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准扶贫政策的前提是

精准扶贫政策的前提是,第1张

精准扶贫是粗放扶贫的对称。它是指根据不同的贫困区域环境和不同的贫困农户条件,运用科学有效的程序,对贫困对象进行准确识别、帮助和管理的贫困控制方法。总的来说,精准扶贫主要是针对贫困居民,谁穷就扶持谁。

2015年1月,习近平总书记选择云南作为新年的第一个调研点。总书记强调,坚决打好扶贫开发攻坚战,加快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5个月后,总书记来到毗邻云南的贵州省,强调要科学谋划“十三五”时期扶贫开发工作,确保到2020年贫困人口如期脱贫。他还提出扶贫开发“要靠精准,精准是成败关键”,“精准扶贫”成为各界热议的关键词。

精准扶贫的背后是粗放扶贫。长期以来,由于贫困居民数据是抽样调查后逐级分解的,普遍存在扶贫质量低、效率低的问题,如:贫困居民人数不清,扶贫对象往往被基层干部“估”(炒),扶贫资金“散”,造成“年年扶贫”;重点县不愿“脱贫摘帽”,数字弄虚作假,浪费国家扶贫资源;扶贫的人情和关系导致扶贫不扶富等社会不公,甚至滋生腐败。表面上看,粗放式扶贫是工作方法上的问题,实质上反映的是干部群众观念和执政理念的一个大问题,不容小觑。现行的扶贫制度设计存在一些缺陷。很多扶贫项目都是粗放的“漫灌”,针对性不强。他们更专注于“支农”,而不是“扶贫”。以扶贫搬迁项目为例。居住在偏远山区、地质灾害隐患区等地的贫困户。,都是扶贫开发最难啃的“硬骨头”。重新安置是更好的出路。但因为补贴资金的缺乏,享受扶贫资金的多是经济条件相对较好的农户,贫困农户尤其是最贫困的农户根本搬不起家。新村、产业扶贫、劳务扶贫等扶贫项目主要惠及贫困社区中高收入农户,只有少部分贫困农户从中受益,受益面相对较小。综上所述,原有的扶贫体制和机制必须修复和完善。换句话说,就是解决钱和政策用在谁身上、怎么用、怎么用的问题。扶贫要有“精准”,专项扶贫要针对贫困居民,特别是财政专项扶贫资金要用在贫困居民身上,用在正确的方向上。扶贫,绝对不能用扶贫款高标准建设新农村,做形象工程帮不了真正的穷人。对于贫困地区的发展,应主要使用财政综合扶贫资金和其他资金。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聚客百科

原文地址: https://juke.outofmemory.cn/life/651242.html

()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2-07-08
下一篇 2022-07-08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