锤子手机后来怎么样了

锤子手机后来怎么样了,第1张

锤子手机没有雷军的小米成功。出于以下原因

1.小米不仅比锤子早两年创立。2010年小米,2012年锤子。其实雷军是互联网行业的老前辈了。当年的腾讯和阿里都找过雷军拉投资。只是雷军一开始对他们的模式不太了解。雷军在互联网行业做老大的时候,罗永浩还在新东方教英语。2007年,雷军财务自由,成为天使投资人的时候,老罗的Niubo.com刚刚上线。10年前小米创立前后,雷军花大力气寻找硬件领域的合作伙伴。他找对象花的时间最多。作为雷军互联网的老大哥,找了这么久的人。可见雷军对团队的重视。所以从找人做小米开始,小米应该比锤子早四年就开始准备了。

2.也是互联网大IP,网络大名人。雷军比锤子更注重团队的作用。小米的扁平化管理模式,八个创始合伙人号称三龟五龟,各有各的管理。雷军带来了谷歌中国工程院副院长林斌、微软中国工程院开发总监黄江吉、谷歌中国高级产品经理洪峰、摩托罗拉RD中心高级总监周光平、北科大工业设计系主任刘德、金山词霸总经理黎万强。和雷军一起,是当时最豪华的创业团队。所谓创始合伙人,要同生共死,智力输出不能中断。另一方面,锤子的创始人团队比小米的团队档次低。而且总是不稳定。朱几乎是唯一一个能工作五年的人。虽然老罗也说过,如果团队里只有诺诺一个人,这个公司就有问题。但老罗是那种不喜欢不同意见,坚持自己是对的人。比如钱晨,他让锤子曹太团队看起来很正规,连雷军都要求不要动。锤子最后的结局是拿到一个矿泉水瓶,然后离开。雷军是个好总经理,懂得放权,让团队去做。老罗是个好的产品经理。而是坐到了总经理的位置上。

3.小米拓展业务是衍生,锤子拓展业务是跳跃。小米的业务拓展基于小米生态和小米品牌调性。各项业务的衍生反过来会反推小米销量的增长。锤子所谓的极致体验只是锤粉的内心,并没有得到广泛的认可。无论是他的行李箱,加湿器,还是耗费了大量人力物力的TNT。这是业务扩张的一大飞跃。而不是促进锤子的销量,反而让人觉得锤子自己想抛弃手机。别说消费者,就连投资人都会对锤子到底要做什么产生疑问。

4.雷粉是小米的粉丝。罗粉不一定是锤子的粉丝。小米的粉丝营销,靠的是小米在论坛和论坛上与粉丝互动创造的大量忠实技术粉,先不做机器,先做UI。这些粉丝不遗余力地宣传小米,永远忠诚。所以小米的机器出来后,供不应求。差评少了。锤子的粉丝基本都是不需要解释老罗艰苦生活的粉丝。参加老罗发布会的大多是老罗个人去的,不是锤子产品。参加完发布会,你会对发布了什么产品感到满意。不太在意。

身边的朋友都是锤子手机的忠实粉丝。我以前用过,真的很好。但是总有一种意犹未尽的感觉。如果能以一年一两部的速度更新手机。也许销量会更好。如果锤子能顺利发展,也是一件让手机市场百花齐放的好事。但是过分超前的技术追求和实际产能的结合没有做好。太过激烈的宣传基调,太少的受众,支撑不了锤子梦想的实现。也很可惜。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聚客百科

原文地址: https://juke.outofmemory.cn/life/668364.html

()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2-07-10
下一篇 2022-07-10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