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给雍正留下了一个烂摊子

康熙给雍正留下了一个烂摊子,第1张

康熙帝攻占鳌拜,铲平三藩市,收复台湾省,打败噶尔丹,划定与俄国的边界。他在武术上的成就非常高,甚至被后人(清朝)称为“千古第一帝”。

然而这个老人从8岁开始工作,直到69岁才彻底下岗。他甚至没有机会领取养老金就去世了。在位61年,没有懒政吗?别告诉我,真的有,而且还不少。

尤其是年纪大了,留给儿子雍正帝一大堆烂摊子。光是处理这些乱七八糟的事情就已经让雍正精疲力竭了。

第一,土地数量不清楚。多尔衮和顺治皇帝因为清朝入关后忙于农耕,没有时间丈量土地,这是可以理解的。但是康熙在位61年,很长一段时间都是和平时期。他为什么不从事土地测量?

当时清朝还在使用明朝万历年间的土地房产数据。这是张改革时土地测量的数据。

也就是说,这份文件已经用了100多年了,甚至朝代都有变化。土地数量能保持不变吗?而且,权属也需要明确。清朝的地主怎么还能用明朝的地契说所有权?

但是康熙是要做的,因为他觉得太麻烦了!摊牌,本大爷不想管!结果这个重任落在了雍正的头上,让雍正疲惫不堪。毕竟他要铺地还得重新丈量土地。

所谓“撒钱成亩”,就是改变税收政策。过去是按人口纳税。你家有多少人缴纳相应的税。穷人往往连土地都没有,要交那么多税才能当佃农。

而且地主家人口少,交的税也不多。但是他们家的土地财产多到吓死人。这造成了严重的贫富差距。在雍正帝,把土地摊成亩,意味着以后不再按人口收税,而是按土地财产的多少来收税。

如果你名下没有房产,那么你就不用交税了。这让穷人开心,地主阶级最难过,因为他们手里的土地太多了。这是典型的杀大户政策。

第二,国库空空了。康熙是个很会花钱的皇帝,打起来当然要花很多钱。除了打仗,康熙多次下江南,也是一笔不小的开销。

又不是我们一个人出江南。康熙在巡视期间带着几千人南下。这几千人还得花钱吃喝拉撒。所以国库压力大,单靠土豪是受不了的。

此外,康熙晚年非常“慷慨”。他看到江浙一带作为税收大省,积累了太多的税收,所以一举手都免了。但是你不看当时清朝的国库怎么样了。老鼠们看到后,都哭着走开了。你怎么敢虚伪大方?

每年国库收入都是1000多万,但是最后康熙留给雍正的国库只剩下800万两白银,真的不够一个国家用。

因此,雍正帝用了13年时间推行改革。最后,他在去世前给乾隆皇帝留下了6000多万元的国库和庞大的、系统的、良性的税收征收体系。

第三,乱七八糟,官员腐败。康熙老人一生戎马,战时战友情谊自然很深。所以在康熙后期,他对战友非常纵容。

这些人在地方上都是高官,可以说是骄横跋扈,根本不重视法律。欺软怕硬,人中毒是常有的事。

康熙对此一直视而不见。既然连老人都这样做了,其他在场的人自然更加放肆。所以大家才开始受贿,根本不讲究法度。

比较有名的是曹雪芹家。他们家祖祖辈辈都是江宁织的,不知道当地贪污了多少钱。但是康熙对他们还是很宽容的,所以他和曹雪芹的爷爷曹寅是奶兄弟!

雍正时期,为了打击官员腐败,雍正帝把各种财物都发了出来,把这些贪官都清理了。但是得罪了很多人,名声也毁了。

第四,乱七八糟,建立存储的问题。九龙罢官是康熙时期最著名的政治事件,当时康熙比较看好他的儿子们。所以儿子长大了,自然就开始考虑太子的位置了。

康熙皇帝欣赏过的皇帝有:尹稚,武文的第三个儿子,胤禛(后来的雍正)的第四个儿子,尹稚的第八个儿子,尹稚年轻有为的儿子。

这些王子都很有能力,相对来说,都很平庸。但平庸不代表无能。据史书记载,殷太子还是很不错的。

正是因为康熙对这些儿子的提拔,才两次废了殷太子。最终皇位落到了雍正的头上,雍正遭到了各种质疑,甚至认为他杀父自立。

这个烂摊子实在太大了,雍正称王后,先后收拾了尹志军、殷子、殷子等人。并建立了秘密储存系统。

从此,清朝开始继续用秘储来传皇位,以保证楚君的安全,胤礽本身是没有问题的。有问题的是他的兄弟们。这些人要夺嫡,自然要想办法扳倒胤礽。

总结:雍正不易。在这么多皇帝中,雍正是一个非常勤劳的皇帝。他每天花大量的时间审核奏章,亲自处理国家大事。

此外,还要清理老爹康熙的善后工作。康熙晚年留下的烂摊子,在雍正手里基本解决了。解决了这些问题,雍正给儿子留下了新千年!

在治国方面贡献最大的康乾所谓盛世,真的是雍正。当然,没有康熙的征服和繁荣,就没有繁荣。

参考:《清史稿》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聚客百科

原文地址: https://juke.outofmemory.cn/life/643148.html

()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2-07-08
下一篇 2022-07-08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