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应对网络暴力?

如何应对网络暴力?,第1张

说到“网络暴力”这个话题,既熟悉又陌生。熟悉的是和校园欺凌一样熟悉,网络暴力经常发生在网上,屡禁不止;奇怪的是,网络暴力到底是一种什么样的暴力,在大多数人的脑海里只是一个模糊的印象,仍然很难准确定位。

要了解网络暴力,先说几个例子。

“社交恐惧症”,谁在滥杀无辜?电影《社交恐惧症》讲述的是智勇(韩冰友饰)和勇民(李饰)参与社交网站组织的政治迫害的故事。他们通过人肉搜索追查到在网上发布恶毒信息的女孩的真实身份,并通过网络直播的方式前往女孩家中,但没想到大家赶到时,女孩已经死在家中,他们也不知道是自杀还是他杀。

电影《网络杀手》为了吸引更多人观看直播,把自己当成正义的法官,操纵互联网(社交媒体)指示一切,甚至无视他人的生活,迫使他人走投无路。

一句不经意的话,成为伤害自己的杀人武器。

贾斯汀·萨科事件就是最好的警示。

2013年圣诞节,她从纽约去南非度假。她旁边的座位上有一个臭烘烘的德国乘客。她在社交媒体上发布消息:“精彩的德语:你在头等舱。都快2014年了,买不到一瓶除臭剂——我抽BO时的内心独白,感谢药”。

她在伦敦转机时又发了一张。“辣椒黄瓜三明治——一颗烂牙。回伦敦!”

过了一会儿,他又说:“我要去非洲。我希望我不会得艾滋病——开个玩笑,我是白人!”

这些评论充分显示了种族歧视和不尊重,并被放在互联网上。她不是唯一说过这话的人,也不是唯一公开发表过这种言论的人。为什么她会成为目标?

巧合的是,她的一个粉丝把这段话转发给了一个记者。记者偶然看到,加上贾丝汀·萨科的高级公关生涯,记者再次转发,引发了网络暴力的开始。

遇到网络暴力如何冷静?

当出现网络暴力时,有人会告诉你保持冷静,清醒自己,删帖。这些鸡汤不是没听说过,但是用处不大。正是因为网络暴力,删帖没有用。像公众人物删帖,官方机构删帖,网民有多聪明?很久以前的帖子截图。

但删帖是必须的,不是捂耳朵或者挽回局面,而是表达你的态度,你注意到语言错误的态度,而不留下更多证据。

其次,忽略网络信息,选择一个导流,用更刺激的信息掩盖自己的丑闻。这个方法1略显不道德和自私,但也是保护自己的一种方式。不必要的时候尽量不要这么做。

要真正避免陷入网络暴力的境地,就要从源头做起,谨言慎行,避免敏感话题和敏感句子,尤其是避免歧义和断章取义。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聚客百科

原文地址: https://juke.outofmemory.cn/life/647567.html

()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2-07-08
下一篇 2022-07-08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