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中下游地区的农作物熟制

黄河中下游地区的农作物熟制,第1张

东北三省主要属于中温带,农作物的熟制是一年一熟,长江中下游地区属于亚热带,农作物的熟制是一年二熟,南部沿海地区属于热带或亚热带,农作物熟制是一年二熟至三熟,黄河中下游地区属于暖温带,农作物熟制是两年三熟,选项ABC不符合题意.

故选:D.

华北平原熟制为一年两熟或两年三熟。一年两熟:根据当地的气候,一年在一块的能收获几次或几茬。一般在我国北方一年最多两熟,南方一年三熟。两年三熟:在同一块地里依次种植三种农作物,两年收获了三种作物。

淮北地区过去的二年三熟制是以一熟春玉米为先锋作物,玉米收后种麦子,第二年夏收后麦茬接作夏大豆,形成纯旱作二年三熟制。

现已全面创新,即以经济作物棉花为先导,棉田后期套种大麦或小麦,翌年麦收后接作夏茬稻。这个轮作周期是连续18个月,在同一块土地上完成棉花、三麦、水稻的全过程。

这种粮棉结合、水旱轮作,并在第二年冬天,对耕性较差的水稻土深耕冻垡、风化,这是既用地又养地的新二年三熟轮作制。

扩展资料:

大范围大致指淮河流域北部包含河南信阳、驻马店、周口、商丘、永城的部分地区以及江苏的徐州、连云港、宿迁等地,包括安徽、江苏、河南、山东等省份的部分地区。

小范围指安徽淮河以北的宿州、淮北、蚌埠、阜阳、亳州等,大范围大致指淮河流域北部包含河南信阳、驻马店、周口、商丘、永城的部分地区以及江苏的徐州、连云港、宿迁等地。

主要指粮食作物:

寒温带(大兴安岭北端,积温<1600℃):

一年一熟,春小麦、大麦、马铃薯等;

中温带

(东北平原、内蒙古高原、准噶尔盆地,积温1600~3400℃):一年一熟,春小麦、大豆、玉米、谷子、高梁等;

暖温带(华北平原、黄土高原、河西走廊、塔里木盆地,积温3400~4500℃):两年三熟或一年两熟,冬小麦、棉花等;

亚热带(秦岭-淮河以南、青藏高原以东,积温4500~8000℃):一年两熟到三熟,水稻等;

热带(滇、粤、台的南部和海南省,积温>8000℃):一年三熟,水稻等;

高原气候区(青藏高原,积温<2000℃):一年一熟,青稞等。

目前部分地区都因种植不赚钱,一年就种一茬就不错了。

耕作制度是因为气候的差异,确切说是温度差异

北方地区温度不够,一年一次成熟后这一年就再没有适合作物生长的温度了

华北地区的温度可以让秧苗埋在积雪下缓慢的生长,从而达到两年三熟

江南地区的温度可以让作物的生长期分为两次,一年两熟

海南附近地区就属于热带了,作物可以不停的生长,达到一年三熟

以上就是关于黄河中下游地区的农作物熟制全部的内容,包括:黄河中下游地区的农作物熟制、华北平原作物熟制、什么地区的作物熟制是两年三熟等相关内容解答,如果想了解更多相关内容,可以关注我们,你们的支持是我们更新的动力!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聚客百科

原文地址: https://juke.outofmemory.cn/life/3852426.html

()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5-09
下一篇 2023-05-09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