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古典音乐的好处和坏处

听古典音乐的好处和坏处,第1张

19世纪欧洲文艺领域的浪漫主义运动直接促进了诗歌、戏剧和音乐的繁荣。在有着深厚歌剧传统的法国和意大利,许多著名的歌剧作曲家在各自的创作中形成了自己的个性特征,作品形式多样,富有生命力。

一.法国歌剧

19世纪20年代以后,随着欧洲歌剧的发展,法国作曲家的歌剧创作进入了一个繁荣时期。在各种思想文化交汇的社会背景下,歌剧无论是内容还是形式都比过去的法国歌剧更加丰富和新颖。在这个时代,涌现出了一大批优秀的歌剧作曲家,呈现出各自的个人风格特征。

19世纪,法国歌剧领域出现了大歌剧、抒情歌剧和轻歌剧等几种风格。著名的歌剧作曲家包括迈耶·贝尔、古诺、比才、奥芬巴赫等。

克兰德歌剧院(克兰德歌剧院)

大歌剧产生于19世纪20年代末,盛行于20世纪三四十年代。大歌剧以其宏大的场面、豪华的布景和华丽的风格而闻名。在内容上,多表现历史英雄豪情和近乎夸张的情绪;音乐也有鲜明的特点,比如朗诵会有管弦乐队伴奏。剧中的芭蕾、合唱、人群场面自不必说,都追求瑰丽之美,所以有“只追求效果”的缺点。

法国第一位歌剧作曲家是丹尼尔·奥伯(1782-1871),代表作是《波尔蒂的哑女》。19世纪法国大歌剧的主要代表是吉亚克莫·梅耶贝尔(1791-1864)。迈耶·贝尔是德国作曲家,出生于柏林的一个银行家家庭。他从小跟随克莱门蒂学习钢琴,因其极高的音乐天赋被称为钢琴神童。1813年前后,他开始涉足歌剧领域,早期创作德国歌剧,但并未受到欢迎和认可。迈耶·贝尔于1815年前往意大利学习和研究歌剧,期间他以罗西尼为榜样,创作了意大利歌剧。后来我听从了德国浪漫主义作曲家卡尔·玛丽亚·弗里德里希·恩斯特·冯·韦伯(1786-1826)的建议,放弃了这种风格。1826年,迈耶·贝尔定居法国,融合了德、法、意歌剧的元素,创作了以宏大场景为特征的大歌剧。有《魔鬼罗伯特》《胡格诺新教徒》《非洲少女》等17部代表作。

《魔鬼罗伯特》于1831年11月22日在巴黎大歌剧院首演,引起巨大反响。作品根据一个传奇故事改编:罗伯特是魔鬼伯特兰和一个地球女人所生,在魔鬼父亲的驱使下做了许多坏事。当他被驱逐到西西里时,他爱上了伊莎贝拉公主,但他一直受伯特兰的控制。后来,在伊莎贝拉的劝说下,罗伯特折断了恶魔之父送给他的一根施了魔法的绿柏树枝。最后,魔法解除了,一对夫妇结婚了。著名作品有伊莎贝拉的咏叹调《罗伯特,我爱你》,罗伯特和伯特兰的二重唱《我们约会的地方》,最后还有伊莎贝拉、罗伯特和伯特兰的三重奏。

《胡格诺派教徒》(1836)取材于历史上天主教徒屠杀新教徒的宗教事件:新教贵族拉乌尔帮助天主教贵族圣布里斯伯爵的女儿瓦伦丁,两人相爱。为了弥合两个教派之间的敌对局面,玛格丽特女王尽力使他们结合。然而瓦伦丁之前已经和天主教贵族厄尔·纳维尔订婚,拉乌尔认为这是瓦伦丁对自己的不忠,拒绝结婚。天主教会以不服从为由暗杀了拉乌尔,但瓦伦丁发现并通知了新教派,粉碎了一场阴谋。但是瓦伦丁不得不嫁给纳维尔。拉乌尔知道真相后非常难过,冒险去见瓦伦丁,无意间得知天主教会屠杀新教。乌尔冒着生命危险把这个消息告诉了新教派的领袖。大屠杀开始后,拉乌尔和瓦伦丁在一生的承诺后同归于尽。这部歌剧的音乐多次直接采用《堡垒》等新教歌曲,使路德的赞美诗在音乐中占据重要地位,表达了新教派的感情和场景,使歌剧中的人物形象生动饱满,强化了宗教氛围。

歌剧(轻歌剧,或和谐歌剧,滑稽歌剧)

轻歌剧的内容多取自日常生活,结构短小。早期多为独幕剧,后发展为长篇剧,形式有独唱、对唱、舞蹈、对话等,活泼通俗易懂,幽默生动,旋律优美,音调多取自当时的都市流行音乐。轻歌剧的代表人物是雅克·奥芬巴赫。

奥芬巴赫(1819-1880),德裔法国作曲家,出生于科隆附近的多伊茨,1833年移居巴黎。1833年至1837年就读于巴黎音乐学院,师从哈勒维学习作曲,并在巴黎歌剧院乐队演奏大提琴。1849年至1855年,他是法国剧院的导演,1855年至1862年,他是孔特剧院的经理,该剧院后来改为巴黎滑稽剧院。19世纪60年代是奥芬巴赫创作的鼎盛时期,他写了大量各种体裁的作品,其中最好的是轻歌剧。后来为法国轻歌剧的创作和发展奠定了基础,并对后来的许多歌剧作曲家产生了重要影响。被称为“法国轻歌剧之父”。奥芬巴赫的轻歌剧代表作有《地狱中的俄耳甫斯》、《美丽的海伦》等。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聚客百科

原文地址: https://juke.outofmemory.cn/life/663535.html

()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2-07-09
下一篇 2022-07-09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