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认为,战国时期的秦国文化落后於山东六国,有“秦,虎狼也”的说法。
秦国统一中国后,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巩固其统治,其中包括著名的“书同文”,即将战国时期各国使用的不同的书写体统一为后世所称的小篆,相传该字体为秦国丞相李斯发明。
“焚书坑儒” 是秦朝为了国家政权安定统一的所执行的政策, 也是对当时中国文化的一次摧残。“焚书”政策针对当时的书册文物,只保留对民生以及执政所需的,大量对秦政权无益的珍贵文献从此失传,春秋战国的百家言论在这段时期受到严重的摧残;“坑儒”政策也是第一个被中国历史所纪录的国家政权对知识分子大规模的逮捕行为(儒家称之为“迫害”)。但同时也有观点认为“焚书坑儒”对文化的影响并不是很大,主要原因如下:1所谓焚书,目的是为禁“以古非今者”,对私藏书籍的惩罚措施并不严厉。2所焚书籍为民间藏书,博士官的藏书不包括在内,而当时民间的《诗》、《书》其实并不多。而在项羽击败秦军主力进入咸阳后火烧阿房宫却使秦国官方珍藏的大批珍贵典籍被焚毁。3秦至秦二世而亡,真正执行的时间不超过十年,影响不会太大。“焚书坑儒”为何如此出名,关键在后世的“独尊儒术”使儒家思想占据了此后近两千年中国国家意识形态的统治地位。
两汉是中国历史上科技与文化非常辉煌的一个时期。国家也非常重视教育和学识。
汉朝学术自由,成就博深,春秋战国诸子之学,亦能彰明综括,非有人所称独尊儒术。
汉代的作家所开创的史学标准,直到18世纪都一直领先于世界。
汉代的治国思想。汉代在立国时用法家之法,文景时期,又用道家黄老思想为主,并辅以儒家和法家思想为法制指导思想,不仅强调无为,还注重礼与德的作用,既承认法律的重要性,又坚持约法省简,务在安民。
汉朝为中国道教、佛教两大宗教的形成及传入期
秦汉时期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成型期,这一时期的文化特征反映在带有统一性、制度化、模式化的特征。
(一)中华文化共同体初步形成。据许慎《说文解字·叙》,战国时代,诸侯割据,“田畴异亩,车涂异轨,律令异法,衣冠异制,言语异声,文字异形”。秦统一中国后,开始雷厉风行地扫除这种种之“异”,建立统一文化,在全国实行“书同文”、“车同轨”、“度同制”、“行同伦”、“地同域”,使在中国历史进入第一个大一统时期的同时,进入到文化统一时期。秦始皇统一文化的措施固然以强化专制君主集权政治为目的,同时也有力地增进了秦帝国版图内各区域人们在经济生活、文化生活乃至文化心理上的共同性,从而为中华文化共同体的最终形成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二)中国传统文化模式基本形成。汉武帝以后,推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文化政策,使儒学取得了“定于一尊”的地位,成为汉代文化思潮的主流,政治、思想、文化领域,都成为儒家经典的一统天下, 这也标志着以儒学为核心的传统文化模式的基本形成。
(三)秦汉文化制度化奠定了此后中国文化的基础。随着封建国家的统一和发展,秦汉之际形成了一套完整的经济制度、政治制度、家庭制度、文教制度以及伦理规范,奠定了此后中国文化的基础。秦汉时期实现了从井田制向土地私有制的转变,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成为主要生产方式;完成了从分封制到中央集权的统一国家的转变,郡县制成为我国古代的基本地方行政制度;儒道法思想孕育着道德、哲、变革思想,形成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基准。
一定的文化是一定的历史时代的产物,是在它的物质条件和相应的社会关系的基础上创造和构成的。中国在世界上最先跨入封建时代,秦汉时期又迅速进入中国封建时代的第一个发展高峰。这是秦汉文化气势宏大、辉煌灿烂,并成为中国传统文化成型期的前提和重要条件。
以上就是关于秦汉时期的文化特点全部的内容,包括:秦汉时期的文化特点、秦汉时期中国传统文化的成型期,其主要特征有哪些、等相关内容解答,如果想了解更多相关内容,可以关注我们,你们的支持是我们更新的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