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算几线城市?我前几天说是二线城市,好多人说不该这样说?

重庆算几线城市?我前几天说是二线城市,好多人说不该这样说?,第1张

重庆是几个一线城市?不管是哪个城市,对普通人来说都没什么区别。现在公认的一线城市主要是北京、上海、深圳、广州,其他省会和特大城市,包括重庆、天津,严格来说还是会属于二线城市。

虽然重庆这几年发展很快,但是无论是经济发展的势头,城市规模的扩大,自身综合实力的提升,还是基础设施建设的规模和速度,都越来越具有西部一线城市的功能,所以网上有人认为重庆是一线城市或者新一线城市。至于是不是一线城市,重庆人其实并不向往。我们不希望成为一线城市后,物价水平比现在高几倍。我们不希望房价比现在高几倍,甚至不希望买车不上车。这是我们普通人的真实感受,但只是几个一线城市。只要人民安居乐业,过上富裕的生活就可以了。

网上很多人说重庆是一线城市,主要是从2019年重庆经济发展的数据得出的结论。重庆市统计局公布的数据显示,2019年重庆市国内生产总值(GDP)23605.77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长6.3%。全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8920元,同比增长9.6%。重庆人口总量持续增长,城市化进程持续推进。全市常住人口3124.32万人,比上年增加22.53万人;2019年,重庆居民收入也实现了稳定增长。全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28920元,比上年增长9.6%。其中,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7939元,增长8.7%;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5133元,增长9.8%。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为2.51:1,比上年下降0.02。2019年,重庆居民消费水平也持续提升。居民人均消费支出20774元,比上年增长7.9%。其中,城镇常住居民人均消费支出25785元,增长6.8%;农村常住居民人均消费支出13112元,增长9.5%。

广州作为一线城市,2019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3628.6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6.8%(下同)。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251.37亿元,增长3.9%;第二产业增加值6454.00亿元,增长5.5%;第三产业增加值16923.23亿元,增长7.5%。一、二、三产业增加值之比为1.06:27.32:71.62。

从统计数据来看,重庆和广州的地区生产总值相差只有22.83亿元。由于重庆和广州的地区GDP比较接近,自然会有人认为重庆很快就会超过广州甚至取代广州进入一线城市。其实这种提法并不是重庆人想要的。对于一个城市本身来说,到底是一线还是二线,并不是官方划分的,而是根据各地的综合实力水平,基本属于一些社团、协会或者专业人士。但是这种划分并没有真正的具体意义。一线城市的综合实力强于二线城市,这是有目共睹的,也是作为一线城市最值得骄傲的。一线城市外来人口较多,外来人口的到来可以为一线城市提供强大的生机和活力,如增加劳动力资源供给、吸引投资、增加本地消费、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等。

但放眼一线城市,其实一线城市对普通人来说弊大于利。首先,房价高。在一线城市买房就更难了。我的很多同事和邻居的朋友都有孩子在一线城市工作。为了在一线城市买房,家里几乎花光了所有积蓄,还要到处借钱给孩子筹首付。就消费而言,虽然一线城市的工资水平相对较高,但一线城市的物价水平更高。5000块钱在重庆可以过得很好,但是在一线城市生活可能会比较困难。比如租房,在重庆很多地方可以租到1000多元的一室一厅,但在一线城市合租单间也要2000多元,房租占总收入的三分之一以上。

从幸福指数上来说,一线城市可能视野更开阔,对于真正有天赋和努力的人来说空的发展空间可能更大。毕竟大企业总部多,跨国公司总部大多设在一线城市。对于真正的人才来说,一线城市可能有更多的成功机会和更大的发展平台,这是一线城市发展比二线城市更快的根本原因。但是对于一般人来说,有一份稳定的工作,稳定的收入,靠自己买一套房是完全可以的。比如在上海只能买50平米的小房子,在重庆只能买100平米的大房子,外加一辆车。而且车牌是开放式的,开车上路没有任何限制。相比较而言,在重庆生活的幸福指数远高于一线城市,生活质量甚至高于一线城市。

综上所述,重庆的GDP还是高于广州的,今年之后有望超过广州。即使未来高于广州甚至深圳,但整体综合实力和竞争优势依然不如广深。重庆的发展不是为了和别人争一个一线城市的名号。就算以后重庆再发展,我们还是安心做我们的二线城市比较好。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聚客百科

原文地址: https://juke.outofmemory.cn/life/686355.html

()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2-07-11
下一篇 2022-07-11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