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评哪吒之魔童降世

影评哪吒之魔童降世,第1张

前几天和姐姐去看哪吒。看完之后,我有一种想写点什么的冲动。但我此刻感觉太多了,总觉得抓不住重点。昨天中午和妹妹聊天,让我想起了自己的一些经历,恍然大悟,终于知道自己要关注的是什么了。

记得电影结束的时候,我和妹妹有一次交流的经历。虽然她年纪小,刚高考完,但她是个神奇的女人,我总能从和她交流中有所收获。她对电影感触很深,看到了比她的年龄更深刻的东西。但她认为原佛看清了沈的本性,所以把转世的任务交给太一,我其实不太赞同。先来说说沈吧。我不相信有人能通过空看透一个人的本性,哪怕这个人是第一佛,因为这不合逻辑。沈修豹成仙可谓不下功夫,否则也不会回到最初的佛门。在转世之前,沈并没有被逐出师门,这说明沈之前没有不良表现,所以个人品德没有问题。一个一直表现很好的人,你有什么理由去判断他的本性是否恶劣?再说太乙。抛开我们对太乙的固有认知,太乙只看电影里的人物就嗜酒如命。虽然他心好,但是喝酒耽误事是全社会的共识。那么,他为什么要把这么重要的任务交给一个明显做不好事情的酒鬼呢?而且任务完成后还有独一无二的巨额奖励,太不公平了。所以这就是我今天要讲的:偏见还是偏见。沈说:人们心中的偏见是一座山,无论你怎么努力,都无法移动它。第一佛沈最能理解偏见,所以沈要为这种来自偏见的不公而斗争,这就引出了整个故事。

还有哪吒敖丙,一颗魔丸一颗魔珠,一个生来恶,一个生来善。因为哪吒被干坤圈打压,所以没有被妖魔化,只是人们的偏见让他的善行得不到认可。敖丙一心向善,怀着整个龙族的希望,想得到天庭的认可,但人们知道他是龙,自然不相信。都是偏见。可能导演或者编剧就是想说这个吧。偏见是人们头脑中预先存在的对人、对事物或某种观念的看法。这种原本的看法,在人们的思想中成了一种抑制力。因为它的存在,人们除了一个简单的看法,看不到或注意不到其他美好的东西。

偏见无时无刻不在,它藏在我们的心底。都说诸葛亮和魏延是反骨,但从重用马谡这个没用的木头来看,诸葛亮并没有太多识人用人的天赋。只能说诸葛对魏延有偏见。魏延和黄忠都是因为一个主动一个被动才投降的,但这并不能改变投降的事实。如果黄如此忠诚,他应该自杀或采取报复,但他没有。投降蜀汉后,魏延在蜀汉的表现在才华和功绩上都比黄忠好,魏延更年轻,但魏延却没有黄忠高,真是可笑。这是诸葛亮对魏延和黄忠的不同对待,这是来自诸葛亮的偏见,最终导致魏延走上了儿戏不如谋反的谋反之路。纵观魏延谋反的整个过程,完全没有逻辑可言。如果造反,他要么南下攻成都自立为王,要么北上投降曹魏,无奈之下只好截住杨仪的去路。所以《三国志》作者陈寿认为魏延只是想杀杨仪,并不想造反,因为杀了杨仪之后,魏延认为自己可以取代诸葛亮的位置,继续北伐曹魏,这也是魏延的人生志向。这一观点也得到了主流历史学家的认可。易中天先生也认为魏延不是谋反,而是内斗。这些结果都来自诸葛亮的偏见。以识人用人著称的曾国藩,因为偏见,错过了一位伟大的将军——程学启。由于程学启早年在太平军工作,杀了不少湘军子弟,投降湘军后曾国藩对他并不信任,无法重用。幸好遇到了李鸿章,然后成为李鸿章的得力干将,淮军第一悍将,立下赫赫战功。这时候曾国藩才反应过来,他漏了一个人才。曾国藩曾问李鸿章,程学启是个什么样的人。李鸿章说:“爱情如命,花钱如流水,杀人如草。”曾国藩这才感叹:“好将军”!还有前段时间上映的《缉毒二》中的地下储存。不也是偏见导致了最后的悲剧吗?因为老板和兄弟们的偏见和不信任,西藏最终将贩毒进行到底,悲剧就是这么无奈。

每个人都反对偏见,但每个人都会有偏见。纹身是流氓,染发是流氓,各种地域黑,各种鄙视链充斥着我们生活的每一个角落。这不都是偏见吗?世界上有各种各样的偏见,藏在人们的潜意识里,总有一种是你有的。我有我自己的偏见,最近的一个是我对我姐男朋友的偏见,因为他在学习和思想水平上不如我姐。当我看不到他的主动和努力时,我想我永远不会消除这种偏见。我自己也被偏见伤害过。我误打误撞进了传销,但我也是受害者。有几年的时间,我能深深感受到来自周围的偏见,和小儿子一起旅行,小家人也会有各种不安的感觉。于是,我只能更加小心翼翼地生活,尽量减少社交活动,执着地选择一份可以待在家里的工作——游戏工作室。希望成功后能出来见人,但是失败了,欠了十几万外债。幸运的是,我有一个和我有相同经历的女朋友,我们互相扶持走了出来。

偏见如果缠绕着人的性格是无法克服的,因为偏见本身就成为了人的一部分。无论是证据、常识还是道理,对此我们都无能为力。如果你能不带偏见地思考问题,如果你思考准则的一般性质,你就能得出完全不同的结论。因为所有的规则其实都是实用的。而我放下偏见的方法就是尊重别人付出的客观事实,根据别人的行为做出合乎逻辑的判断,而不是根据最初的印象一棍子打死。当每个人都想得到别人的认可,但所有的努力都比不上别人最初的偏见,这就不公平了。这种时候做极端的行为是多么不得已啊!所以很同情沈。用自己的方式放下偏见。永远不会太晚。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聚客百科

原文地址: https://juke.outofmemory.cn/life/620894.html

()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2-07-06
下一篇 2022-07-06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