奋斗是人生的起点也是什么

奋斗是人生的起点也是什么,第1张

凌晨两点,校园里格外安静,但对于岳倩的团队来说,这是一个炎热的夜晚。在两周的时间里,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管理系统的开发任务圆满完成。在办公室呆了几天的钱松了一口气,和大家击掌庆祝。

回顾这一年,这样的“攻关”接踵而至。军队职业教育技术服务中心信息室主任岳倩总是随时准备战斗。“奋斗人生就像写程序,不是‘0’就是‘1’。没有中间状态,尽全力做到‘1’是我对自己的要求。”信息化泛滥,岳倩坚定不移。

轨道改变从“0”开始

“你决定了吗?”“是的!”岳倩仍然记得四年前的那次谈话。做出这个决定时,岳倩感到“有点困惑”,但“不后悔”。

当时正值学校信息化建设整合重塑,“管理+技术”专业人才匮乏,可用资源有限,顶层设计难以落地。

在该校教务处工作的岳倩曾听很多人说起过“不太好用”的多套网络和“功能单一”的应用系统。“我心里很难受。”

钱总是认为他应该用自己的专业知识做一些事情。2017年底,他自愿到新成立的资料室工作。

有的人觉得他可怜,理直气壮地告诉他:“你业务熟练,前途光明,要是动了就可惜了。”有人劝他慎重考虑:“信息化就像一个弹坑,一个无底洞,短时间内无法堵住或填平。你去了又能怎么样?”

岳倩没有动摇。他带来了本硕博在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方面的专业优势,一年的研究专长和六年的政府办公室管理经验。他想“换个轨道”,为学校的信息化做点贡献。

回复,岳倩背着背包去信息室报道。没想到,现实很“骨感”:没有基本的建设思路,一切都得从“0”开始。

网络不通,设备老化,软件无法更新,数据库宕机...很多系统“运行不稳”,“就像被卡在火山口,坐不住了!”岳倩当时形容自己是一名“消防员”,永远在解决问题的路上。

为“1”剥皮和打头

岳倩的想法很简单:如果有困难和问题,他害怕他会没有信心和勇气,决心和责任。多说无益,不接受就去做。

2018年,信息化五年发展思路发布;2019年,人才队伍建设硕果累累。军网信息领域三大工程相继完成并论证。有了项目和资金,“就像抓粮抓弹药。”学校信息化建设全面铺开。

“只有一个插座,很容易出现单点故障,系统的可靠性根本无从谈起。”为了打通长沙校区军网的双出口,岳倩团队带着通信部门,搭建了一个10G的城域光环网。

两个多月,光缆铺设工作都是凌晨完成,他们经常通宵工作。没有管道的地方,他们一米一米向前推进,刚好铺设了20多公里的光缆,保证了军网的稳定。

“如果你想做,你必须尽你所能,并得到一个‘1’的结果。”作为信息化战场上的“突击队”,岳倩一直在朝着这个目标努力。

因为人少任务多,每个年轻骨干至少有两三个项目。在工程的关键阶段,信息室处于“八七”工作状态,“早上八点到,晚上十点回来,在周乾待七天。”

平均每隔一两周就有新项目开工,专班成员不断轮换,只有短暂的休息时间...作为组长,岳倩“参与每一项任务”。

“剥了皮”换来的是全面升级:除了军网双出口历史性开通,学校还建成了40G SDN校园网和物联网,WiFi6无线网络实现全覆盖。这是中国第一个实现跨军网、物联网和互联网三网部署的新一代一卡通系统...学校有了真正的云数据中心,计算、存储等资源增加了几十或上百,正在持续打造“科大云”这个品牌。

“HKUST方案”成为典范

北京,一个重大项目的示范点。看了各单位提交的论证报告,上级部门说“根据国防科大”,这让情报室副主任永成觉得“贝儿有面子”。

焦急等待结果的岳倩长沙既紧张又自信。因为只有永成一个人在现场,与其他单位几十人的示威队伍相比,显得“弱小”。自信是因为他们的异地配合,前端和后端的完美配合,核心技术力量的支撑,绝对“强于马壮”。

因此,HKUST的示范报告不仅成为全军的模板,还获得了相关项目的重点支持,经费也增加了数倍。

沿着信息化的五年发展道路,岳倩的目标一直很明确。搞学校的信息化建设,就是要做到“一流的信息化”、“符合国防科技大学地位的信息化”,掌握以“我”为主要任务的核心技术,自主研发“科大计划”。

岳倩团队始终坚持“研究与建设相结合,以研究引领建设”的原则,软件开发技术水平保持在第一梯队,先后为部队和学校开发了30多个信息系统。

在一个重大项目的软件开发过程中,系统集成商无法满足学校的需求。为了加快项目进度,岳倩的团队决定自主研发。

有人质疑他们的能力,直到主管部门到学校指导项目建设,肯定了“HKUST计划”,支持他们发挥技术优势,“先行先试,前瞻打造项目2.0版。”

岳倩团队以年轻骨干为主,具有“信息技术引进、应用自主可控、软件开发定制”的优势。遇到任何项目都充满战斗力。

问及未来规划,岳倩指着墙上的两句话:高效信息服务打造练兵强军高地,一流数字化建设推进智慧新校区。他相信这个目标,“一定会实现,而且一定会实现。”

-[短评]

军队职业教育技术服务中心政委欧阳一灯为办学育人插上信息化翅膀

习主席指出,没有信息化就没有现代化。办学、育人离不开信息化,需要将信息技术融入智慧校园建设,让信息技术成为助推世界一流高校建设的新动力。

岳倩作为学校培养的计算机科学博士,懂技术、会管理、会指挥,是信息化“技术+管理”的适应性人才。他有理想,手握“数字新科大”蓝图,为学校“两个高地”建设提供一流的信息支撑;有思路,坚持“研究与建设相结合,以研究引领建设”的原则,锤炼一支战斗的信息队伍;担当,以只争朝夕的精神,带领团队以“我”为主,攻坚克难;有情怀,坚持用心服务,让信息服务触手可及,不断提升师生体验。

信息技术日新月异。只有以时不我待的精神抓住机遇,才能更好地为办学育人插上信息技术的翅膀。

记者| Xi·方丹

通讯员|唐鹤

图片|李艳林

编辑|徐鑫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聚客百科

原文地址: https://juke.outofmemory.cn/life/624400.html

()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2-07-07
下一篇 2022-07-07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