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军队,从2014年军改开始,不再有所谓的兵种之分。因为这次军改的主要方向是一体化合成,在最基本的战术单位营一级,就已经要求实现诸军兵种协同作战。
众所周知,在1985年百万大裁军之前,中国军队的组织架构由军区(战役兵团)、军(高级战术兵团)、师(基本战术兵团)、团(基本战术分队)、营(高级战术分队)、连(基本战术分队)六个层级组成。步兵是以步兵师为主的高级战术兵团。技术兵种只有坦克团、炮兵团、工兵营、通信营、侦察连、防化连等少数兵种。所以步兵只有战术训练和战术行动的能力,只有大军区才有战役组织指挥的能力。
也就是说,百万大裁军之前,各军种是分开的,步兵军看起来很强大,但并不具备组织指挥某一场战斗的能力。这与现代战争中的立体化发展方向背道而驰,必须加以改进。
“百万大裁军”期间,各军种合成改革也在悄然进行。由步兵军改编而成的诸军兵种集团军,下辖直属的诸军兵种战术兵团,具有战役训练和组织指挥能力。同时,集团军以上的大军区变成了条块分割的战略区域,和现在的区域划分很像。
冷战结束后,中国大规模战争的威胁已经解除,需要关注那些地域狭小、地形崎岖、气候复杂的地区战争。为了应付这种局面和可能出现的高效率联合作战,陆军部队必须尽可能小规模和一体化,指挥层级应尽可能减少。于是,师改旅又开始了。
但90年代的师改旅改革,其实更多的是“师缩旅,团缩营”。无论是旅营的基本构成,还是思想观念,都没能完全摆脱传统的束缚。由于没有营级指挥部,没有参谋队伍,战时无法指挥其他加强的兵种部队,只能通过上级加强领导,战时建立临时组织。在这种情况下,营级主官的地位和作用是比较尴尬的。
因为营级部队在上一次师旅改革中比较尴尬,2014年开始新一轮军改,重点加强营级战术部队。在这次军改中,新陆军集团军下辖各旅级单位,合成营成为合成旅的主体。
从此,中国军队第一次认识到,营级部队只需要建立内部兵种,就可以实现逐级协同、逐枪协同,而不是像过去那样由上级加强兵种。这样,各军兵种部队在平日里一起合作训练,互相了解,容易形成默契,战时就不会再有临时挂靠带来的问题。
目前,根据各种军事报道的推测,我军合成营下辖3个装载连、1个突击车连、1个火力连、1个支援连、1个侦察排。该营除了副营长、副教导员外,还首次配备参谋长一职,领导各兵种参谋。
这样我军一个合成营虽然只有三个连,十几个中队,却拥有31辆ZBL-08 8×8轮式战车,15辆ZTL-11 8×8轮式突击车,9门PLL-05 120mm榴弹炮,火力强大空。20毫米榴弹炮的射程、威力和火力密度接近105毫米榴弹炮,对于营级火力来说已经足够。单兵反[/K0/]导弹编营也是大势所趋。此外,合成营拥有一定的侦察和支援力量,综合作战能力远超之前的飞机营。
毫无疑问,这样一个营,放在抗日战争中,足以击溃日军的一个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