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特区政府的官方语言是粤语还是粤语和英语?

香港特区政府的官方语言是粤语还是粤语和英语?,第1张

香港的法定语言(不称作“官方语言”)是中文和英文,而政府的语文政策是“两文三语”,即书面上使用中文白话文和英文、口语上使用粤语(俗称广东话)、普通话和英语香港华裔人口中主要使用广东话,而非华裔人口则多以英语作交际语。由于中国内地推行简化字的时候,香港还是英国的殖民地,因此香港最普遍使用的汉字书体是繁体中文。

按惯用语言划分的人口比例:

广东话(粤语):89.5%

普通话:1.4%

其他中国方言:4%

英语:3.5%

其他语言:1.6%

香港(粤拼:hoeng1 gong2;英文:Hong Kong;普通话拼音:xiāng gǎng;缩写:HK),简称“港”,全称为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HKSAR)。地处中国华南地区,珠江口以东,南海沿岸,北接广东省深圳市,西接珠江,与澳门特别行政区、珠海市以及中山市隔着珠江口相望。

香港是中西方文化交融之地,把华人智慧与西方社会制度优势合二为一,以廉洁的政府、良好的治安、自由的经济体系及完善的法制闻名于世,有“东方之珠”、“美食天堂”和“购物天堂”等美誉。

名称来历:

说法一:香港的得名与香料有关。宋元时期,香港在行政上隶属广东东莞。从明朝开始,香港岛南部的一个小港湾,为转运南粤香料的集散港,因转运产在广东东莞的香料而出了名,被人们称为“香港”。据说那时香港转运的香料,质量上乘,被称为“海南珍奇”,香港当地许多人也以种香料为业,香港与其种植的香料一起,名声大噪,也就逐渐为远近所认可。不久这种香料被列为进贡皇帝的贡品,并造就了当时鼎盛的制香、运香业。可后来,村里人不肯种植了,香料的种植和转运也就逐渐消失,但香港这名称却保留了下来。

说法二:香港是一个天然的港湾,附近有溪水甘香可口,海上往来的水手,经常到这里来取水饮用,久而久之,甘香的溪水出了名,这条小溪,也就被称为“香江”,而香江入海冲积成的小港湾,也就开始被称为“香港”。有一批英国人登上香港岛时就是从这个港湾上岸的,所以他们也就用“香港”这个词来命名整个岛屿。直到今天,“香江”仍然是香港的别称。

尽管有不同的说法,但可以大致肯定的是,香港这地名最早出现在明朝,它最初是指今天香港岛上的一个小港湾、小村落,后来才扩大为对整个岛屿(香港岛)的称呼,最后,到了19世纪初,才成了被英国殖民主义者占领的整个地区的统称。

香港的英文名称,是照广州语音,原译作HeungKong,香港有很多水上居民读“香”为“康”,所以英文名称也就随着改拼为HongKong。

香港官方语言有粤语、英语。虽然每个香港人都会说粤语,但不是每个香港人例如老一辈的人都会说英文。但作为一个真正的国际大都市和多年的英国殖民地,现在香港很多机构的官方发言,会议使用的语言,以及法律文本等等,都还是使用英文。从这个意义上理解,我们应该可以说香港的母语是粤语,官方语言是英文。

香港人讲粤语情况说明

香港和澳门都曾经被占领过,因为地域限制原因,当地的人口流动性比较差,香港人可能一辈子都只接触过粤语或英语,澳门人可能一辈子都只接触过粤语或葡萄牙语,都没有去过香港澳门以外的地方,即使去过,也大多数是去最近的广东,广东也是说粤语,大陆人也很少来香港澳门,所以粤语可以说是香港澳门的官方语言,因为没人说普通话,你用普通话当官方语言也没人听得懂。

香港说中文、粤语、英语。

目前香港地区的法定语文是中文和英文,而地区政府的语文政策是“两文三语”,即书面上使用中文白话文和英文、口语上使用广州话、普通话和英语。

在1996年,由语言学家邵敬敏提出,根据“可懂性”为区分标准,将香港地区的书面语,区分为标准中文与港式中文二者:一般的中国人都可理解的中文书面语为标准中文,而只有香港人了解的中文书面语,则称港式中文。

香港粤语电影的字幕,一般以使用港式中文为主。

学界及香港政府将在香港社会上流通的语言称为“广州话”。香港粤语源于广州,故此大致上与广州话互通,不过与其他分支则存在比较大的分别。随着各地交流频密,香港粤语中的部分词汇被借用至其他粤语使用地区,包括回流广州,互相影响。从香港开埠至今,粤语就一直是香港市区的主要语言。

港式英语或称香港英语是指带有粤语广州话口音、文法及语言元素的英语。港式英语也可指带有香港口音(即港式粤语)的英语。因为受港式粤语、英式英语、独特词语和香港文化影响,以及在珠三角地区为主要语言。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聚客百科

原文地址: https://juke.outofmemory.cn/pretty/2821519.html

()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1-29
下一篇 2023-01-29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