鱼雷爆炸温度

鱼雷爆炸温度,第1张

谢谢,就是爆了,没原则。这是鱼雷最简单的技术范畴。与鱼雷推进、定深、自导等先进技术相比,没有什么秘密可言。

鱼雷是一种非常古老的海军武器。其实早期鱼雷引信的结构和炮弹引信很像,就是尖端一个撞针,后面是底火和雷管。

使用前,引信安装在鱼雷头部,用于发射。如果引信碰到障碍物,鱼雷就会爆炸

要知道早期的鱼雷速度很慢,没有自导机制,鱼雷很难命中目标,这样大量的炸弹飘在海里对谁都没有好处。于是各国设计师在鱼雷上加了自毁引信装置。

事情挺简单的,就是前面加个小螺旋桨。当鱼雷航行一段时间后,由于前方螺旋桨的作用,引信中的撞针滑落,直接引爆鱼雷。这样安全性就提高了很多。这就是为什么我们看到很多早期鱼雷前面都有一个小螺旋桨。

比如20世纪30年代,G7鱼雷就是这样设计的。

但需要注意的是,如果被鱼雷击中的船体发生爆炸,爆炸的能量并不会完全作用在军舰上。最好的办法是鱼雷在军舰底部爆炸。于是就有了非接触引信。

这种引信在鱼雷顶部有一个侧窗,里面安装了光点感应装置。只要鱼雷发射后亮度发生变化,鱼雷就会直接爆炸。这样水下10多米深的鱼雷,就能悄无声息地钻入敌舰底部爆炸。

这样既提高了隐蔽性,又增加了杀伤力。

当然,后来鱼雷的这种半机械、半光电的装置很快就被改装成了纯电子装置。

这种引信系统的窗口在许多现代鱼雷的顶部仍然可以看到。

这告诉我们一个道理——鱼雷虽然是圆的,但也是从对面掉下来的!

那么,当自导自导技术更加完善的时候,现代鱼雷的引信将完全电子化。

以上,带声纳阵的鱼雷,至于什么时候爆炸,鱼雷自己算。

另一个题目提到了反应原理。鱼雷弹头装有炸药,炸药爆炸不需要氧气。

而且水是不可压缩的,所以爆炸的能量会比空气体更直接的作用在船体上,直接导致船破。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聚客百科

原文地址: https://juke.outofmemory.cn/life/704502.html

()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2-07-12
下一篇 2022-07-12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