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瀛洲是哪个城市?

北宋瀛洲是哪个城市?,第1张

瀛洲是崇明岛的旧称,崇明岛属于上海市,岛上的行政区是崇明区,小部分是江苏省的启隆镇和海永镇。

崇明区,隶属上海市,位于长江入海口,全区地势平坦,由崇明、长兴、横沙三岛组成,位于东经121°09′30″—121°54′00″,北纬31°27′00″—31°51′15″,总面积1413平方公里, 其中崇明岛是世界上最大的河口冲积岛。

古瀛洲介绍:

古瀛洲,地处海峡西岸宁德市境内,南离福建省会福州市100多公里,北距国家重点风景区太姥山100多公里。

神洲第一溪霍童溪穿越全境,上游有我国目前唯一的鸳鸯猕猴自然保护区,下游是世界天然良港三都澳。她不仅以其美丽的山光水色引人注目,更以特殊的地理位置,奇特的民居建筑,古朴的民风民俗和历史上曾经繁华而积淀的传统文化以及至今依然笼罩着神秘的色彩而令人流连忘返。

三山又称“三神山”,“史记秦始皇本纪”载:“齐人徐市等上书,言海中有三神山,名曰蓬莱、方丈、瀛洲”。三山不单代指我国的山河,而且也是东亚各国文化中的神圣之地。

瀛洲是崇明岛的旧称,崇明岛属于上海市,岛上的行政区是崇明区,小部分是江苏省的启隆镇和海永镇。

东同江苏省启东隔水相邻,东南濒东海,西南与浦东新区、宝山区和江苏省太仓市隔江相望,北同江苏省海门市一水之隔。形如一春蚕,东西长,南北狭。在它的旁边还有横沙、长兴两岛。崇明岛的形成与长江江口的演变相联在一起。

由于长江口有着向东南伸展,且口门沙岛有不断北靠的趋势,因此,从前的崇明岛与我们看见的位置和形状相差甚远。

在历史的长河中,许多沙岛依次北靠或被冲坍消失了,然崇明岛发展到今日,正处于其顶峰时期。崇明岛亦是不稳定的,就连其区城亦是一再迁移。至明万历十一年,此前崇明区城已经有了五次大搬家。到了清朝光绪年间,长沙南岸迅速地淤涨起来。后经当地百姓建石塘石坝等,制止了淤涨的势头,区城才得以保持并稳定下来。

扩展资料

“崇明岛”的来历,源于一个传说。东晋末年,孙恩农民起义失败后,起义军的几排竹筏飘浮到了靠近东海的长江口,在江边的泥沙中搁浅。

这些竹筏拦住了滚滚长江带来的泥沙,逐渐形成了一个沙嘴。这片沙嘴尚没完全露出江面,随着江水海潮的涨落,时隐时现,给人一种神秘之感。人们说它既像怪物、又似神仙,既“鬼鬼祟祟”、又“明明显显”,于是便给它起了名字叫“祟明”。

后来这片沙嘴泥沙越积越多,变得又高又大,完全露出了水面,形成一个小岛,再也不受潮涨潮落的影响了。人们见其气势壮观,已不再将其视为怪异,并产生了一种崇敬之情。于是人们便把“祟明”改称为“崇明”了。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崇明岛

瀛洲是上海崇明岛的旧称

崇明岛,是长江三角洲东端长江口处的冲积岛屿,也是中国第三大岛屿,中国最大的河口冲积岛,中国最大的沙岛,成陆历史有1300多年,被誉为“长江门户、东海瀛洲”。

崇明岛大部属上海市崇明区,小部分属于江苏省南通市启东市启隆镇和南通市海门区海永镇,位于崇明岛北端。岛上地势平坦、土地肥沃,林木茂盛,物产富饶,是有名的鱼米之乡。

崇明岛名称由来

崇明岛名称的由来,按《上海志名志》来源于岛上所设地区名。公元10世纪五代杨吴在顾俊沙(又称西沙,是形成崇明岛的最初两大沙洲之一)设崇明镇,是为崇明名称之始。元至元十四年(1277年)改天赐盐场为崇明州,明太祖曾赐“东海瀛洲”四字,故曾名瀛洲或古瀛洲。

清代宣统年间刊印的《江苏省通志稿》中提到“崇明沙”的称谓:“三沙,在崇明县东北。《苏州府志》:宋建中靖国初,又涌一沙于姚刘沙西北,曰三沙,鼎立海心,亦谓之崇明沙。绍兴初盗邵青聚党于崇明沙,将犯江阴,刘光世遣王德浤平之。……”但仅指岛屿形成以前部分沙洲。至民国时,地图中始标注有“崇明岛”的地名。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聚客百科

原文地址: https://juke.outofmemory.cn/pretty/2825924.html

()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1-29
下一篇 2023-01-29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