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是否等于真理

科学是否等于真理,第1张

这个问题涉及到人的认知,即人的认知与自然的关系是什么?我们对人类的认识是从模仿开始的。比如原始人在洞穴的岩壁上画狩猎场景,在这里举行魔法仪式,模仿狩猎动作,喊号子。原始人期望通过模仿成功的狩猎,下一次狩猎会再次成功。

这种模仿现象的做法隐含着一种思想,即人类的认知只是一个简单的发现过程。所以,有一个正确与否的问题。于是,随着抽象思维的出现,形成了一维的认知观,即科学真理的发现。所以科学家建立的理论、公式、常数,是绝对不变的真理,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

然而,人类以往的所有理论无一例外都被新的理论所取代。即使是公式,也有一定的适用范围。一旦超出这个范围,就会偏离现实,或者出现无穷大。比如万有引力公式只是经验总结,只适用于空是平的情况。

当相互作用距离小于空之间的量子距离时,空表现出不连续的特征。因此,引力不是无限的,而是在这个距离内衰减到零。另一方面,对于一个巨大的旋转天体来说空部分会随之旋转,这样天体周围行星的视离心速度就太大了,偏离了万有引力公式。因为物体的运动是相对于量子空的。这个空空间就是宇宙的背景物理背景,由最小的不可分粒子——量子组成。

另外,科学等于真理的另一个问题是无法证明。因为实验的验证有局限性,实验不能绝对证明理论。实验的提出、解释和统计都需要理论的介入。所以实验和理论只是互补关系。比如同样的垂直下落现象可以作为地球静止的证据,也可以根据相对论原理认为地球处于惯性运动中。

因为科学是一维的认知真理观,解决不了理论替换和证明的问题,所以不得不让位于二维的认知观。按照认知的二维观,人类的认知只是相对的,我们不可能绝对地认识自然界。

人类只能相对于已有的现象来构建关于自然的同构系统。所以我们的人性论在一定程度上是站得住脚的,但是随着新现象的发现,我们需要作为一个同构系统不断更新理论。因为,面对不同的现象,关于自然的同构系统是不同的。

所以,虽然我们无法区分理论的真假,但是我们可以通过比较不同理论的认知效率来选择理论。因此,人类以前的理论被取代了,不是因为它们错误地反映了自然,而是因为旧理论表明自然的效率太低了。

从这个意义上说,科学理论不是真理,即它不是认识的对象,而只是我们认识的工具。科学理论不仅可以帮助我们改善生活条件,还可以满足我们天生的好奇心。好奇心的本质是需要安全感。要知道,最可怕的是面对未知的世界。

简而言之,认知的一维观否定认知的质变,认为认知的本质是发现真理。于是,知识被赋予了神圣的称号——科学。但根据认知的二维观,人的认知与认知的对象有着本质的区别。因此,科学是人与自然的互动。作为相互作用的结果,科学理论不同于相互作用的双方。所以,科学理论不是真理,而是一个同构的真理体系。所谓真理,就是自然界中存在的秩序,只是一维的存在。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聚客百科

原文地址: https://juke.outofmemory.cn/life/648323.html

()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2-07-08
下一篇 2022-07-08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