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伟大的城市#
大理洱海
洱海,在古代文献中曾被称为叶雨泽、米锟川、Xi洱河、Xi洱河,位于云南省大理市郊,是云南省第二大淡水湖。洱海北起洱源,东西长约42.58公里,最大宽度9.0公里。湖泊面积256.5平方公里,平均深度10米,最大深度20米。洱海有两个出口:1。在下关镇附近,它通过Xi尔河流出;2.“引尔入客”。洱海是大理四景之一,洱海月亮就在这里。据说它因形似耳朵而得名“洱海”。洱海水质优良,水产资源丰富,也是风景优美的景区。
中文名洱海
中国
云南省
隶属云南省大理市
面积256.5平方公里。
别名叶毓泽、米锟川、Xi洱河、Xi洱河。
深度21.7米
体积为27.94亿立方米
成因沉降侵蚀
海拔2056米
属于构造断陷湖。
英文名洱海Lak
地理位置
地点:云南
面积250.00平方公里。
深度最大深度为23.00米
体积30亿立方米。
成因型构造湖
洱海,英文名洱海
在古代文献中,它曾被称为:赫尔河、俞晔河、叶雨泽河、弥河、“昆弥河”、昆明池等。它是由Xi尔河崩塌形成的,是一个耳朵形状的高原湖泊,因此得名洱海。虽然面积没有滇池大,但是因为水位深,蓄水量比滇池大。苍山洱海,山水相依。洱海发源于洱源县的碧碧湖。其源头来自八股山,北有米脂河,东南有博罗河,西有苍山十八溪。其径流总面积2565平方公里,覆盖面积约251平方公里,蓄水量30亿立方米。平均水深11.5米左右,最深处20米。
历史变迁
早在汉代,洱海在历史上就很有名。公元前122年,张骞出使西域后回到长安。他向汉武帝报告西域情况时,说在大夏(今阿富汗)见过蜀布,可知是从尸毒(印度)贩运来的。他试着说:从蜀郡出发,道路方便,有利无害。汉武帝根据张骞的建议,派使者到西南去寻求毒化全身的方法。洱海附近所有道路都被昆明人封锁,最终未能中毒。公元前120年,汉武帝招募人力,在首都长安挖掘了一个名为“昆明湖”的人工湖,目的是训练水军,准备征服洱海地区的昆明人。当然,汉武帝征服云南高原,他在长安昆明湖训练的水军也派不上用场。但这个“汉代造船”的典故却永远留在了司马迁的《史记》中。后来清朝乾隆皇帝因为仰慕汉武帝开疆拓土的功绩,将北京颐和园西湖改名为“昆明湖”。
历史上有“享渔沟之恩,据淤泥田之利”的记载。在三角洲的东西两侧,是长满水草的浅水湖泊和海湾,是鱼类繁衍生息的好地方。他们历来盛产水产,在当地被称为“鱼陶罐”。据《西洱海记》记载,洱海有很多鱼,视其他水域之美,董卿是在所有的县。魏武帝的四季食物系统说,“滇池喂鱼,冬至极美”。
从空往下看,洱海像一弯新月,静静地躺在苍山和大理坝子之间。洱海有三岛四洲五湖九曲。洱海是一个断层落差大的湖泊,水质清澈,透明度高。自古被称为“山中无瑕玉”。
生态特征
洱海正处于由贫营养向富营养化的过渡阶段。主要污染物为总悬浮物、耗氧物质、氮、磷、挥发酸、硫化物等。年平均水温16.9℃;有20种本地鱼类和11种外来鱼类。从优势鱼类种群的变化来看,自20世纪50年代以来,大致经历了三次演替。20世纪50年代,鱼类区系保持了土著鱼类的结构特征,主要有大理裂腹鱼、鲤鱼、路斯鲤鱼、大眼鲤鱼、南方鲇和南方鲇,年渔获量为750 ~ 1000尾。
美丽的风景
形态学描述
洱海形似人耳,南北长,东西窄;水位海拔1974m时,湖面面积250km2,南北长42.5km,最大湖宽8.4km,平均湖宽6.3km,湖容28.8亿立方米。底部是淤泥和粘土;在湖泊入海口附近的近岸水域,以淤泥为主,大部分淤积,在深水区,淤积沉积物多为沙土和含腐殖质的棕壤。入湖河流有117条,北部有米木河、落石江、永安河,西部有苍山十八溪、南波罗河,东部有潮汐河、凤尾清河、玉龙河,湖中只有Xi二河。
洱海是一个美丽的高原淡水湖,在古代文献中曾被称为“叶雨泽”、“米锟川”、“Xi洱河”、“Xi洱河”。水面海拔约1972米,北起洱源县姜维乡,南至大理市下关镇。形似月牙,南北长41.5公里,东西宽3-9公里,周长116公里,面积251平方公里。洱海属于澜沧江水系,北部由汨罗江和米子河注入,东南部与博罗河汇合,西部与苍山十八溪汇合。水资源丰富,汇水面积2565平方公里,平均库容28.2亿立方米,平均水深10.5米,最深处20.5米。湖水流出洱海,汇入阳江,注入澜沧江。
气候特征
洱海位于中国云南省西部苍山的东麓。湖的形状像一只耳朵,波浪像大海一样大,因此得名。叫古叶玉泽,是一个断陷湖。南北长约40公里,东西宽7-8公里,面积246平方公里,蓄水量29.5亿立方米。洱海地区气候温和,年平均气温15.7℃,最高气温34℃,最低气温-2.3℃,湖水不结冰。年平均降水量为1000 ~ 1200毫米。
该湖除接受大气降水外,主要由河流补给。从北面入湖的河流有米茂河、螺山河、永安河。博罗河从南面入湖;西边有苍山十八溪入湖。这个湖的平均深度是15米,最深处是21米。在下关,湖水向西南流经Xi尔河流入漾濞河,然后向南流入澜沧江。
鱼类资源
洱海鱼类资源丰富,有弓鱼、鲫鱼、鲤鱼、细鳞鱼等,其中弓鱼最为著名,在当地有鱼头之称。湖龙爪是白族人民喜欢的传统菜肴。
洱海西面群山环绕,东面是玉山。空之间的环境极其优美。“满天都是水,四季群山都被绿屏包围。”它被誉为“银玉湖”和“高原明珠”。从古至今,不知有多少诗人写下了无尽赞美他的诗篇。南诏清平官杨其坤在《全唐诗》收录的一首诗中形容为“风中浪白,雨中影洗去”。元代郭松年《大理游记》亦称“浩浩荡荡的海洋,无边的烟波”。这些不胜枚举。洱海气候温和湿润,风景秀丽,景色宜人。巡游洱海,岛、洞、湖沼、沙洲、树木、村舍,各有风格,令人赏心悦目。古人将其概括为“三岛四洲五湖九歌。”
风流韵事
大理一年四季风景如画。在众多景点中,风花雪月四景最为著名,引人入胜。关于风花雪月四景,当地白族有一句流传了几代的谜语诗。
诗歌:
虫窝里没有鸟(风),七个人头上长草(花);
恒山上下着毛毛雨(雪),一半的朋友不见了(月)。
1962年1月,著名作家曹靖华游过大理后,被大理的风花雪月四景深深打动,写下了一首关于风花雪月的诗:
关了风,关了花,关了花;
苍山雪,洱海月,洱海月照苍山雪。
风:下关多风,常年有大风,有时风力在8级以上。下关还有一个关于风的美丽传说。相传苍山夕阳峰上住着一只白狐。她在下关爱上了一个白族书生,于是化身为人,与书生互动。他们的恋情被洱海罗泉寺法师罗泉发现。他不肯让他们在一起,就对书生下了咒,把他赶进了洱海。狐狸为了救书生,跑到南海向观音求助,观音给了它六瓶风,让它用瓶中的风吹干洱海水,救书生。狐女在下关带着六瓶风回到天生桥的时候,遭到了罗泉大师的暗算,摔倒在地,断了五瓶风,于是所有的强风都聚集到了天生桥上,所以下关的风特别大。按照科学的解释,是因为苍山十九峰太高,阻挡了东西方的空空气对流,而苍山落日峰和哀牢山者莫山之间的下关天生桥峡只是空气对流的出口,所以下关的风特别大,尤其是冬春季节,人们走在面对天生桥峡的街上,大风吹的人站着。
花:上官花,位于大理苍山云弄峰脚下,是自唐代以来保卫大理的要塞。关外桦树村有一种叫“十里香”的花树。据说是神仙吕洞宾种的。花大如莲,每年开12瓣,每年开13瓣。它的颜色是黄白相间的,美丽迷人。花后果壳黑硬,可作珍珠花,故又称珍珠花。到了清末,因为游客太多,特别是政府的达官贵人都要招待当地的白族人,老百姓受不了白吃白住的负担,就关闭了花关。据考证,上官花为木莲花,在大理随处可见。
雪:苍山雪,苍山上的雪为什么千百年不融化,是流传在大理民间的美丽传说。相传古代有一群瘟神横行大理坝子,造成人们“十人得病,九人死亡”。两个白族兄弟姐妹为了拯救受难的人们,在观音的指引下学佛归来,把瘟神赶到苍山山顶,让大雪冻死。为了让瘟神永远不要复活,姐姐也变成了雪神,永远把瘟神压制在苍山上,于是苍山的雪人峰有了千年雪。其实是因为苍山海拔太高,山顶温度低。
月:洱海月,农历八月十五中秋节的每晚,住在大理洱海边的白族人都会划着木船进入洱海,欣赏海上倒映的金月亮。天空、云、月亮和海水构成了一幅美丽的图画。关于洱海月亮,流传最广的是天宫公主下凡的故事。传说天宫里的一位公主羡慕人间的幸福生活,下到洱海边上的一个渔村,嫁给了一个渔夫。为了帮助渔民过上丰衣足食的生活,公主将她珍贵的镜子沉入海底,这样渔民就可以捕到更多的鱼。从此,宝镜成了海地的金月亮,照着世世代代的渔民闪闪发光,所以成了人们观赏的“洱海月”。
三岛四洲五湖九歌。
三岛:金锁岛、郁济岛、赤文岛;
四大洲:青石沙洲、官洲、元阳、马立安;
五湖:太湖、莲花湖、星湖、深湖、珠湖;
九曲:荷花曲、大鹳曲、潘集曲、凤仪曲、罗山曲、牛叫曲、曲波曲、高踞曲、何炬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