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孙仪做鲁国的宰相时因为特别喜欢吃鱼,全国都的人都争相买鱼来献给他,公仪先生却不接受。他弟弟对他说:“您喜欢吃鱼而不接受别人的鱼,这是何故?”他回答说:“正因为爱吃鱼,我才不接受。假如收了别人献来的鱼,一定会有迁就他们的表现;有迁就他们的表现,就会枉法;枉法就会被罢免相位。虽然我爱吃鱼,这时候这些人不一定再送给我鱼,我又不能自己供给自己鱼。如果不收别人给的鱼,就不会被罢免宰相,尽管爱吃鱼,我能够长期自己供给自己鱼。”公孙仪懂得依靠别人不如依靠自己,懂得靠别人为自己不如自己为自己。
《道德经》万物作焉而不辞,生而不有,为而不恃,功成而弗居。夫唯弗居,是以不去!
万物作焉而不辞,生而不有,为而不恃,功成而弗居。
世间万物都有其发生运行的规律,总是处于一种变化的状态中。事物的发展不会是为了达到某一种状态(生而不有),也不可能停留在某一个状态(为而不恃)。想要违背自然规律硬生生地要停在某一个状态是不可能的,也是不可取的。所以,一旦功成,那么环境、条件都已发生改变,最好的方法就是功成身退。
夫唯弗居,是以不去!
只有功成身退,那么才能将功勋永久的保留。这里其实是一个反证法,只有不居功,人们才会认为所有行为的出发点不是为了“功”,而正是这样,人们才会记住你的功劳。假如你获得成功后总是居功自傲,那么人们会怀疑你之前行为的出发点,从而否定你的功劳,甚至否定为了取得这份功劳的所有行为。同样,从另外一个角度说,也只有向前看,驻足停留正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
夫唯不争意为:唯有不与他人争论或者争抢;唯,唯有,只有。语出自老子的《道德经》,原句为: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
全句为:不自见,故明;不自是,故彰;不自伐,故有功;不自矜;故长;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意思是:不显示自己,不自以为是,因而更显耀突出;不夸耀自己,因而有功绩;不自以为贤能,因而受到尊重;只有那不与人相争的,世界上没有人能和他相争。
原文句子:保此道者,不欲盈。夫唯不盈,故能蔽而新成。
古文今译:保持这些道理的人,不肯自满。只因他不自满,所以能去故更新。
我的理解:在生活中,我们或多或少都有过一些经历,当自己满足于已取得的一点点成绩时,就会缺少继续求知或工作的动力,变得有些忘乎所以,不思进取,从而阻碍自己的进步。
古话也说:“满招损,谦受益”,自满招致损失,谦虚得到益处。就是说,什么事如果非要百分之百,或者过了头,那么结果通常都会适得其反。
有道之士,始终保持一种“不欲盈”的状态,所以能去旧存新,“动之徐生”,不断去接纳和创造更多新的事物。
(待更新,这属于“我读《道德经》”系列内容)
接触太极多年,其实真正连门边都没摸到,究其原因,还是认识不够,理解太低所致。何为理解太低?可作强身健体,颐养性情之用,思想偶有所得,甚至欣喜于对传统文化的加深理解。但不得不说,这种理解冰山一角,至少是不完整的,难以窥见全貌。老子讲,知不知尚矣,不知不知病矣,是以圣人之不病,以其病病,是以不病。我就是那个“不知不知病矣”的人,犹不知自己一叶障目到底障在哪里。
上两周广州小圈练拳,发了十几秒的小视频到群里,师父一看,说我用意太重,气松不下去,脑袋容易昏沉。其实我原本以为自己关节松得还行,会有表扬才发到群里的,而用意太重是我一直以来的特点,几乎每次去武汉,师父总要跟我说说这个问题,而我每次都以为用意轻不很简单吗,注意就行,结果没多久又打回原形。深入细想,我容易对事情执着,做事目的性也强,所以每每练拳,劲都走得明显,执着的意不自觉就带到拳里。接下来几天,我学着放下目的性,也不去纠结劲是否吐得完整了,只管柔和连贯,静中体会。刚开始就像喝白开水一样,以前练习,总会出出汗,或是感觉腿上吃力等等。那几天练完啥感觉没有,就是手脚暖和(晚上3-4度)。过几天,自觉不用力还更舒服,越不用力,动作越柔和、越连贯、越均匀。而近两天我好像体会到啥叫虚领顶劲了!十一集训,师父讲虚领顶劲就像头顶上顶着东西,若有若无,那时无体会,一练拳就守不住。这两天练,我岂止感受到头顶上真实顶着东西,甚至有时还在跳,若有若无不是比喻,而是真实存在!只是如果不虚领着,稍一用劲,就没有了。向师父求证,那就是气。这几天我另外几点感悟:
1 有无相生 阴阳互转
用意与用力,本是有无相生的两面,用力是阳面,看得见,用意是阴面,看不见。我之前只知道抓住看得见的东西,完全忽略了看不见的东西变化性更强更有生命力!有无相生,“无”只是隐藏在深处,没有表现而已,若时机合适,环境所需,随时能转变为“有”。太极就是阴阳思想的完美实践,用意不用力是在虚无中存养力量,若要用时,意力并到,转换为阳面,就是我们平时看到的劲了,阴阳互转只在一瞬间。
关键我要谈谈怎么抓住看不见的东西,我觉得这是与西方实证科学差异最大的地方。西方无论哪个学科甚至包括心理学,都通过设计具体步骤,控制变量来对理论进行实证,他们追求的是眼见为实,要解释“意”为何物怕是很难。老子说,心使气曰强。对,就是心使气,保持不分神。
2 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道家讲究原生自发,这个从内生发出来的就是创造力。虽然平时师父跟我们讲招数也不少,但能用出来的真是少之又少,这招数就像树上的果子,虽然能移花接木,但终究不是自己长出来的。而我们要培养自己长出来的果子,还有智慧,所以老子讲,善人者,善人之师;不善人,善人之资也。不贵其师,不爱其资,虽智乎大迷,是为妙要。学习过程中,少则得,多则惑,乱花渐欲迷人眼,花繁柳密易遮眼。
3 天下皆知美,为美恶矣,皆知善,斯不善矣。
与众不同之处,哪怕只有一点,也是宝贵,若皆千篇一律,一片巧手,反倒趋于平常,斯不善矣,斯不美矣。反观我们从小的教育要求我们跟别人一样,但实战是相反的(我说的是生活的实战),只有时刻思考自己到底与别人哪里不一样,才能突显优势,守正出奇。
4夫唯不欲盈,是以能敝而不成
成了以后该是功遂身退了,所以要果而不强,不欲盈。暑期去赵堡,师爷说内家拳是往身体充电,外家拳是往外放电,平时工作生活何尝不是处于放电状态了?到四五十岁,电放完了劲也没有了。反观自己,比较难做到的是心态上的不欲盈,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人之道损不足而奉有余,孰能有余而取奉于天者乎?(谁能有余了还能得到上天帮助呢?)唯道者。不欲盈,不居功,不求强,不求彰,就像用意不用力的状态一样,虚而不屈。
功业成就而不自我夸耀。正因他不自我夸耀,所以他的功绩不会泯没。一、出自:战国老子《道德经》第二章:是以圣人居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万物作而弗始也,为而弗志也,功成而弗居。夫唯弗居,是以不去。二、译文:所以有道的人以“无为”的态度来处理世事,实行“不言”的教导。让万物兴起而不加干涉;生养万物而不据为己有;作育万物而不自恃己能;功业成就而不自我夸耀。正因他不自我夸耀,所以他的功绩不会泯没。
老子的思想主张:
老子思想核心是朴素的辩证法。在政治上,老子主张无为而治、不言之教。在权术上,老子讲究物极必反之理。在修身方面,老子是道家性命双修的始祖,讲究虚心实腹、不与人争的修持。
老子认为世界上的任何事物都是相比较而存在的。美丑、善恶、有无、难易、长短都是相互依存的,有此才有彼,有是才有非,有善才有恶。表面看来,正相反对的两个方面是相互对立的,而实际上又是相互包含、相互渗透的。
老子的思想体系可以说是以形而上的道为根本依据,以“道法自然”为宗旨,以自然无为为纲纪,以依道修身为中介,以治国安民、实现社会和谐和人生理想为归宿的理论大厦。关于社会人生和谐及人与自然和谐的思想,以及关于自然无为和依道治国的思想,是老子思想最重要的组成部分。
意思是:由于特别喜欢吃鱼,才不收。
原文:公仪休相鲁,而嗜鱼,一国尽争买鱼而献之,公仪子不受。其弟谏曰:“夫子嗜鱼而不受者,何也”对曰:“夫唯嗜鱼,故不受也。夫即受鱼,必有下人之色,有下人之色,将枉于法;枉于法,则免于相。免于相,虽嗜鱼,此必不能致我鱼,我又不能自给鱼。即无受鱼而不免于相,虽不受鱼,我能长自给鱼。”此明夫恃人不如自恃也;明于人之为己者,不如己之自为也。
释义:
公仪休做鲁国宰相而且喜欢吃鱼,全鲁国的人(都)争着买鱼献给他,公仪休(都)不接受,他的弟子说:“您喜欢吃鱼而不接受(别人送给您的)鱼,是为什么。(公仪休)说:“就是因为喜欢吃鱼,才不接受(人们送我的鱼)。如果接受(别人送我的鱼),必定有不敢责求别人的表现,有不敢责求人的表现,就将违法曲断;违了法,就要(被)免去宰相(的职务);免去了宰相的职务,那我虽然喜欢吃鱼,这些人必定不能送给我鱼,(这时)我就不能自己供给鱼了。如果不接受(别人送给我的)鱼,而不被免去宰相的职务,即使不接受(别人送给我的)鱼,我(也)能经常自己供给(自己)鱼。这(就)是明白依靠别人,不如依靠自己;明白别人替自己(打算),不如自己给自己(打算)。”
典出自《淮南子》。公仪休嗜鱼拒鱼的故事,千百年来之所以被人们传为美谈,就是因为他能够清醒认识个人好恶与事业兴衰成败之间的关系,始终做到管住小节,抵御诱惑,慎其所好写出了公仪休的清廉。给我们的启示:清白做人,堂正为官。以上就是关于“夫唯嗜鱼,故不受也”什么意思啊全部的内容,包括:“夫唯嗜鱼,故不受也”什么意思啊、生而不有为而不恃功成而弗居夫唯弗居是以不去什么意思、夫唯不争什么意思等相关内容解答,如果想了解更多相关内容,可以关注我们,你们的支持是我们更新的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