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怎样评价李斯

历史上怎样评价李斯,第1张

毛泽东主席为什么提倡里斯?

李斯出生于楚国上蔡(今河南上蔡)。秦朝著名的政治家、文学家、书法家。作为秦始皇的核心团队之一,他为秦国横扫天下,统一六国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李斯师从荀子,后入秦为官,任客卿。公元前237年,由于南朝鲜使臣郭征利用灌溉运河来疏远在秦国工作的客人,秦国宗室大臣也说(后来的秦始皇)驱逐了在秦国工作的外国人。秦接受了这个建议,并下令驱逐客人。于是李斯写了《谏书》。自从秦穆公执政以来,一切都是为了变得富强。足见人唯才是举,不必局限于本地。列举各种器物玩得好,虽非秦代所产但秦代所用,与外来人才相比,掌掴是合理的,说是利益使然,指出下令驱逐客人无异于驱逐人才,资助敌人。

毛泽东主席经常阅读这篇文章,并给予高度评价,说:李斯的《谏书》很有说服力。

毛主席在一次谈话中也说:“李斯是秦始皇的拥护者,思想上属于荀子学派,主张法后为王。之后齐桓公、晋文公、秦始皇都算。”

毛泽东从哲学和阶级立场出发,对孔孟思想进行了区分。他说孔孟是唯心主义,荀子是唯物主义,是儒家的左派。

荀子的学生李斯从儒家的左派变成了法家。秦始皇重用李斯,是因为法家办实事,这是毛泽东高度赞扬李斯的重要原因。

历史上怎样评价李斯,如何评价李斯的功过?,第2张

历史上怎样评价李斯,如何评价李斯的功过?,第3张

历史上怎样评价李斯,如何评价李斯的功过?,第4张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聚客百科

原文地址: https://juke.outofmemory.cn/life/708882.html

()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2-07-13
下一篇 2022-07-13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