绞死“囤积金币”官员,处决名“内鬼”间谍,是否标志着伊朗提前进入了战时状态?

绞死“囤积金币”官员,处决名“内鬼”间谍,是否标志着伊朗提前进入了战时状态?,第1张

种种迹象表明,伊朗已经进入“准战时状态”时期,由于美国对伊朗的第二次全面制裁的启动,伊朗不可避免地进入了“内忧外患”时期。不久前,伊朗判处两名囤积金币的外汇交易官员绞刑,并于本月11日处决了22名出卖伊朗军事情报的“内部间谍”。囤积是内忧;出售信息是一种外部入侵。这两种现象同时出现,说明伊朗国内局势已经极度紧张。根据历史经验,伊朗国内局势已经到了战时状态的边缘,俗称“准战时状态”。

战时状态的突出特点是民生军需统一动员,货币管理严格,全民尽量勒紧裤腰带,在保证基本生活的同时保证前线作战。战时状态通常与国内紧急状态挂钩,即对物质、金钱、行为等的有效控制。行为上不能有“通敌叛国”。惩罚一定很严厉。但伊朗“囤积金币操纵价格”和“出卖信息”的现象,验证了战时状态的特征。实际上战争还没有发生,所以定性为“准战时状态”。伊朗的这种“准战时状态”包含了许多耐人寻味的内涵。

据伊朗闹剧通讯社11月13日报道,伊朗11月11日处决了22名涉嫌“通敌叛国”的伊朗间谍。这件事的起因是,今年9月22日,伊朗纪念两伊战争的阅兵式,俄罗斯伊尔~ 20侦察机被叙利亚反[/k0/]导弹击落。当时俄罗斯和伊朗都怀疑军事情报被泄露,于是伊朗和俄罗斯各自展开调查。结果发现了一名在叙利亚执行任务的伊朗军官。情报部门又追查到21名“内奸”。在战争时期,如果发生这种事情,他们通常会立即被处决。于是,在很短的时间内,这22名伊朗“内奸”于11月11日因叛国罪被处决。在另一起贸易官员涉嫌“囤积居奇”的金融和经济案件中,两名涉案官员很快受到审判并被判处绞刑。伊朗政府显然是在乱世用重典。遏制这种破坏国家经济和信仰的势头。

论这两起事件的危害性,没有比这更严重的情况了。一个会导致国内秩序崩溃,一个会导致军事失败。比如出卖情报的“内鬼”,因为情报泄露,伊朗在叙利亚战场上的军事行动都是对手提前直接告知的,早有准备。自然损害的是伊朗的国家利益和军人生命。同时也让战场上的俄罗斯和叙利亚局势变得复杂。俄罗斯伊尔-20电子侦察机被击落,怀疑伊朗和叙利亚军官向美国或以色列“出售”S300参数和信息。因此,俄罗斯不得不紧急将原来的S300换成S400。对俄罗斯来说,不仅失去了价值连城的侦察机,还增加了导弹防御的成本。

伊朗连续两起案件有一个共同特点,就是都是因为“钱”!两个被绞死的交易官员为了影响价格,从中大捞一笔而“囤积金币”;而这22名知情人也是因为“钱”而将自己的信息卖给国外情报机构。这是什么意思?这说明伊朗缺钱!说明在美国的制裁下,伊朗经济几近崩溃,伊朗人民的生活受到严重影响。所以这些官员逾越了底线,背叛了良心。所以,虽然战争还没有爆发,但伊朗已经乱了,进入了内忧外患的状态。乱世用重典是伊朗政府的正确选择。否则堡垒最容易从内部被攻破!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聚客百科

原文地址: https://juke.outofmemory.cn/life/677756.html

()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2-07-10
下一篇 2022-07-10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