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佛教青年」?
简单理解就是把这些对生活没有太多追求,失去斗志,安于现状的人统称为“佛系青年”。
与年龄无关,与工作质量无关。最重要的表现就是不打不抢,事事得过且过。一人吃饱全家不饿。
为什么当今社会“佛系青年”越来越多?据我个人分析,主要有三个原因。
1.努力后的无奈。我觉得大部分人初入社会的时候都是充满斗志的,但是经过自己的不懈努力,可能很多人在看不到任何结果或者希望的时候就会放弃努力,选择得过且过。
就像笼子里的野兽。无论他们如何挣扎和反抗,都无法逃脱。最好待在里面,什么都不做,有人喂。
其实人也一样。大多数“佛教徒”放弃努力,过一天算一天,是因为努力之后没有结果,没有希望。从根本上说,这是一种无奈。
2.现实世界的影响。有些人认为自己已经努力学习了十年,很努力。就算奋斗一辈子,也比不上那些出身豪门的富二代。
有的人在奋斗的道路上遇到了很多挫折和失败,让自己身心疲惫,于是变得抑郁,越来越佛。
但其实哪个富豪不是通过几代人的努力才有今天的成就,怎么可能被你的十年窗口期轻易超越?
而且,他们在经历了无数次的挫折和失败后,也逐渐变得强大起来。
所以很多人总觉得这个世界太不公平,失败太可怕,所以为了避免再次受到打击,选择了佛教。
3.对知足的曲解知足这个词经常被人们用来开导别人和自己。
但是,很多人把知足等同于不上进,公然为自己的懒惰找借口。
知足的初衷是让人学会控制自己的欲望,不是强求,不是攀比,不是贪得无厌。
但是控制欲望不代表没有欲望,没有进步。
举个例子,你有一万块钱,打算赚十万,但是努力之后只赚五万,你就知足了。
当你有5万元的时候,你准备再赚50万,但是你只赚了20万。这个时候你应该满意了,以此类推。
如果你有一万块钱,你想都没想过赚十万,或者赚了十万就开始挥霍,这叫不上进。
所以很多人把自己不求上进的心态曲解成知足常乐,让自己失去斗志,越来越佛。
其实对于个人来说,佛教一点都不可怕。毕竟每个人都有选择自己生活方式的权利。
但如果每个人都选择佛教生活,必然会对整个社会的进步和发展产生很大的影响。
看看今天的日本,也许你就知道欲望低的社会有多可怕了。
二战后,在日本,为了快速恢复经济,大家努力工作,为经济腾飞做贡献,使得日本在短短30多年内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
然而,自1991年经济泡沫破裂以来,整个日本经济一直低迷,使日本无法复苏。
年轻人发现努力了也改变不了生活,于是选择了佛教,对事业不再热衷。连结婚,生子,买房都越来越不渴望。
其实与其说是没有欲望,不如说是没有希望。因为没有希望,我们选择得过且过。
正是因为越来越多的人选择佛教生活,日本的经济才持续下滑,而且似乎还没有尽头。
总的来说,佛系青年越来越多的根本原因是努力后的无奈和现实世界的残酷。
但无论如何,我认为我们不会步日本的后尘。
毕竟中国人积极奋斗的精神几千年来从未减退。即使佛教青年的数量呈上升趋势,但他们中的大多数人仍然对工作和生活有着明确的追求。
我们不会轻易进入低欲望的社会,你说呢?
关注我,让你少走弯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