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风直到夜郎西”中的“夜郎”国真实存在过吗?“夜郎自大”怎么讲呢?

安全三宝2022-07-10  178

“随风而去直至夜郎西”是唐代李白《听说王昌龄左迁龙标窑》中的一句台词。全诗如下:华阳哭诉一切规矩,我闻龙过五溪涧。我把悲伤的思念托付给月亮,希望陪你到夜郎的西边。

这首诗是李白写给他的好朋友王昌龄的。据《新唐书》记载。文学传记,王昌龄迁龙标(今贵州省金平县龙里乡)左(古人尚右,故称贬官左)。王长龄这次之所以被降职,是因为他行为不检点。也就是说,他对贬官的冒犯并不是因为什么大问题,而仅仅是因为生活中的不检点。而他的朋友李白,听说了他的不幸遭遇后,写下了这首充满同情和关怀的诗,从远方寄给他,完全可以理解。

诗中的龙牌在这里指的就是王昌龄,以官名称呼他是唐代以来文人中的普遍趋势。这五条溪流分别是湘黔交界处的辰溪、尤溪、巫溪、巫溪、元溪。在唐代,这一带被视为偏僻贫瘠之地,也是王昌龄要去的贬谪之地。“我寄愁明月,随风至夜郎西”集中了诗人此时此地的情怀。这里所谓的“夜郎”并不是指汉代的夜郎国,而是隋代的夜郎县,应该位于今天的湖南辰溪一带(见《禹帝纪声》卷七十一);龙牌就在辰溪以西,所以有“直到夜郎西”的说法。

而“傲慢”这个耳熟能详的典故出自《史记·西南夷》:

汉武帝元始元年(公元前122年),侯张骞出使大夏国归来后,说他在大夏时曾见过蜀郡的布帛和的竹竿。人问这些东西的来历,回答者说:“是东南毒国来的,从这里到那里有几千里,可以和蜀国的商人做生意。”据说在琼堤以西约两千里处有一个毒国。张骞趁机说起汉朝西南的夏天,对中国赞赏有加,又担心匈奴会封锁他们与中国的交通要道。若蜀地之路能打通,则毒国之路便捷而近,对汉朝有利而无害。于是汉武帝下令封余、白世昌、等人。,并要求他们找到一条捷径,从伊稀西部出发去寻找一个毒国。到了云南国,云南王把他们丢下,派了十多组人往西找路。一年多后,探路者全部被昆明堵死,未能通往尸毒之国。

王典与汉朝使者说:“汉朝哪个比中国大?”汉朝使者到夜郎的时候,夜郎也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这是因为道路不通,各自以为自己是一国之主,不知道汉朝的大小。

“夜郎自大”是中文圈认知率最高的一类成语。中国的工具书都把它解读为对自大者的讽喻。很多人就是通过这个成语知道古代中国西南有个夜郎国。

夜郎是中国西南地区第一个由少数民族先民建立的国家。夜郎之名第一次出来是在战国时期,楚襄王(公元前298-262年)派“庄越将军回潜水,出征伽蓝(今贵州省福泉市)打败夜郎王”,“伽蓝被征服,夜郎又沦陷”。这时候人们才知道西南有个夜郎国。中原政权记载夜郎国的历史,大致始于战国至西汉成帝年间。夜郎王兴通胁迫周边22个城市反汉,被汉使陈立所杀,夜郎也被灭约300年。

由此可见,《追风直到夜郎西》中的“夜郎”是郡而非夜郎国,与典故“夜郎自大”夜郎国不是一个地方。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juke.outofmemory.cn/read/674223.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