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本书”和“一册书”的区别是什么?

黎明的曙光2023-01-30  29

排除这两个词的其他意义,仅从“本”与“册" 的量词词性来看,区别不大。"册"是表示一本书的量词;而"本"是表示一册书的量词。如:"人手一册“与”人手一本“没有太大的区别。

但从词源角度来看。还是有一定差别的。

一、两词的区别

1.”册“是由本义引申为量词的。甲骨文”册“本义就是指用皮绳串起来的竹简(书);而”本“是由引申义“固有的、原有的、本来的”的引申义“旧本、版本、抄本”再引申为量词的。

2. “册”作为现代汉语的量词有一套丛书不同内容的排序本的含义。如汉语大字典共八个分册,第一分册、第二分册……,或者第一册、第二册……,或上册、下册,不能说第一分本、第一本或上本,因为现代汉语“本”只有数量概念,没有排序或次第概念。

3. 古代简册典籍是没有“本”的概念,但却有“册”的概念。古代文书用竹简,编简名为册,后凡簿籍均可称"册"。不过这里的“册”主要指书简。古代书简以“卷”为量词。

4.“本”最早作为量词是用于草木的。因为“本”的本义就是草木的根或干。与书籍有关的概念大概在纸张发明后用于书籍典章后才于汉代开始使用。大概在元代可以用于戏曲的的量词。如头本《西厢记 》,上本《桃花扇》。

二、词义解析

(一)册

【汉字】册

【汉语拼音】cè

【汉语注音】ㄘㄜˋ

【基本字义】

1. 古代称编串好的竹简,现在指装潢好的纸本子:纪念~。花名~。画~。

2. 量词,指书籍:一~书。

3. 古代帝王祭祀天地神仙的文书或封爵的诏书:~文(文体名,为册命、册书等诰命文字的一种。简称“册”)。~命。~封。

【详细字义】

1..〈名词〉

(1) (象形。金文、小篆字形与甲骨文相似,象简册形。本义:书简。古代文书用竹简。编简名为册,后凡簿籍均可称“册”)

(2) 同本义 [book]

册,符命也。诸侯进受于王者。象其札,一长一短,中有二编之形。古文又从竹。——《说文》

(3) 经传多以策为之,字俗作筴

史乃册祝。——《书·金滕》

公归,乃纳册于金滕之匮中。

王命作册。——《书·洛诰》

有册有典。——《书·多士》

(4) 又如:名册画册纪念册册书(史籍,史书)

(5) 古时称编串好的许多竹简,现在指装订好的纸本子 [volume]。如:册籍(名册)册历(亦作“历册”。账本)

(6) 特指皇帝的诏书 [imperial edict]

祝册自京师至。——韩愈《南海神庙碑》

(7) 又如:册文(古代帝王祭祀时告天地神袛的文书)册书(古时君王施于臣下的文书。有祝册、玉册、立册、封册、哀册、赠册、谥册、赠谥册、祭册、赐册、免册等十一种)

词性变化

2.〈动词〉

(1) 册封,封爵 [grant in a imperial edict]

册太子则授玺绶。——《新唐书·百官至》

(2) 又如:册立(古代帝王封立太子、皇后)册正(把妾扶为正室)

3.〈量词〉

(1) 计算书本数量的单位 [copy]

且携所著书及诗文辞稿本数册。——清· 梁启超《谭嗣同传》

(2) 又如:人手一册这套书共印十万册

(二) 本

【汉字】 本

【汉语拼音】běn

【汉字注音】ㄅㄣˇ

【基本字义】

1. 草木的根:~草(泛指中药)。无~之木。

2. 事物的根源,与“末”相对:~末(头尾;始终)。根~(根源;彻底;本质上)。

3. 草的茎,树的干:草~植物。

4. 中心的,主要的:~部。~体。

5. 原来:~来。~领。

6. 自己这方面的:~国。~身。~位。~分(fèn )。

【详细字义】

1.〈名词〉

(1) (指事字。小篆字形,从“木”,下面的一横是加上的符号,指明树根之所在。本义:草木的根或靠根的茎干)

(2) 同本义 [root of a plant]

本,木下曰本。——《说文》

本实先拨。——《诗·大雅·荡》

木水之有本原。——《左传·昭公元年》

伐木不自其本,必复生。——《国语·晋语》

是岁,有禾生景天中,三本一茎九穗。——《论衡·吉验》

摇其本以观其疏密。——唐· 柳宗元《种树郭橐驼传》

(3) 又如:水有源,木有本本干(草木的根干)

(4) 本宗族 [patriarchal clan]

本支百世。——《诗·大雅·文王》

几房的本家大约已经搬走了。——鲁迅《呐喊》

(5) 又如:本宗(犹祖籍本宗族)本种(自己的种族)

(6) 事物的根基或主体 [foundationbasisorigin]

君子务本。——《论语·学而》

今背本而趋末。——汉· 贾谊《论积贮疏》

然墨之道,兼爱为本。——马中锡《中山狼传》

(7) 又如:治本(从根本上加以处理)根本(事物的根源或最重要部分)

(8) 母金,本钱 [capitalprincipal]

子本相侔。(子:利息,侔:相等)——韩愈《柳子厚墓志铭》

(9) 又如:亏本(损失本钱)本钿(方言。本钱)本银(本钱,资本)

(10) 根源,本源 [sourceorigin]

物有本末,事有始终。——《礼记·大学》

盖亦反其本矣。——《孟子·梁惠王上》

为是者有本有原。——唐· 韩愈《原毁》

人穷则反本。——《史记·屈原贾生列传》

(11) 又如:本根(根由,根源)本缘(佛教语。由来,缘起)本由(根由)

(12) 古代指农业生产 [agriculture]

今殴民而归之农,皆著于本。——汉· 贾谊《论积贮疏》

(13) 又如:本富(指经营农业致富)本穑(犹稼穑)本农(农业。古以农为本)本业(指农业)

(14) 底本 [a copy for the record or for reproductionmaster copy]

今存其本不忍废。——宋· 文天祥《指南录·后序》

(15) 又如:本文稿本脚本话本剧本歌本

(16) 奏章 [memorial to an emperor]。如:本章(官员呈给皇帝的文书、奏折)本奏(即奏本)

(17) 书册,本子 [book]。如:本子(书本)

若止印三二本。——宋· 沈括《梦溪笔谈·活板》

(18) 又如:普及本宋本刻本节本合装本。亦指作为根据的事物 [base onin according to]

亦先有所本。——蔡元培《图画》

2. 〈形容词〉

(1) 原来的本来的 [nativeoriginal]

此之谓失其本心。——《孟子》

(2) 又如:本处(原籍)本贯(原籍)本事(原本的事情)

(3) 基础的,基本的 [basicfundamental]。如:本纪(根本纲纪)本根(根本)

3. 〈动词〉

(1) 执掌,统辖 [preside overhold]。如:本司(分管事务的官署)本次(指本人管辖的地方)本兵(执掌兵权本部军队)

(2) 推究,推原 [examinestudy]

抑本其成败之迹。——宋· 欧阳修《新五代史·伶官传·序》

(3) 又如:本原(推究,推本溯源)本察(推究,探究)

4. 〈代词〉

(1) 自己或自己方面的[one's ownitself]

本姓曹。—— 清· 黄宗羲《柳敬亭传》

(2) 又如:本里(自己的乡里)本宅(自己的住宅,自己的墓穴)本乡,本市,本埠,本省,本队

(3) 现今的 [currentthispresent]。如:本日(当天)本月(现时所在的月份当月)

(4) 这,那 [this]

用芽者自从本说。——宋· 沈括《梦溪笔谈》

(5) 又如:本山(此山)本法(这项法律)本处(此地,此处)

5.〈量词〉

(1) 用于书籍簿册。如:一本书一本回忆录

(2) 用于植物。株棵

一边种几本大芭蕉。——《红楼梦》

(3) 又如:二十本葱

6.〈副词〉

原先,本来 [originallyat first]

臣本布衣。——诸葛亮《出师表》

本在冀州之南。——《列子·汤问》

自言本是京城女。——唐· 白居易《琵琶行(并序)》

【说文解字】

清代陈昌治刻本『说文解字』

【卷六】【木部】本

木下曰本。从木,一在其下。楍,古文。布忖切〖注〗徐锴曰:“一,记其处也。本末朱皆同义。” 〖注〗、,亦古文本。

清代段玉裁『说文解字注』

木下曰本。从木。从丅。此篆各本作本。解云从木,一在其下。今依六书故所引唐本正。本末皆於形得义。其形一从木丄。一从木丅。而意卽在是。全书如此者多矣。一记其处之说。非物形也。大雅以本奏为奔走。假借也。布忖切。十三部。

一册书怎么写步骤如下:

建立一个框架。这个框架是空的,但也是非常重要的,只有框架稳定了,你才能往里面填满。这个框架就是故事的大概走向,开头,发展,高潮,结尾。不用过多的细致,只是一个基本的框架。

3

/4

填满框架,这一步是非常非常重要的,当然也是最难的一步,你要用一波三折的故事来充实你的框架。最初写手很容易被之前看过的许多书中的故事牵绊住,想出来的故事往往都类似,甚至相同,所以我们必须自己去想,去创造一个属于自己的故事。如果实在没有很好的想象力,你可以试着将几个故事的精髓结合在一起变成你自己的。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juke.outofmemory.cn/read/2826831.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