荀子著作

荀子著作,第1张

荀子》是战国末期儒家最重要的著作。荀子(约公元前313 ~ 238年),战国末期赵人,本名,汉朝时避讳被汉武帝称为。1950年开始在齐国求学,在齐国都城临淄(今山东省淄博市)稷下学宫任祭祀。因受委屈,适为楚,任兰陵(今山东兰陵县)令。失官后著书,葬于兰陵(兰陵县荀子陵)。著名学者韩非、李斯都是他的学生。《荀子》中有三十二篇,是他和他的弟子整理或记录他人的言行,但他们的观点与荀子的一贯主张是一致的。前27篇中,也有几篇《论兵》《亡命之徒》等,可能是他的学生编的。

荀子是儒家思想的集大成者,他在吸收法家思想的同时发展了儒家思想。他尊王,也称霸;崇义讲法治;在“法前王”的同时,他主张“法后王”。孟子创立了“性善”论,强调自然的修养;荀子的“性恶论”强调后天的学习。这些都说明他和自己的儒家思想不一样。他还提出了人定胜天、反对宿命论、万物按照自然规律运动变化等朴素唯物主义观点。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聚客百科

原文地址: https://juke.outofmemory.cn/life/709525.html

()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2-07-13
下一篇 2022-07-13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