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四大银行一般指国家直接控股的四大国有银行,即中国工商银行、中国农业银行、中国银行和中国建设银行。
四大国有银行历史悠久,其中中国银行的前身是1905年清政府创建的,同时作为中央银行和商业银行存在,而中国农业银行和老交通银行(为了与今天的交通银行相区别)的前身也早在建国前就存在了。建国前,这三家银行顾名思义,都有专门的领域。中行和老交行主要负责基础设施建设,农行主要是农业贷款。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50年代初),这三家银行合并为现在的中央银行,即中国人民银行;同时,在中国银行和老交通银行的基础上,成立了中国建设银行,主要承担基建工作。
改革开放后,中国拥抱市场经济。从1984年开始,中国人民银行不再承担商业银行的任务,从中剥离出现在的中国银行和农业银行,成立了新的工商银行,主要向个人和企业提供贷款。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个人生活水平的提高,四大国有银行的业务已经不再完全与其名字挂钩,但与其他银行相比仍然拥有巨大的体量和资源。四大国有银行具有中国资本市场先行者的优势,拥有庞大的群众基础。
其他银行,尤其是中小商业银行,与四大国有银行相比,在一定程度上还是有一定优势的。这些银行大多以地方政府的存在为基础,并与之密切合作。其他银行的业务更有针对性,有利于用户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