚强也。 卯:冒也,万物冒地而出。

辰:伸也,万物舒伸而出。巳:巳也,阳气毕布已矣。

午:仵也,阴阳交相愕而仵。未:眛也,日中则昃,阳向幽也。

申:伸束以成,万物之体皆成也。酉:就也,万物成熟。

戌:灭也,万物灭尽。 亥:核也,万物收藏,皆坚核也。

天干一共有10个字:甲(jiǎ)、乙(yǐ)、丙(bǐng)、丁(dīng)、戊(wù)、己(jǐ)、庚(gēng)、辛(xīn)、壬(rén)、癸(guǐ)。

天干,是指天干地支中的十个天干。原始十天干曰:“阏逢、旃蒙、柔兆、强圉、著雍、屠维、上章、重光、玄黓、昭阳”。简化后的天干曰:“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

扩展资料

子(zǐ)、丑(chǒu)、寅(yín)、卯(mǎo)、辰(chén)、巳(sì)、午(wǔ)、未(wèi)、申(shēn)、酉(yǒu)、戌(xū)、亥(hài)的总称。又称十二支。中国古代用十二地支纪时、纪月。地支纪时就是将一日均分为12个时段,分别以十二地支表示,子时为23~1时,丑时为1~3时,等等,称为十二时辰。

地支纪月就是把冬至所在的月称为子月,下一个月称为丑月,等等。地支与十天干顺序相配,组成甲子、乙丑……癸亥,以六十为周期用以纪日、纪年。

十二地支:干支历将一年划分为十二辰,“建”代表北斗七星斗柄顶端的指向;古代天文学称北斗星斗柄所指为“建”,一年之中斗柄旋转而依次指为“十二辰”,称为“十二月建”(或“十二月令”)。十二月建是依据二十四节气而来的节气月,是阳历月,不同于阴历月(朔望,分为初一十五等),配十二地支,如建子、建丑、建寅等等。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天干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聚客百科

原文地址: https://juke.outofmemory.cn/pretty/2832149.html

()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1-30
下一篇 2023-01-30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