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帆远影碧空尽的碧空尽是什么意思

孤帆远影碧空尽的碧空尽是什么意思,第1张

碧空尽:消失在蓝天的尽头。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作者] 李白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诗文解释

老朋友在西面的黄鹤楼与我辞别,在三月份烟雾迷漫、繁花似锦的春天去扬州孤船的帆影渐渐远去消失在碧空的尽头,只看见长江浩浩荡荡地向天边流去

1、孤帆远影碧空尽的尽释义:尽头,消失了。

2、“孤帆远影碧空尽”出自于唐代李白的《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3、原文: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4、译文:老朋友向我频频挥手,告别了黄鹤楼,在这柳絮如烟、繁花似锦的阳春三月去扬州远游。友人的孤船帆影渐渐地远去,消失在碧空的尽头,只看见一线长江,向邈远的天际奔流。

送孟浩然之广陵

[李白]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

[注释] (1)之:往。广陵:今江苏省扬州市。诗题一作《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2)故人:指孟浩然。西辞:因黄鹤楼在广陵之西,孟浩然由西去东,所以说“西辞”。(3)烟花:指暮春时节艳丽的景物。下:顺流东下。(4)碧空:一作“碧山”。陆游《入蜀记》云:“八月二十八日访黄鹤楼故址,太白登此楼送孟浩然诗云:‘孤帆远映碧山尽,惟见长江天际流。’盖帆樯映远,山尤可观,非江行久不能知也。”(5)天际流:流向天边。

[简要评析] 这是一首送友远行的诗作,但所表达的情感却是丰富多采的,其中最主要的自然是对友人的依依不舍的留恋之情。诗的前两句用铺叙的手法写了送别的地点、时间、去处。第二句烟花三月,给人以水气朦胧、繁花似锦的美丽景象。扬州是唐朝第三大城市,同时也是东南一带胜景荟萃之处,城里城外的园林建筑不计其数,著名的有二十四桥、大明寺、瘦西湖、桃花坞、小金山、钓鱼台等等,时谚谓:“腰缠十万贯,骑驴下扬州”,可见其对文人的吸引力之强。而且后来李白也真的去了扬州。当然也写出了诗人因友人远去而产生的寂寞之情,这只要从第三句的“孤帆远影碧空尽”中便可看出。诗人明写江水碧天隐没了远舟,实际是写出自己心头因失去友人而产生的空白,这是一种茫然无绪的失落情感的形象说法。再是首句的借代笔法也很有特点,李白不说故人“西辞武昌”,而用“黄鹤楼”替代之,首先可增加诗作的形象美,而且突出了武昌的风景佳处,这样又为孟浩然的山水之癖增添了一段风采,实为神来之笔。李白此诗深得后代诗人的激赏,宋人陆游《入蜀记》曰:“八月二十八日访黄鹤楼故址。太白登此楼送院浩然诗云‘孤帆远映碧山尽,惟见长江天际流’,盖帆樯映远山尤可观,非江行久不能知也。”在一片美景之中送别友人,真是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美景令人悦目,送别却令人伤怀,以景见情,含蓄深厚,有如弦外之音,达到使人神往,低徊遐想的艺术效果。

孤帆远影碧空尽的下一句是:唯见长江天际流。

送孟浩然之广陵

唐代:李白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译文:老朋友向我频频挥手,告别了黄鹤楼,在这柳絮如烟、繁花似锦的阳春三月去扬州远游。友人的孤船帆影渐渐地远去,消失在碧空的尽头,只看见一线长江,向邈远的天际奔流。

“故人西辞黄鹤楼”,这一句不光是为了点题,更因为黄鹤楼乃天下名胜,可能是两位诗人经常流连聚会之所。因此一提到黄鹤楼,就带出种种与此处有关的富于诗意的生活内容。而黄鹤楼本身呢?又是传说仙人飞上天空去的地方,这和李白心目中这次孟浩然愉快地去扬州,又构成一种联想,增加了那种愉快的、畅想曲的气氛。“烟花三月下扬州”,在“三月”上加“烟花”二字,把送别环境中那种诗的气氛涂抹得尤为浓郁。烟花者,烟雾迷蒙,繁花似锦也。给人的感觉决不是一片地、一朵花,而是看不尽、看不透的大片阳春烟景。三月,固然是烟花之时,而开元时代繁华的长江下游,又何尝不是烟花之地呢?“烟花三月”,不仅再现了那暮春时节、繁华之地的迷人景色,而且也透露了时代气氛。此句意境优美,文字绮丽,清人孙洙誉为“千古丽句”。“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诗的后两句看起来似乎是写景,但在写景中包含着一个充满诗意的细节。李白一直把朋友送上船,船已经扬帆而去,而他还在江边目送远去的风帆。李白的目光望着帆影,一直看到帆影逐渐模糊,消失在碧空的尽头,可见目送时间之长。帆影已经消逝了,然而李白还在翘首凝望,这才注意到一江春水,在浩浩荡荡地流向远远的水天交接之处。“唯见长江天际流”,是眼前景象,可是谁又能说是单纯写景呢?李白对朋友的一片深情,李白的向往,不正体现在这富有诗意的神驰目注之中吗?诗人的心潮起伏,不正象浩浩东去的一江春水吗?总之,这一场极富诗意的、两位风流潇洒的诗人的离别,对李白来说,又是带着一片向往之情的离别,被诗人用绚烂的阳春三月的景色,用放舟长江的宽阔画面,用目送孤帆远影的细节,极为传神地表现出来。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⑴

唐 孟浩然

故人西辞黄鹤楼⑵,烟花三月下扬州⑶。孤帆远影碧空尽⑷,唯见长江天际流⑸。词句注释:

⑴黄鹤楼:故址在今湖北武汉市武昌蛇山的黄鹄矶上,属于长江下游地带,传说三国时期的费祎于此登仙乘黄鹤而去,故称黄鹤楼。原楼已毁,现存楼为1985年修葺。孟浩然:李白的朋友。之:往、到达。广陵:即扬州。

⑵故人:老朋友,这里指孟浩然。其年龄比李白大,在诗坛上享有盛名。李白对他很敬佩,彼此感情深厚,因此称之为“故人”。辞:辞别。

⑶烟花:形容春天薄雾霭霭、柳絮如烟、鲜花掩映的景物,指艳丽的春景。下:顺流向下而行。

⑷碧空尽:消失在碧蓝的天际。尽:尽头,消失了。碧空:一作“碧山”。

⑸唯见:只看见。天际流:流向天边 天际:天边,天边的尽头。

白话译文:

旧友告别了黄鹤楼向东而去,在烟花如织的三月漂向扬州。帆影渐消失于水天相连之处,只见滚滚长江水在天边奔流。

简析: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是一首送别诗。首句点出送别的地点:一代名胜黄鹤楼;二句写送别的时间与去向:“烟花三月”的春色和东南形胜的“扬州”;三、四句,写送别的场景:目送孤帆远去;只留一江春水。全诗寓离情于写景之中,以绚丽斑驳的烟花春色和浩瀚无边的长江为背景,极尽渲染之能事,绘出了一幅意境开阔、情丝不绝、色彩明快、风流倜傥的诗人送别画。此诗虽为惜别之作,却写得飘逸灵动,情深而不滞,意永而不悲,辞美而不浮,韵远而不虚。

以上就是关于孤帆远影碧空尽的碧空尽是什么意思全部的内容,包括:孤帆远影碧空尽的碧空尽是什么意思、孤帆远影碧空尽中的尽是什么意思 原文是什么呢、送孟浩然之广陵中的碧空尽的意思等相关内容解答,如果想了解更多相关内容,可以关注我们,你们的支持是我们更新的动力!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聚客百科

原文地址: https://juke.outofmemory.cn/life/3844808.html

()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5-08
下一篇 2023-05-08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