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效春和张国胜是最早提出“大语文”的教师。这个时候前后,语言领域各种大旗纷纷扬起,各种“绿色语言”、“诗意语言”、“生活语言”、“真实语言”吵了一阵子。相比较而言,我更喜欢“大语文”。随着2017版高中语文课程标准的发布和修订,温儒敏教授的思路开始流行,很多人认为基本接近大语文。于是他宣称“大语言时代”即将到来。那么,大语言时代有什么特点呢?
第一,大语文时代是全面深入学习语文的时代。以前我们争论语文的本质属性是“人文性”还是“工具性”,现在我们把这个争论放在一边。回归到最重要的文化载体和最重要的传播工具。
温儒敏教授说,“语文或者说中文是所有学科中最基础的。语文的目标不仅仅是提高语言运用能力,还要承担思维能力、审美能力培养和文化传承的使命。”这里说一下语文的四大功能:语言运用、思维、审美、文化传承。
甚至在“语言运用”这个最基本的功能上,我们原来的语文教学也是不完整的,因为高考只看语文的读写能力,不考语文的口语交际能力,也就是不考听说能力。所以,在大汉语时代,汉语必须有大的改变。要实现这四大功能,语文教学必须进行重大变革。
第二,大语文时代是加强传统文化教育(国学教育)的时代。这是为了实现汉语的“文化传承”功能。当然,这只是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人类文化的部分。就传统文化而言,语文课必然会增加传统诗词和其他国学经典的内容。
第三,大语文时代是语文教师专业化大提升的时代。语文课堂可以带一本参考书,补充教材,习题答案,下载一点课件,来应对教学的时代。日子一去不复返了。语文教师要胜任听说读写教学、国学教育、美育、思维教学,这就要求语文教师具备全面的、足够的专业能力。
第四,大语言时代是淘汰应试语言、假语言、无聊语言的时代。那些只讲高考模拟题和原题的应试语言,那些传授所谓语文答案通用公式的假语言,那些每天只让学生背诵和刷题的枯燥语言,都将被扫进历史垃圾堆。
第五,大语文时代是回归语文教学优良传统的时代。中国重视小学(训诂学、文字学)、崇尚内涵、注重语感、崇尚语用、注重阅读的传统必须找回来。把学汉语变成学汉语,搞各种作秀,总是声光电现代化,这是值得反思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