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国家都曾登上月球,但为什么没有人去过月球背面

很多国家都曾登上月球,但为什么没有人去过月球背面,第1张

1月13日,嫦娥四号探测器成功着陆在月球背面,实现人类探测器在月球背面的首次软着陆。。2013年,嫦娥三号成功着陆在月球虹湾地区。张熇给现场观众展示了一张三维成像图,着陆区域是大片的蓝色,意味着这里的地形相对平坦。但月球背面的高地、撞击坑很多,没有这样面积较大又平坦的区域。

复杂崎岖的地形,给嫦娥四号带来了相当大的挑战。“嫦娥三号可以在很大范围内着陆,对控制精度的要求相对较低。背面只能在很小的区域着陆,对精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张熇说,后来选择的主着陆区域,大概范围只有50×30公里。

除了着陆区域小,嫦娥四号还面临航迹地形起伏剧烈的问题。原来,从距离月面15公里的空中到着陆,嫦娥四号并非垂直降落,而是飞过了大概450公里的距离。飞行中,它先后经过了高地中的凹坑、凹坑中的高地,最后才进入到冯·卡门坑。“航迹起伏的曲线最多可以达到四五公里”,张熇介绍,地形起伏给测距测速带来很大的影响,会导致导航误差。为了实现安全着陆,嫦娥四号在嫦娥三号的基础上进行了许多创新,归结起来主要有四个方面,即精细化轨道设计与控制、精细化发动机标定、优化动力下降策略和接力避障。

要在地面上模拟月球的环境并攻克上述难关,需要大量细致的工作。张熇举例说,帮助嫦娥四号减速的发动机必须有7500牛的推力,哪怕推力的偏差只有1%,着陆点也会偏差到几公里。到了距离月面100米时,科学家还为嫦娥四号设计了一个几十秒的悬停,用激光三维成像敏感器去拍摄着陆区域。“可以明显看出下方有两个大坑,右边还有坑。”张合说,凭借这张照片和精密的计算,嫦娥四号得以识别出安全地点并成功降落。

一、月球自转

月球在绕地球公转的同时进行自转,周期2732166日,正好是一个恒星月,所以我们看不见月球背面。

这种现象我们称“同步自转”,或“潮汐锁定”,几乎是太阳系卫星世界的普遍规律。一般认为是卫星对行星长期潮汐作用的结果。天平动是一个很奇妙的现象,它使得我们得以看到59%的月面。主要有以下原因:

1、在椭圆轨道的不同部分,自转速度与公转角速度不匹配。

2、白道与赤道的交角。

月球每小时相对背景星空移动半度,即与月面的视直径相若。与其他卫星不同,月球的轨道平面较接近黄道面,而不是在地球的赤道面附近。

相对于背景星空,月球围绕地球运行(月球公转)一周所需时间称为一个恒星月;而新月与下一个新月(或两个相同月相之间)所需的时间称为一个朔望月。朔望月较恒星月长是因为地球在月球运行期间,本身也在绕日的轨道上前进了一段距离。

二、月球公转

月球以椭圆轨道绕地球运转。这个轨道平面在天球上截得的大圆称“白道”。白道平面不重合于天赤道,也不平行于黄道面,而且空间位置不断变化。周期2732日。月球轨道(白道)对地球轨道(黄道)的平均倾角为5°09′。、

扩展资料:

月球背面

月球背面指月球的背面,从地球上始终不能完全看见(背面的18%因为天秤动能够看见),因此被称为月球背面(Farside)。

两个半球的特征有着显著的不同,正面有许多巨大的月海;另一边受到撞击,有着密集的陨石坑,只有少量,大约25%的面积被海覆盖著,相较之下正面的海覆盖的面积高达312%。

人类登上月球,不去为什么不去月球的背面,我感觉意义不大。还有就是也是为了安全吧、还有就是地球引力的问题。

据说是太阳系中最特别的天体,月球总是面向地球的一边,看不到它的背面是什么样子。这主要是由于月球的自转和自转周期相同。然而,自从人类成功登上月球以来,它已经成功地发射到火星上,但是没有关于月球背面的信息。

实际上,我们不能去月球后面,因为现在,人类全部的月球探测器都不在月球后面着陆,月球总是面向地球。假如我们把探测器放在月球背面,电磁波不能穿透直径超过3400公里的月球。我们不会得到任何有关宇航员的信息,探测器将完全失去与地球的联系。探测器的所有工作条件都将失控,通讯问题也无法解决,这意味着生死不明。此外,还没有发现穿透月球的强大辐射。如果有这样的仪器,月球在人类面前将是透明的。没有必要去月球去了解它。

在苏联以前,月球探测器被发射到月球后面拍照,从发回地球的信息来看,月球的后面和前面是两个极端。撞击坑的数量远离前面,也布满了悬崖峭壁、峡谷等陡峭的山体,就像地球上的防弹衣一样抵御了很多“子弹”。此外,在背面照片中还发现了几个大黑点。这些黑点的情况和前面的情况大不相同。目前,美国宇航局计划在20年内将人类登陆火星。在那之前,他们想登陆月球。目标可能是月球上大量的钛和其他稀有金属。

以上就是关于很多国家都曾登上月球,但为什么没有人去过月球背面全部的内容,包括:很多国家都曾登上月球,但为什么没有人去过月球背面、月球为什么看不到它的背面、人类已经登上了月球,为何却去不了地球的背面等相关内容解答,如果想了解更多相关内容,可以关注我们,你们的支持是我们更新的动力!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聚客百科

原文地址: https://juke.outofmemory.cn/life/3841163.html

()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5-08
下一篇 2023-05-08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