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北宋中期形成的"三冗"与"两积"有什么联系?

东北野菜2023-01-29  40

"三冗"导致了"两积"。

"三冗"与"两积"指冗官、冗兵、冗费,以及由此带来的积贫积弱,是构成北宋中期社会危机的重要因素之一。

为加强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北宋政府采用增加办事环节、增加官位的方法以图权力制衡。这样的结果是地方上十羊九牧,增大了国家行政成本。人增加了,费用也就增加了。并且唐代府兵制在宋代不再实行,改为招募。这样扩充了兵源,但也相应增加了成本。这也就造成了贫弱。

扩展资料

北宋针对"三冗"与"两积"的改革

宋仁宗天圣三年(1025),范仲淹上书朝廷,主张改革政治。两年后,范仲淹在应天府掌教书院时,又有《上相府书》,提出同样的建议,但未被采纳。庆历年间,宋仁宗迫于形势,责成参知政事范仲淹等人提出改革的意见。

庆历三年(1043)九月,范仲淹向仁宗上了一封《答手诏条陈十事》的奏疏,指出当时的情况是内忧外困,不能不加以改革,并提出十项改革主张,包括整顿吏治、培养人才、发展生产、加强武备等四个方面内容,而以整顿吏治为中心,以裁减冗官、选拔“贤能”为整顿吏治的手段。

他认为有了“贤能”的官吏,就能够搞好政治,使百姓“各获安宁,不召祸乱”,缓和社会矛盾。同年,仁宗颁布了几道诏令,推行了范仲淹等人的主张,即所谓“庆历新政”。但变法主张触犯了一部分官僚地主的利益,一开始便引起保守派的强烈反对,仅仅一年左右,范仲淹等人就相继被迫离职,变法随之流产。

1067年,宋神宗即位,决心变法。熙宁元年(1068),王安石被召到开封,主持变法工作。熙宁二年(1069)任用王安石为参知政事,推行新法。变法派形成了吕惠卿、章惇、蔡确等为变法派中坚力量的体系。赵顼和王安石的新政策在熙宁二年以后陆续实行。

熙宁二年春,设“制置三司条例司”,议订变法。概括而言,新法内容大体可分为两方面,即“富国”和“强兵”。富国方面,采取青苗法,农田水利法,募役法,市易法,方田均税法。强兵方面,用置将法,保甲法。

另外,王安石还编纂了《三经新义》,颁布天下。通过对儒家《诗》、《书》、《周礼》的重新注释,为变法创造理论依据。但由于保守势力过于强大,王安石两次推行新法,均以失败而告终 。哲宗元祐年间,英宗皇后高氏彻底废除了新法,宋朝又恢复了原先的统治方式。至此,北宋开始走向衰亡。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三冗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北宋

三冗是指冗官、冗兵、冗费;两积是指积贫积弱。有宋一代的一大特点,就是变法的思想几乎贯彻始终,究其原因,最主要的,就是始终未能解决这两大问题。

现在说的“有唐一代”、“有宋一代”等等,是沿用的古汉语的说法。“有”在古汉语中常用在名词和形容词前面,是个词头,在句式上起调节音节节奏的作用,没有实在意义。“有清一代”就是“清一代”的意思,但只说“清一代”语气不顺,加个词头音节语气和缓,就和谐了。

北宋的统一与北宋中期的积贫积弱现象是有必然联系的。嗯,由于北宋没有能够取得中原王朝的大部分领土,他在北方的辽国,西部的西夏和南方的大理都没能够完成统一,所以北宋面临着沉重的边防压力。为了防御来自北方西方和南方的少数民族政权入侵,北宋不得以大量扩充军队。用以防备北方少数民族的入侵,就形成了冗兵,而为了维护国内的统治,防止国内出现严重的统治危机,北宋开始大规模地通过科举趋势,保证士大夫阶层的稳定,继而造成了冗官现象。大量的士兵和大量的官员给北宋的财政造成了极大的压力,而沉重的边防压力又使得北宋面临极大的军事压力,对外采取妥协的政策,所以说就造成了北宋中期的积贫积弱现象。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juke.outofmemory.cn/read/2819859.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