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带雨林的气候特点与分布规律

热带雨林的气候特点与分布规律,第1张

热带雨林气候又称赤道多雨气候,主要分布在赤道两侧南北纬10°之间赤道附近。终年高温多雨,各月平均气温在25-28℃之间,年降水量可达2000毫米以上。下面是我整理的热带雨林气候特点,欢迎阅读。

热带雨林气候特征

全年高温多雨,无明显的季节区别

气候特征

热带雨林分布的地区,年降雨量很高,通常高于1800毫米,有些地方达3500毫米。全年雨量分配均匀,常年溼润,空气相对溼度95%以上。平均降水量每年2032毫米以上,超过每年的蒸发量。这里无明显的季节变化,白天温度一般在30℃左右,夜间约20℃。

地形地貌

雨林地区的地形复杂多样,从散布岩石小山的低地平原,到溪流纵横的高原峡谷。地貌造就了形态万千的雨林景观。在森林中,静静的池水、奔腾的小溪、飞泻的瀑布到处都是;参天的大树、缠绕的藤萝、繁茂的花草交织成一座座绿色迷宫。

热带雨林气候怎么分布

主要分布于南北纬10度之间。

具体说来,主要分布在南美洲的亚马孙河流域,非洲的刚果河流域、几内亚湾、马达加斯加岛东部,亚洲的印度半岛西南沿海、孟加拉湾沿岸、马来半岛南部、中南半岛西海岸、菲律宾群岛和伊里安岛,大洋洲的苏门答腊岛至新几内亚岛一带、澳大利亚的东北部部分。

主要是纬度因素影响:

1 太阳辐射:太阳辐射量在100—180千卡/厘米年范围内。使得全年高温。 太阳辐射再强烈的地区将变为沙漠。

2大气环流:处在赤道低压带,信风在赤道附近聚集,辐合上升,所含水汽容易成云致雨。

3海陆影响。热带雨林气候所在地都靠海或在大河流域,使其雨量充沛,并使气温差较小。地势较低,适合雨林生长。

4 植被影响树的蒸腾作用强,使环境更加潮溼。

热带季风气候是气候类型的一种,分布在北纬10°到北回归线附近的亚洲东南部。那么,热带季风气候特点及植被类型分布是什么呢?下面我整理了一些相关信息,供大家参考!

热带季风气候特点是什么

1、终年高温,年平均气温在22℃以上,最冷月一般在16℃以上冬半年。在云南的西双版纳以及印度南部,北部高大山地和高原阻挡冷空气南侵,所以冬半年气温相对较高。

2、旱雨季明显,降水集中在雨季,且降水量大。在乾燥的东北季风控制下,冬季降水稀少,气温是全年最凉爽的时刻,一般平均湿度比较常落在50~75%之间,此为乾凉旱季。夏半年,随著太阳已经开始直射北半球加温,是一年中最热的半年,在西南季风来临后,容易生成种种滞留锋,常有海洋生成的热带气旋来袭,以及午后热对流产生的雷阵雨,雨量明显增多且不时有暴雨的出现,此时的平均湿度一般落在75~100%中间,令人觉得潮湿燠热难耐,此为湿热雨季。

3、季风显著

旱季时陆地高压散发出来的东北季风汇入海洋上的赤道辐合带。

雨季时南半球副高发出来的西南季风汇入塔尔低压。

4、盛行热带气旋。与“夏季风”同步,每年5月中旬至9月中旬为热带气旋盛行季节。

印度半岛与中南半岛是本气候的典型区域,也是主要区域。但两者间的季节起讫时间有所不同:

印度半岛通常6-9月为雨季,10月至次年5月为旱季。旱季后期(4-5月)天气酷热,最高气温常高达40℃以上。雨季雨水旺盛,常造成洪灾。

中南半岛通常5-10月为雨季,11月至次年4月为旱季。4或5月为最热月,最高温一般在38-40℃之间。雨季期间多对流雨及台风雨,常电闪雷鸣,暴雨成灾,造成巨大财产损失。全年高温,分干湿两季。

热带季风气候的成因是什么

旱季,气压带和风带的位置向南移动,该地受东北信风和由亚洲内陆地区吹向海洋的并在低纬度地区偏转而形成的东北季风的共同影响的结果。

雨季,因夏季气压带和风带的向北移动,该地受到东南信风越过赤道偏转而来的西南季风和由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引起的由海洋吹向陆地季风共同作用的结果。

热带季风气候植被类型

热带季节性雨林

西双版纳的热带季节性雨林是低地热带雨林植,被的一个亚型与赤道低地雨林一样具有3~4个可分的乔木层次,其中,乔木上层主要是高达30m以上且耸出于林冠的散生巨树(最高可达60多米)树冠彼此不连接;乔木中层高20-30m,树冠连接,个体密集,是森林的主要林冠层;除了乔木上层有部分落叶成分外,其它层次的植物皆为常绿。林内板根和茎花现象普遍,大型木质藤本和维管附生植物丰富。

热带山地雨林

在中国植物学文献中,对热带山地雨林这一名称的应用和解释是不统一的。吴征镒把滇南的山地雨林划归为热带雨林的山地变型,其森林植被中热带雨林成分约占60%,外貌和结构多具雨林特点,但缺乏散生巨树,板根和茎花现象少见,树蕨类植物丰富。这一定义类似于东南亚的低山雨林或下山地雨林。

热带季雨林

季雨林是在具有明显干、湿季变化的热带季风气候下发育的一种热带落叶森林植被。在东南亚,季雨林与季节性雨林在一些地方相互交错、镶嵌分布将季雨林定义为是在热带季风气候下发育的介于热带雨林与萨王纳之间的一种落叶森林植被。在西双版纳地区,季雨林仅出现在海拔1000m以下的澜沧江开阔河段两岸和一些开阔河谷盆地且受季风影响最强烈的地段。

热带雨林气候又称“赤道多雨气候”分布在赤道两侧南北纬5°~10°之间终年高温多雨,各月平均气温在25~28°c之间,年降水量可达2000毫米以上季节分配均匀,无干旱期主要出现在南美洲亚马孙平原,非洲刚果盆地和几内亚湾沿岸、亚洲的马来群岛大部和马来半岛南部主要分布在南美洲亚马孙河流域,非洲刚果河流域,几内亚湾,亚洲印度半岛西南沿海,马来半岛,中南半岛西海岸,菲律宾群岛和伊里安岛,大洋州从苏门答腊岛至新几内亚岛一带

主要是纬度因素影响:

1 太阳辐射:太阳辐射量在100—180千卡/厘米年范围内使得全年高温太阳辐射再强烈的地区将变为沙漠

2大气环流:处在赤道低压带,信风在赤道附近聚集,辐合上升,所含水汽容易成云致雨

3海陆影响热带雨林气候所在地都靠海或在大河流域,使其雨量充沛,并使气温差较小地势较低,适合雨林生长

4 植被影响树的蒸腾作用强,使环境更加潮湿

热带雨林气候的特点是终年高温多雨,各月平均气温在25-28℃之间,年降水量可达2000毫米以上。降雨季节分配均匀,无干旱期。

热带雨林气候主要分布在赤道两侧南北纬10°之间(赤道附近)。主要出现在南美洲亚马逊平原,非洲刚果盆地和几内亚湾沿岸、亚洲的马来群岛大部和马来半岛南部。

热带雨林气候区周年受赤道低气压带控制,教师很丰富。热带雨林气候区是地球上种类成分最丰富的植被类型,植物群落变化不象温带植物那样表现出明显的季相。叶在全年都呈绿色,每个月都可能有某些植物处于开花期。热带的许多乔木高大笔挺,没有分枝。有些树主干基部具有外露土面的板状根。雨林里充满了藤。藤本植物有很好的生态适应,它们可以以本身缠绕而上,或以嫩枝卷绕支持物而上,或依靠卷须,或依靠吸根向上攀登。

简介

什么是热带雨林 (tropical rain forest) 一般认为热带雨林是指耐阴、喜雨、喜高温、结构层次不明显、层外植物丰富的乔木植物群落。

热带雨林主要分布于赤道南北纬 5 ~ 10度以内的热带气候地区。这里全年高温多雨,无明显的季节区别,年平均温度 25 ~ 30 ℃,最冷月的平均温度也在 18 ℃ 以上,极端最高温度多数在 36 ℃ 以下。年降水量通常超过 2 000mm ,有的竟达 6 000mm ,全年雨量分配均匀,常年湿润,空气相对湿度 90 %以上。

植被

热带雨林主要分布于赤道南北纬 5 ~ 10度以内的热带气候地区。这里全年高温多雨,无明显的季节区别,年平均温度 25 ~ 30 ℃,最冷月的平均温度也在 18 ℃ 以上,极端最高温度多数在 36 ℃ 以下。年降水量通常超过 2 000mm ,有的竟达 6 000mm ,全年雨量分配均匀,常年湿润,空气相对湿度 90 %以上。

热带雨林为热带雨林气候及热带海洋性气候的典型植被。

大多数热带雨林(Tropical zone rain forest)都位于北纬235度和南纬235度之间。在热带雨林中,通常有三到五层的植被,上面还有高达150英尺到180英尺的树木像帐篷一样支盖着。下面几层植被的密度取决于阳光穿透上层树木的程度。照进来的阳光越多,密度就越大。热带雨林主要分布在南美、亚洲和非洲的丛林地区,如亚马逊平原和云南的西双版纳。每月平均温度在华氏645度以上(摄氏温度约为18度),平均降水量每年80英寸(1英寸=254厘米)以上,超过每年的蒸发量。

19世纪,德国植物学家辛伯尔广泛收集和总结了热带地区的科学发现和各种资料,把潮湿热带地区常绿高大的森林植被称作为热带雨林,并从当时的生态学角度对它进行了科学描述和解释。热带雨林具有独特的外貌和结构特征,与世界上其它森林类型有清楚的区别。热带雨林主要生长在年平均温度24℃以上,或者最冷月平均温度18℃以上的热带潮湿低地。

分布

世界上三大热带地区都有它的分布。最大的一片在美洲,南美洲亚马逊河流域目前还保存着40,000平方公里面积,约占热带雨林总量的一半,即约占世界阔叶林总量的1/6。第二大片是热带亚洲的雨林,面积有20,000平方公里。第三大片是热带非洲刚果盆地雨林,面积18,000平方公里。它们都是在赤道附近的雨林气候下形成的。中美洲东岸及西印度群岛、澳大利亚东北部、马达加斯加岛东岸、巴西东南部的雨林则发育于热带海洋性气候。

我国云南、台湾、海南地区也有分布。

热带美洲、热带亚洲和热带非洲的雨林虽然分开为三大片,但它们都有非常类似的外貌和结构特点。由于生长环境终年高温潮湿,热带雨林长得高大茂密,一般高度在30米以上,从林冠到林下树木分为多个层次,彼此套迭。在热带雨林中,最高的树木可长到80多米高度,例如马来西亚的塔豆(Koompassia excelta),西双版纳的望天树亦高达70米。热带雨林的种类组成极端丰富,尽管热带雨林仅占世界陆地面积的百分之七,但它所包含的植物总数却占了世界总数的一半。热带雨林有很多独特现象是其它森林所没有的。例如,大树具有板状的树根,在老茎杆上开花、结果;有很多小型植物附生在其它植物的枝、杆上;有的通过绞杀其它植物而树立起自己;有的树木从空中垂下许多柱状的根,最后变成独树成林;林下植物的叶子一般都有滴水叶尖,而有的植物的叶子长得十分巨大;在林内,大藤本非常丰富,有的长达数百米,穿梭悬挂于树木之间,使人难于通行。

随着科学家对热带雨林的深入调查和研究,越来越多的生态现象被发现和解释。但越来越多的发现也证明,热带雨林中蕴藏着大量的尚未被充分认识的生物学和自然规律。特别是热带雨林物种的极端丰富性和植物生活类型的多样性并不能完全用达尔文的进化论来解释。世界上除热带雨林外的物种充其量仅占总物种的一半。植物生活类型亦仅只是一部分。例如,温带的森林,不仅种类贫乏,生活类型单调,各种生态关系和生态表现亦是相对简单和直接。依赖于热带以外森林的研究而得出的一些经典或传统的生物学规律和概念显然是非常不完善的,若直接套用来解释热带雨林,自然有很多现象不可思议。因此,科学家预测,通过对热带雨林的深入研究,或许会完全改变原有的生物学观念。然而,令人遗憾的是人们还没有充分解开热带雨林之谜时,它就可能由于人类自己的破坏而永久地消失。

雨林生态

热带雨林是一种茂盛的森林类型,进入到森林之中,你仿佛来到一个神话世界。在这里抬头不见蓝天,低头满眼苔藓,密不透风的林中潮湿闷热,脚下到处湿滑。这里光线暗淡,虫蛇出没,人们在其间行走,不仅困难重重,而且也很危险。但是,这里却是生物的乐园,不论是动物还是植物,都是陆地上其他地方所不可比的。

热带雨林分布的地区,年降雨量很高,通常高于1800毫米,有些地方达3500毫米。这里无明显的季节变化,白天温度一般在30摄氏度左右,夜间约20摄氏度。

雨林地区的地形复杂多样,从散布岩石小山的低地平原,到溪流纵横的高原峡谷。多样的地貌造就了形态万千的雨林景观。在森林中,静静的池水、奔腾的小溪、飞泻的瀑布到处都是;参天的大树、缠绕的藤萝、繁茂的花草交织成一座座绿色迷宫。

热带雨林中植物种类繁多,其中乔木具有多层结构;上层乔木高过30米,多为典型的热带常绿树和落叶阔叶树,树皮色浅,薄而光滑,树基常有板状根,老干上可长出花枝。木质大藤本和附生植物特别发达,叶面附生某些苔藓、地衣,林下有木本蕨类和大叶草本。

雨林中的树木多为双子叶植物,具有厚的革质叶和较浅的根系。用以营养的根部通常只有几厘米深。雨林中的雨水因叶面的蒸发而丢失很多。热带雨林中土壤和岩石的风化作用强烈,其风化壳可达100米。这类土壤虽富含铝、铁氧化物、氢氧化物和高岭石,但其他一些矿物质却因淋溶和侵蚀作用而流失。另外,在高温高湿条件下,有机物分解很快,能迅速被饥饿的树根和真菌所吸收。所以,这里的土壤其实并不肥沃。

雨林中的次冠层植物由小乔木、藤本植物和附生植物如兰科、凤梨科及蕨类植物组成,部分植物为附生,缠绕在寄生的树干上,其他植物仅以树木作为支撑物。雨林地表面被树枝、和落叶所覆盖。雨林内的地面并不如传说那样不可通行,多数地面除了薄薄的腐殖土层和落叶外多是光裸的。

雨林中,木质藤本植物随处可见,有的粗达20至30厘米,长可达300米,沿着树干、枝丫,从一棵树爬到另外一棵树,从树下爬到树顶,又从树顶倒挂下来,交错缠绕,好像一道道稠密的网。附生植物如藻类、苔藓、地衣、蕨类以及兰科植物,附着在乔木、灌木或藤本植物的树干和枝桠上,就象披上一厚厚的绿衣,有的还开着各种艳丽的花朵,有的甚至附生在叶片上,形成“树上生树”、“叶上长草”的奇妙景色。

有些种类的树干基部常会长出多姿多态的板状根,从树干的基部2至3米处伸出,呈放射状向下扩展。有些则生长着许多发达的气根,这些气根从树干上悬垂下来,扎进土中后,还继续增粗,形成了许许多多“树干”,大有一木成林的气势,非常壮观。有些种类的树如波罗蜜、可可等,在老树树干或根颈处也能开花结果,成为热带雨林中特有的老茎生花现象。

典型代表

在世界同类型地区中,亚马逊平原的热带常绿雨林不仅面积最广,而且发育也最为充分和典型,这是由于亚马逊平原所在的地理位置和地形结构,使它具有特别有利于该类型发育的现代气候条件,另一方面也与它发育历史悠久、在形成过程中自然地理条件相对比较稳定有关。南美的热带常绿雨林一般也称为希列亚群落,其植物种类成分极其丰富,而且相互杂生,很少形成纯林,其中三分之一种是南美特有种。它们生长连续无间,植物终年葱绿繁茂。乔木、灌木以及草本、藤本、附生植物组成多层次的郁闭丛林。一般有4至5层,多者可达11至12层,树冠城锯齿状,参差不齐。许多乔木为争取日照,力图往上生长,树干很少分枝,有的可高达80至100米。

典型土壤与动物

热带常绿雨林下发育的典型土壤是砖红壤和具有灰化现象的红壤,前者分布在地势较高、排水良好,并且有比较少雨季节的地区,后者主要分布在各季节降水丰沛、森林郁闭、草本植被缺乏的地区。

雨林中的动物极为繁多,但以小型、树栖动物为主。另一特点就是种类多而单种个体较少。尤其是雨林中的昆虫,找到一百种昆虫比找到同种昆虫一百只容易得多。科学家们相信,至今有很多雨林昆虫未被我们认知。

大象、河马等大型动物一般仅活动于雨林边缘或稍开阔的河谷地区。

我国的热带雨林

我国的热带雨林主要分布在台湾省南部、海南岛、云南南部河口和西双版纳地区。此外,在西藏自治区墨脱县境内也有热带雨林的分布,这是世界热带雨林分布的最北边界,位于北纬 29度附近。但以云南省西双版纳和海南岛的热带雨林最为典型。我国热带雨林中占优势的乔木树种是:桑科的见血封喉 (Antiaristoxicaria) 、大青树 (Ficusaltissima) 、马椰果(Ficus glomerata) 、菠萝蜜 (Artocarpus spp),无患子科的番龙眼以及番茄枝科、肉豆蔻科、橄榄科和棕榈科的一些植物等。

但是由于我国雨林是世界雨林分布的最北边缘,因此,林中附生植物较少,龙脑香科的种类和个体数量不如东南亚典型雨林多,小型叶的比例较大,一年中有一个短暂而集中的换叶期,表现出一定程度上的季节变化,这是由于纬度偏高所至。

热带雨林蕴育着丰富的生物资源,但世界上热带雨林却遭到了前所未有的破坏,热带地区高温多雨,有机质分解快,物质循环强烈,植被一旦被破坏后,极易引起水土流失,导致环境退化。因此,保护热带雨林是当前全世界最为关心的问题。

热带雨林中生物资源极为丰富,如三叶橡胶是世界上最重要的橡胶植物,可可、金鸡钠等是非常珍贵的经济植物,还有众多物种的经济价值有待开发。开垦后可种植巴西橡胶、油棕、咖啡、剑麻等热带作物。但应注意的是,在高温多雨条件下,有机物质分解快,物质循环强烈,而且生物种群大多是K-对策,这样,一旦植被破坏后,很容易引起水土流失,导致环境退化,而且在短时间内不易恢复。因此热带雨林的保护是当前全世界关心的重大问题,它对全球的生态效应都有重大影响,例如对大气中和浓度平衡的维持具有重大意义。

其它

除了热带雨林,还有亚热带雨林,分布在南、北纬10度之间的迎风海岸。该处有雨季和干季之分,有温度和日照的季节变化。亚热带雨林的树木密度和树种均较热带雨林稍少。其他雨林类型还有:季雨林、红树雨林、温带雨林等。

热带雨林是我们人类乃至整个生物界生存活动所不可缺少重要条件,如果它不复存在,地球的环境气候都将产生重大的变化而那样的变化将无疑是一场毁灭性的灾难。现在,全世界都在为保护热带雨林而努力,我们国家雨林的面积虽不大,但我们同样可以为保护雨林而有所作为,比如,我们为保护雨林而大声疾呼,比如,我们拒绝购买和使用以热带雨林中资源制造的产品。相信有大家的努力,我们地球上的这条美丽的绿色颈链会永远光彩四射。

热带雨林气候的植被是以木本植物(高位芽植物)为主。热带雨林是全球最大的生物基因库,也是碳素生物循环转化和储存的巨大活动库。它的盛衰消长不仅是地表自然环境变迁的反映,也直接影响全球环境。热带雨林在最适状况下每公顷的总植物量为350~450吨,年总生产量每公顷120~150吨,但有75%左右的有机产品当年被自身吸收消耗掉。其植物量(主要是木材)占陆地总植物量40%,净生产量则占世界总产量的四分之一。

热带雨林中植物的种类很多,如在菲律宾的热带雨林中,一个只有1200平方米的地方,竟然生长着分别属于120种的896株高于3米的树木。雨林中,树木被藤本植物密密层层缠绕着,寄生植物和各种附生植物特别发达。在林子边及河、湖沿岸生长着许多棕榈科植物和竹类。在阴暗的密林中几乎没有草本层,在较明亮的地方则草本植物生长繁茂,草本植物中以藻类植物为主。

雨林中的树木四季常青,常有老茎生花现象,树干的基部常形成板状根。

雨林是发展热带经济树木的理想环境,如三叶橡胶、油棕、可可、金鸡纳等。

热带雨林中的动物种类非常丰富。如在中美洲哥斯达黎加的一片5万平方千米的热带雨林中,就有196种哺乳动物,代表性动物有:猩猩、长臂猿、鹦鹉等。

龙脑香科植物,是热带雨林中的一个优势科。在东南亚,这个科的植物是热带雨林的代表树种之一,是热带雨林的重要标志之一。

热带雨林气候特点:全年高温多雨,无明显的季节区别。热带雨林分布的地区,年降雨量很高,通常高于1800毫米。雨量分配均匀,常年湿润。

气候特征的描述应该从气温和降水两个方面回答,热带雨林气候特征是终年高温多雨,原因是受赤道低气压带控制,以上升气流为主,多形成对流雨!

热带雨林

热带雨林为热带雨林气候及热带海洋性气候的典型植被。如亚马逊平原和云南的西双版纳。19世纪,德国植物学家辛伯尔广泛收集和总结了热带地区的科学发现和资料,把潮湿热带地区常绿高大的森林植被称作为热带雨林,并从当时的生态学角度对它进行了科学描述和解释。

热带雨林中植物种类繁多,其中乔木具有多层结构;上层乔木高过30米,多为典型的热带常绿树和落叶阔叶树,树皮色浅,薄而光滑,树基常有板状根,老干上可长出花枝。

热带雨林无疑是地球赐予地球上所有生物最为宝贵的资源之一。由于现时有超过25%的现代药物是由热带雨林植物所提炼,所以热带雨林被称为“世界上最大的药房”。

热带雨林的特点

1、热带雨林是树木的王国,种类极其丰富

2、在此水热条件适宜的环境中,争夺光照和生存空间的竞争异常强烈。

3、藤本和附生植物的特别繁盛,是特殊的争夺空间的适应方式,对森林结构影响甚大。

4、动物种类在此同样丰富多样。

乔木多板状根,多气生根植物或藤本植物,系统分层明显,乔木高大,植物品种丰富;因为天气长期温热,雨量高,所以植物能持续生长,造成树木生长密集且长绿。

以上就是关于热带雨林的气候特点与分布规律全部的内容,包括:热带雨林的气候特点与分布规律、热带季风气候特点及植被类型、热带雨林气候特点 热带雨林气候条件适宜的经济作物和水果等相关内容解答,如果想了解更多相关内容,可以关注我们,你们的支持是我们更新的动力!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聚客百科

原文地址: https://juke.outofmemory.cn/life/3858785.html

()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5-09
下一篇 2023-05-09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