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和为贵的名言和事例

有关和为贵的名言和事例,第1张

礼尚往来,和为贵。从《论语》中学习和借鉴。原文:孔子说:“和为礼,最可宝贵。王之道第一,斯梅玮。如果你很小,你就做不了什么。不礼貌地彼此讲和,既不可行,也不可行。”子曰:“礼之应用,以和为重。古代君主的治国之道在这里是有价值的,大事小事都从这里开始。行不通的时候,为了和谐而和谐,不以礼控和谐,是行不通的。”评价:“和”是儒家特别提倡的伦理、政治和社会原则。《礼记·中庸》写道:“喜怒哀乐不表,皆表于中节。”杨毓夫《解论语》写道:“诸事谓之和,不只是喜怒哀乐之事。今天讲得合适,讲得恰当,讲得恰到好处。曾子认为礼的推广和应用应该建立在和谐的基础上。但凡事讲和谐,或者为了和谐而和谐,不受礼仪约束,是不可行的。也就是说,要遵守礼所规定的等级差别,彼此之间不能有不和。本章提出的这个观点是有意义的。那时候不同层次之间的区分和对立是非常严重的,它们的界限根本无法被打乱。上一级的人用自己的礼仪用品显示自己的威望;下一级的人是带着恐惧听话的。但是到了春秋时期,这种社会关系开始瓦解,大臣弑君、儿子弑父的现象屡见不鲜。对此,曾子认为,游子提出“和为贵”的理论,其目的是缓和不同层次之间的对立,使之不至于破裂,稳定当时的社会秩序。曾子明白,在礼的运用上,游子不仅强调和为贵,而且指出不能为了和而和,要以礼为和。可见,孔子倡导的和谐不是无原则的和谐,这是有道理的。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聚客百科

原文地址: https://juke.outofmemory.cn/life/704091.html

()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2-07-12
下一篇 2022-07-12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