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安与张艺谋的比较

李安与张艺谋的比较,第1张

毫不夸张地说,李安和张艺谋是中国最重要的两位导演。不像陈凯歌的《霸王别姬》昙花一现,也不像冯小刚出不了国,也不像其他第五代导演只擅长拍一种类型的电影。他们两个可以说既是商业作家又是艺术家。所以两人的对比一直不绝于耳。

每次李安出现在奥斯卡的红毯上,马上就会有人想到张艺谋导演@老谋子说佛师再次申奥失败。毕竟老谋子最大的愿望是冲击90年代以来的奥斯卡奖。如今30多年过去了,他依然没有拿到奥斯卡奖杯。每次刚入选都很失望,让国人失望。张艺谋导演确实是中国最国宝。他亲自担任中国2008年奥运会开幕式的总导演,震惊了全世界,被认为是近几十年来最好的奥运会开幕式。

很多网友都很好奇到底是什么让李安和张艺谋越走越远。其实仔细想想,说张艺谋是江郎唯一的地方,显然是不对的。无论是他最近和邓超合作的电影,在画面中注入了和水墨画一样的色彩,还是他和巩俐再次合作的《归来》,依然可以算是一部标准的作品。但是为什么李安这几年的每一部作品都是一鸣惊人,和之前的不一样。但是张艺谋导演总是让我们失望,失望,失望。

这个答案不难说。当我们把时间拨回到90年代,会发现一起火起来的李安和张艺谋,同时开始在国际上成名,开始在国内外崭露头角,获得无数观众的支持。这时候,我们已经可以看出他们之间的区别了。

张艺谋最著名的作品,如《秋菊的故事》、《大红灯笼高高挂》、《活着》,可以清楚地表明一点,就是它们反映了中国农村的状态。当巩俐戴着小披肩的红脸,像小牛一样倔强的眼睛出现在观众面前时,国内外的观影者都认出这是中国,是中国的农村,因此在国内外大受追捧。当时我不得不被说服,张艺谋在这些镜头语言上的章法还是挺强的。但是,我不知道你在这些影片中发现了什么共同点,那就是这些影片都是在家喻户晓、广为人知的好小说中拍摄的,而不是原创剧本。

而那个时代走出来的李安,也是以中国元素为核心的三部曲。这三部电影是推手,婚宴和饮食男女。三部电影可以说非常准确透彻地分析了中国人、美籍华人、美籍华人同性恋等几种不同人群的属性。很多情节和台词放到现在,现在回头看,会觉得很真实。但同时也暴露出李安在镜头语言运用上的短板很浅。几乎没有华丽的镜头,印象最深的还是剧情和台词。这时候我们就找到了两位导演的着力点,一个善于关注剧情,一个更善于运用镜头。

进入21世纪以来,华人在世界上的地位越来越高,国产电影作品的质量也逐渐提高。然而,正是在这个时候,李安的美籍华人身份使他在好莱坞得到了发展。他本来就很擅长处理剧本,好莱坞团队开始重视和控制镜头,让他如虎添翼。观众见证了《卧虎藏龙》的诞生。

顺带一提,李安捡了个张艺谋,在章子怡身上挑出了这个漏洞,让这个玉角龙风靡海内外。而我国很多一流的小说几乎在90年代末就被国人改编翻拍了。当张艺谋在以极大的热情拍摄原剧本《英雄》的时候,尽管它的镜头气势磅礴,最后,看看张艺谋导演给我们交出的答卷。现在谁还会回头看这部电影?

从这里,我们应该能明白一件事。并不是导演们不再有上进心和才华,而是在大环境的影响下,身处大洋彼岸好莱坞的李安有自己对剧本的精准打磨,也有好莱坞团队对镜头的支持。开始有《少年派的奇幻漂流》《断背山》等作品。而这里的张艺谋不是这个剧本支持的。这部电影里最核心的元素就是他空对镜头语言的运用和掌握,这一点帮助都没有。毕竟我们在电影里看到的是一个故事。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聚客百科

原文地址: https://juke.outofmemory.cn/life/655061.html

()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2-07-09
下一篇 2022-07-09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