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沫若何以骂鲁迅“衣冠禽兽”?

郭沫若何以骂鲁迅“衣冠禽兽”?,第1张

1928年,在日本妻子不二子·佐藤温柔乡的郭沫若不甘寂寞,写了一篇痛斥鲁迅的精彩文章。让我们一起来欣赏这些奇怪的故事:

他(指鲁迅)是资本主义前的封建残余。

资本主义是对社会主义的反革命,封建残余是对社会主义的双重反革命。

鲁迅是双重反革命人物。

说鲁迅是新旧交替时期的流浪者,说他是人道主义者,这是完全错误的。

他是一个失败的法西斯!

1928年8月10日,《创造月刊》第二卷第一期发表了一篇骂鲁迅的著名文章。作者杜泉,其实这是郭沫若的另一个笔名。这篇文章的题目是《文学战线上的封建残余——对鲁迅的批判》,这篇文章写于一九二八年六月一日。

一、郭沫若与鲁迅骂战。在这篇文章里,郭沫若彻底否定了鲁迅。他不仅被称为反革命,而且是双重反革命,比资本主义还要坏好几倍。可以说这是郭沫若骂鲁迅最惨的一次。而且是公开发表文章的方式,隔空就开虐。

至于他是否称鲁迅为“穿普拉达的女魔头”?网上很多文章都这么说,还有人说鲁迅把郭沫若叫做“才子流氓”。

原谅我的无知,我查了很多资料,没有找到权威来源。因为这两个人死前没见过面。

这两个大才子,如果真的骂成这样,会给人一种骂人的感觉。他们的水准不高,与他们的大才子身份不符。

我估计由于当时郭沫若对鲁迅非常反感,两人就成了对手,两人私下可能都骂过对方。但是,文人之间就算是骂人也会是一个级别的骂人,不会采取骂大街的方式。

骂的内容可能是什么?估计他们两个都有各自丰富多彩的爱情生活。我们以后再谈这个。

郭沫若为什么和鲁迅有这么大的恩怨?为什么要用假名拼命骂鲁迅?

按道理,郭沫若和鲁迅都是左翼作家的代表,被誉为左翼作家的两面旗帜。周总理曾经这样评价这两个人。

“鲁迅自称是革命军的马前卒,郭沫若是革命队伍中的中间人。鲁迅是新文化运动的导师,郭沫若是新文化运动的领袖。如果说鲁迅是开辟一条没有道路的道路的先驱,郭沫若就是带着大家前进的引路人。”

周总理把这两个人说成是新文化运动的领袖,但显然他对鲁迅的评价更高,称赞他是导师,而郭沫若是领袖。

鲁迅是一个很有个性的人。因为种种原因,他和弟弟周作人的关系也不好。他很擅长文字辩论。比如他写的《失落的家族》《资本家的缺狗》,让梁实秋发脾气。

正因如此,在当时的文坛上,有人畏惧鲁迅,不敢与他正面交锋。有的人就是不信这个邪,跟他展开公开辩论。比如程,当时就写文章公开骂鲁迅,讽刺他“混鱼配珍珠”,表示对鲁迅“特别不满”。

有一次,广州中山大学请鲁迅来授课。鲁迅还是有点动心的。后来听说创造社的郭沫若和郁达夫也在中山大学。鲁迅的傲慢脾气上来了,说:

“郭沫若、郁达夫也在这里,我去不去好像没多大关系,不用急着去。”

郭沫若听说鲁迅不把他当回事,脾气就上来了,于是写文章公开猛烈抨击鲁迅。

奇怪的是,总是阻止人写作或说话的鲁迅并没有与郭沫若展开激烈的交锋,他还声称:

“经常给我十刀,我只给他回一箭”。

鲁迅主要是考虑到他和郭沫若目标一致,没必要为个人恩怨而战。

一九三六年八月,鲁迅在他的《答徐懋庸和抗日统一战线问题》中写道:

“我和郭沫若、茅盾相识,未曾谋面,未曾谋面,未曾起冲突,也未曾以笔墨相讥,但大仗都是为了同一个目标,不曾日夜记着个人恩怨。可是小报更喜欢这些Rubimao和郭vs鲁,好像我们只争座位和法宝。”

郭沫若看了鲁迅的文章,自己也觉得有点不好意思,就说:

“王先生真是个宽宏大量的人,他从不日夜记着个人恩怨。因此,我感觉到了解决问题的曙光。”

鲁迅死后,郭沫若说:

鲁迅的骂是出于爱。他爱后辈,又怕他们染上习惯性的习气,所以会不遗余力的吐槽。

后来他还说,他后悔不该因为自大而失去认识鲁迅这样大师的机会。这是另外一个故事。

二、两个人丰富多彩的爱情生活。郭沫若之所以称鲁迅为“穿普拉达的女魔头”,是因为鲁迅称他为“才子,流氓”。因为这两个人的感情生活非常丰富多彩。

鲁迅的原配是朱安。但鲁迅看到朱安的小脚和极其保守的思想,觉得两人没有共同语言,于是婚后远至日本,基本不和这个原配生活在一起。

后来鲁迅和他的女学生许广平在没有解除婚姻关系的情况下相恋,是典型的师生恋。

1925年3月,许广平以“一个受过教育的学生”的身份给她以前的老师鲁迅写了一封信。鲁迅收到这封信后,当天就以极大的热情写了回信。两人很快确定了恋爱关系。

后来,鲁迅47岁时,正式与女学生许广平同居,许广平为他生下了周海婴。

总的来说,鲁迅的爱情生活是正常的。郭沫若的《爱情生活》很棒。

郭沫若的第一任妻子叫张琼华。郭沫若对原配也很不好。郭沫若到日本后,很快就爱上了东京圣路加教会医院的女护士外川智子·佐藤,但她的父母坚决不同意女儿嫁给一个中国人。

但是,郭沫若真的有能力让女人对他死心塌地,这主要是因为他出色的文采。

那个年代,追求女生最好的方式就是写情书。所以,他给不二子·佐藤写了一封才华横溢的情书:

当我在医院门口看到你的时候,我立刻觉得我好像看到了圣母玛利亚。你的眉宇间散发着不可思议的光芒,就像一轮明月。你的脸闪着圣洁的光,你的眼睛会说话,你的嘴像樱桃,我爱上了你!

这封情书的杀伤力是巨大的。通过一系列的隐喻和拟人化,情书描述了不二子·佐藤的脸、嘴和眼睛,并将对方比作自己的处女。

于是,为了这位伟大的才子,日本女护士毫不犹豫地离家出走,断绝了与父母的关系,取了一个中国名字——“郭安娜”。从此,她就用了郭沫若的姓。而且她很快就怀孕了,回家生孩子。之后,她一口气为郭沫若生了五个孩子。

然而好景不长。多情种子、大才子郭沫若,很快就爱上了早稻田大学的中国女留学生于立臣。余立臣受当时《大公报》资助赴日留学,1934年派驻东京任兼职报馆记者。

于立臣出身名门,祖父于世美是清朝同治年间科举的“二号人物”。石梅担任广东学习平台,相当于广东教育厅厅长。开明,是洋务派。后来,他担任李鸿章的幕僚。官方忠于一品。

于立臣的祖父是两广总督岑春煊。因此,她的父母出身显赫。

余立臣爱上郭沫若,是因为郭沫若才华横溢,风流倜傥。

像郭沫若这样的大才子,有着非常丰富的联想。比如他看到火里烧的煤,马上想到自己的国家,想到突飞猛进,然后想到年轻的女孩子。于是,我满怀诗意的思绪,写下了这首《炉中之煤——情系祖国》:

啊,我年轻的姑娘!我一定不辜负你的盛情,你也不要辜负我的考虑。为了我的爱人。

烧成这样了!

一个有如此丰富联想的人才可以为他爱的女孩燃烧自己。这样的人很难让一个女人不爱他。

留学生于立臣也是个正常的女人。所以我很佩服这位大才子。

不仅如此,后来她的姐姐也爱上了郭沫若。

于是,很快,大才子郭沫若怀上了女学生。

但郭沫若显然不想娶她。

郭沫若知道女学生怀孕后,立即让对方学生堕胎。

和郭沫若有这样关系的于立臣,没能得到功名,又受了其他打击,于是上吊自杀。

多情的郭沫若匆匆赶来参加余立臣的葬礼。这一年,郭沫若45岁。在葬礼上,郭沫若见到了于立臣的妹妹于立群,当时她才21岁。

这是一个举止庄重得体的小美女。她头上扎着两条辫子,穿着一件蓝布衬衫,皮肤在阳光下半黑。郭沫若一下子就被她迷住了。

于立群是当时上海著名的戏剧和电影明星。她14岁来到上海,考入上海岳明歌舞剧院俱乐部,后来去了上海电影学院,在那里她的艺名是李明健。

这是一位多才多艺的美女,她也是中国著名的书画家。

郭沫若这个多情种子,果然名不虚传,立刻对她展开了猛烈的追求。

抗战爆发后,郭沫若带着满腔报国热情离开日本,没有和日本妻子告别就走了。回国后,他除了投身于抗日大业外,还不忘追求于立群。

郭安娜不得不独自抚养五个孩子。因为郭沫若,她后来被日本宪兵拘留殴打。

一个有才华的人的吸引力是巨大的。美丽的女孩于立群很快爱上了这个比她大24岁的男人。1939年,他们结婚了。

婚后,他们非常甜蜜,于立群生了四男两女。

于立群有很高的艺术造诣,她的书法作品非常有名。你可以欣赏毛主席写的诗:

直到郭沫若去世,于立群才知道姐姐和郭沫若相爱,受到了沉重的精神打击。后来她跟着姐姐上吊自杀了。

郭沫若的真名叫郭开真,他的名字叫唐定。虽是秀才,却崇尚武学,名曰武学。郭沫若是他的笔名。此外,他还有多个其他笔名,此处不再赘述。他是中国现代著名的作家、历史学家和考古学家。

你觉得郭沫若的人品怎么样?欢迎留言讨论!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聚客百科

原文地址: https://juke.outofmemory.cn/life/667435.html

()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2-07-10
下一篇 2022-07-10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