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春晚为什么

薄荷醇2022-07-07  20

我几乎每年都看春晚。特别怀念小时候,一家人吃年夜饭,看春晚的时光。全家人对小品特别期待,当时的小品也不负众望,让人笑得前仰后合。

记得当时走亲访友,大家都会讨论春晚的节目,说小品里的趣事。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春晚在大年三十里已经不可或缺,尤其是语言类,已经很难出那种让人印象深刻的经典作品了。

我不是说要珍惜过去和现在,但是春晚经久不衰,和我们中国人文化上对传统节日春节的重视有很大关系,和春节这个大IP捆绑在一起,更重要的是团圆和年味。在这一点上,现在看春晚已经是一种习惯,其实就是给过年增添点热闹。

春晚中令人印象深刻的作品曾几何时,小品一直是春晚这场精神盛宴的“硬菜”。那些经典语录,被时间发酵,成为独特的“岁月暗语”,是“自己人”的共同印记。

比如问“御玉酒”,下一句是什么?估计大部分年纪大的人都会忍不住把后面的话唱出来。

那是1996年的春晚,赵和巩汉林的小品《打工奇遇记》。尽管过去了25年,许多人仍能在里面唱出赵的歌词。

那时候我还小,但我还记得“这酒怎么样?我来给你吹吧……”

用现代人的审美观念来看待《打工奇遇记》,依然充满笑点,内涵深刻,很有现实意义。用“水二锅头”包装“庭”字,最高可以开到“180一杯”。现在,这种夸大了的售价和使用价值之间的差异,简直就是从一个超前的角度进行的预测。

“宫”的包装和我们现在的“古法”“小罐茶”“限量版”一样吗...而且殊途同归?

比如前段时间标榜“古法呛面”,21元卖一个的馒头,就只是赵老师在小品里的困惑:“哎呀,“庭”字涨价了?”

为什么之前的小品「比较有意思」?不知道大家感觉如何,我个人觉得现在春晚的小品一点都不好笑。且不说他们不是专业的小品演员,而是迎合年轻化市场,启用流量明星。

只谈作品本身,太单薄了。让我们集合网络的流行梗,最后不管观众是否被感动,我们都会强行结束这种局面。

之前的小品不仅语言上有生命的气息,更重要的是抖出来的段子。他们不是跟随流行的语言,而是创新和领先。人们期待着这个节目,笑得前仰后合,还有一些思考和告诫。

像看完《打工奇遇记》,时隔多年,仍有人说“宫玉液酒”,旁边的人也忍不住拿“180杯”...

10分钟的小品里,不仅夹杂了当年的流行歌曲(《走四方》、《笑脸》),还有戏曲唱腔和最早的说唱雏形。赵老师甚至写下了“货真价实”四个大字。同时,这个小品还创造了一个新词汇:“饭托盘”。

从这几点可以看出,小品剧本本身具有扎实过硬的创作水平,小品演员具有优秀的人文素养和杰出的才华。

小品虽然是娱乐节目,但应该有相对的文化沉淀,影响力,甚至形成一种文化符号,而不是流口水,讴歌,哗众取宠...

第一届春晚“好看”吗?我专门看了1983年的第一次春晚。虽然舞蹈很粗糙,但也很精彩。当时和观众互动的方式是热线。观众打电话来要歌。李谷一好像一共唱了六首歌。

在文化一片废墟的80年代初,人们对娱乐还是很紧张,敏感甚至排斥的。每个人都穿着灰色的衣服,房间里最亮的是刘晓庆的红色衬衫。

那时候,即使是像《乡恋》这样正能量的歌曲,也被批评为“颓废之音”,被禁播。但1983年春晚,李谷一被导演权衡后,顶着压力唱了。

还有演阿q的严顺开老师说的《阿q正传》里的经典台词,“...哦妈妈,我想和你睡觉”不觉得低俗,反而重温了老电影的经典。

可以说第一届春晚非常成功,开创了一个全新的春节文化现象。文艺晚会与辞旧迎新相结合,诞生了无数优秀作品。也是我们中国人在精神上参与盛会的一种文化现象。

同时,春晚也是向世界传播中国文化的一个窗口,这是1983年第一届春晚播出时始料未及、难以想象的。

最后,现在的小品不好看,不排除在全民信息时代,我们的娱乐方式和选择面更广。在碎片化信息的侵蚀下,人们对于“搞笑”的门槛提高了。

不过个人认为,更重要的还是内容单一。你想表达的东西太平淡,太安全,却很难出彩。

而陈佩斯的小品系列,突出的形象是一个不正直甚至鬼祟的社会无名之辈,但人们笑起来并不觉得这个人物不符合价值观,反而觉得真实。

后来的白云黑土组合和《卖绑架》系列,都是以一种敢作敢为擦进了对现实的批判。这种精神说到底是文艺工作者的一种社会责任感。

希望春晚能延续这种文化传承,一年比一年给我们更多的欢声笑语。

-结束-

看古今世界,读人间,欢迎关注@秦说。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juke.outofmemory.cn/read/625810.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