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长江别再上春晚了

潘长江别再上春晚了,第1张

2018年11月23日,潘长江发了一条微博。一位网友利用前段时间的“重庆公交”事件,指责潘长江去年的小品《学车》是“害人之作”,该网友“建议”潘长江不要再上春晚舞台。面对这个“不速之客”的恶评,潘长江只回复:我也很难过。这和素描有什么关系?

潘长江的回应得到了网友和粉丝的支持,潘长江的粉丝一致“炮轰”这位网友。面对大家的“讨伐”,这位网友只好妥协,向潘长江老师道歉,但诚意显然不够。除了道歉,他还骂潘长江的粉丝太过分。

中肯,这位网友的行为有点过分,更何况潘长江的小品《学车》和他所说的交通事故毫无关系。就说他道歉的态度没意思。什么是过度?为什么无端指责和辱骂潘长江的时候不觉得过分?现在来咬一口这些正义的网友。

先说潘长江的小品《学车》。这部作品讲的是一个学车的学龄老人。既然相关规定允许符合年龄的老人学车,这个工作就没问题了。而且,近年来,疲劳驾驶和酒后驾驶是交通事故的主要原因。因为司机年龄大,很少知道发生了哪起交通事故。

再者,潘长江的小品《学车》并不是呼吁老年人学车。这部作品表达了夫妻之间的温暖。这位网友断章取义的理解令人费解。不得不说,这位网友把八杆子打不着的事情拼凑起来的能力“天马行空空”,颇有蹭热点炒作的嫌疑。

其实类似的事情在网上并不少见。有些人喜欢诽谤一些公众人物。这些诋毁很多时候是不攻自破的,但有时候也会被一些人误传,从而对一些公众人物的形象造成损害。所以,我们应该抵制和批判这样的行为,我们作为网民,不能成为“助纣为虐”的传播者。

以上纯属个人观点,仅供参考。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聚客百科

原文地址: https://juke.outofmemory.cn/life/707178.html

()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2-07-12
下一篇 2022-07-12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