森林和水的关系

森林和水的关系,第1张

新华社北京6月4日电(记者路虎)6月5日世界环境日即将到来。人们关注绿水青山,森林与水的关系一直是森林生态学家探索的谜团。中国林业科学院院长、森林生态学首席专家刘近日发布了最新研究成果。他以岷江上游的森林植被为样本,提出土壤使森林成为真正的“绿色水库”,不同的森林类型在涵养水源方面的作用是不同的。

这是记者4日从中国林科院获悉的。也是中国林科院首次科学评估人类干扰采伐、生态恢复和气候变化对森林水分调节功能的影响。业内人士认为,该研究将为今后提高林业生态工程质量、实施科学绿化提供有效参考。

据刘介绍,岷江上游位于青藏高原的东南边缘,是成都平原乃至长江上游的重要水源和生态屏障。以岷江上游的森林植被为样本,刘团队经过20多年的长期观测和集中研究,明确了森林水资源的调节是通过一个综合的过程来实现的,如林冠层和灌木层对森林的截留、林地枯落物和苔藓层对森林土壤层的截留等。90%以上的调整依赖于森林长期演替形成的复杂土壤结构。

刘说,虽然树种的水分利用规律相似,但不同林型在涵养水源方面的作用是不同的。对岷江上游径流的科学评估表明,长江上游天然林保护工程的实施为岷江上游的水生态安全做出了重大贡献。然而,大规模的人工植被覆盖可能会加剧区域生态用水,从而降低流域产水量。而且大规模集中连片种植人工纯林导致的外来物种入侵、病虫害、生态系统健康问题突出。因此,他认为,在岷江上游的植被保护和建设中,应首先保护现有的天然林植被,包括原始暗针叶林、天然灌木林、草地和高寒草甸。植被建设应以自然更新和自然生态恢复或人工促进自然更新为主。在水土条件好的局部小区域,可以进行人工造林。

他建议科学加强岷江上游天然林的保护和恢复。考虑到前期大规模人工林,可以通过开林窗、分条间伐等方式,逐步恢复以岷江冷杉为施工群的原始森林,充分发挥森林涵养水源的功能,保障水资源和生态安全。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聚客百科

原文地址: https://juke.outofmemory.cn/life/712183.html

()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2-07-13
下一篇 2022-07-13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