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1 拼音 2 英文参考 3 概述 4 八方之风·八风 5 经外奇穴名·八风 51 拼音 52 代号 53 出处 54 八风穴的别名 55 八风穴的定位 56 八风穴取穴方法 57 八风穴穴位解剖 571 层次解剖 572 穴区神经、血管 58 八风穴的功效与作用 59 八风穴主治病证 510 刺灸法 5101 灸法 511 八风穴的配伍 512 特效 513 文献摘要 6 参考资料 附: 1 古籍中的八风 1 拼音
bā fēng
2 英文参考Bafeng (Ex2) [21世纪双语科技词典]
bāfēng [中医药学名词审定委员会中医药学名词(2004)]
EXLE10 [中医药学名词审定委员会中医药学名词(2004)]
3 概述八风:1八方之风;2经外奇穴名(EXLE10)。
4 八方之风·八风
八风指大自然不同方向的八种风[1]。出《黄帝内经素问·八正神明论》、《黄帝内经灵枢·九宫八风》。古代认为不同方向吹来之风,其伤人的严重程度及所伤的脏腑部位不同,故命以不同名称,而统称“八风”[1]。
王冰据《黄帝内经灵枢·岁露论》注曰:“八风者,东方婴儿风、南方大弱风、西方刚风、北方大刚风、东北方凶风、东南方弱风、西南方谋风、西北方折风也。”
八风各有专名和内舍外留,详见下表[2]。
风名与来处
对人体影响
九宫
五行
八方
风名
内舍
外留
主气
离
火
南
大弱风
心
脉
热
坤
土
西南
谋风
脾
肌
弱
兑
金
西
刚风
肺
皮肤
燥
干
金
西北
折风
小肠
手太阳脉
脉绝则溢,脉闭则结不通,善暴死
坎
水
北
大刚风
肾
骨与肩背之膂筋
寒
艮
土
东北
凶风
大肠
两胁腋骨下及肢节
震
木
东
婴儿风
肝
筋纽
身湿
巽
木
东南
弱风
胃
肌肉
体重
5 经外奇穴名·八风八风为经外奇穴名(bāfēng EXLE10)[3][2]。又名八冲、阴独八穴。出《奇效良方》。在足背侧,第1~5趾间,趾蹼缘后方赤白肉际处,一侧四穴,左右共八穴[3]。主治足跗肿痛,脚背红肿,足趾青紫,足趾麻木,疟疾,毒蛇咬伤,脚气,趾痛,头痛,牙痛,月经不调,疠风(恶疮,传染病发热)等。
51 拼音bāfēng
52 代号EXLE10
53 出处《奇效良方》:八风八穴,在足五趾歧骨间,两足共八穴。故名八风。
54 八风穴的别名八冲(《曹氏灸经》)
阴独八穴(《针灸集成》)。
55 八风穴的定位标准定位:八风穴在足背侧,第1~5趾间,趾蹼缘后方赤白肉际处,一侧四穴,左右共八穴[3][4]。
八风穴在足背侧,第1~5趾间,趾蹼缘后方赤白肉际处,一侧四穴,左右共八穴[2]。
八风穴位于足背侧各趾间趾蹼缘上赤白肉际处,左右共8穴[1][5]。
经外奇穴——八风穴的位置
经外奇穴——八风穴的位置
56 八风穴取穴方法患者正坐位或仰卧位,于足五趾各趾间缝纹头尽处取穴。
正坐或仰卧位,于足背各趾间的缝纹端取穴,其中第1、2,2、3,4、5趾间穴点即行间、内庭、侠溪[5]。
快速取穴:足5趾各趾间缝纹头尽处即是八风穴[6]。
57 八风穴穴位解剖八风穴下有皮肤、皮下组织,第三、四趾的趾长、短伸肌腱。分布有腓浅神经和腓肠神经。
571 层次解剖皮肤→皮下组织[4]。
572 穴区神经、血管有趾背神经(八风1为腓深神经终末支,八风2,3、4为腓浅神经终末支)和趾背动脉分布[4]。
58 八风穴的功效与作用八风穴有祛风通络,清热解毒的作用。
59 八风穴主治病证八风穴主治足跗肿痛,脚背红肿,足趾青紫,足趾麻木,疟疾,毒蛇咬伤,脚气,趾痛,头痛,牙痛,月经不调,疠风(恶疮,传染病发热)等。
八风穴主治足跗肿痛、毒蛇咬伤、脚气,趾痛[4]。
八风穴主治头痛,牙痛,月经不调,蛇咬伤,脚气,脚背红肿,足趾麻木等[2][1]。
八风穴主治 足跗肿痛,足趾青紫,趾痛,足趾麻木,脚气;头痛,牙痛;疟疾,毒蛇咬伤,疠风(恶疮,传染病发热)[5]。
510 刺灸法斜刺05~08寸[4]。
斜刺05~1寸[1][2]。
向上斜刺05~08寸,局部有酸胀感,可扩散至足背,或向趾端扩散[5]。
或用三棱针点刺出血[5][1][2][4]。
5101 灸法可灸[5]。
511 八风穴的配伍八风配阳陵泉、足三里,治下肢及足趾麻木[5]。
八风配八邪、合谷,治毒蛇咬伤[5]。
512 特效经常用手指点揉八风穴,可以促进足部血液循环,预防足部肿痛,维护脚的正常生理功能[6]。
513 文献摘要《黄帝内经素问·刺疟》:刺疟者……先足胫酸痛者,先刺足阳明十趾间出血。
《备急千金要方》:凡脚气初得脚弱,使速灸之……其足十趾去趾奇一分,两足凡八穴,曹氏名曰八冲,极下气有效。
《针灸大成》:八风,治脚背红肿,针一分,灸五壮。
《针灸集成》:阴独八穴,主妇人月经不调,须持经定为度,针三分,灸三壮。
八风吹不动八风:指生活上所遇到的“称、讥、毁、誉、利、衰、苦、乐”八种境界,能影响人的情绪,所以形容为风。1 称:各种称赞,各种说好,人前人后为你宣扬,随时随地对你拥护,给你赞美,给你欢喜。 2 讥:冷嘲热讽,厌恶讥嫌,专说无中生有的行为,随便议论你的长短,给你生气,给你烦恼。 3 毁:言蜚语,毁谤中伤,使你信用蒙受损失,把你的为人说得一文不值,给你打击,给你阻难。 4 誉:说你功德,扬你贡献,赞你是菩萨再来,称你是圣贤再世,给你捧场,给你得意。 5 利:金钱物质,各项利益,有的当供养送来,有的作礼品赠到,给你受利,给你利益。 6 衰:减损所有,破坏所得,将成的事业忽然垮台,已有的资用忽然失去,给你贫困,给你衰微。 7 苦:身遭侵害,心遭恼乱,恶的因缘困扰生活,恶的境界折磨身心,给你艰难,给你逼迫。 8 乐:随心所欲,顺适安乐,物资上的享受,感情上的满足,给你欢欣,给你快乐。 八风也作四顺四逆,就好像是八种境界风,能够吹动人的身心。当我们愚到顺境的时候,就欢喜快乐,当我们遇到逆境的时候,就苦恼愁怅,都因禁受不住这八种境界风啊! 人若是为"称誉"而陶醉,人的品格修养就在称誉里损伤;人若是为"讥毁"而动心,人的成就就会败在讥毁的手中;人若是为"利乐"而所迷,人的尊严就会被利乐所葬送;人若是为"衰苦"而折服,人就会为被衰苦所打倒。
1 “( )八风”是什么成语
九宫八风中文名九宫八风出 处皇帝内经灵枢经概 述九宫方位和八风区别对身体的病变性 质中医出处与篇名解本篇见于中医经典《黄帝内经·灵枢经》,即《灵枢·九宫八风》第七十七篇。
马莳《灵枢注证发微》:“内论九宫八风,故名篇。”李经纬、邓铁涛《中医大辞典》:“《灵枢经》篇名。
本篇主要阐述九宫的方位和八风的区别及其导致的病变,故名。根据斗星的运行规律,确立了二分(春分、秋分)、二至(夏至、冬至)和四立(立春、立夏、立秋、立冬)八个节气的日期,以及中央和四正、四隅的九个方位,从而说明季节和方域不同的气候变化对人体的不同影响。”
概述九宫,指四方、四隅、中央九个方位;八风,指八方之风。本篇根据九宫的方位,讨论了八方气候变化的情况及对人体的影响,并提出回避风邪预防疾病的重要性,故篇名为"九宫八风"。
描述古人是以天象在大地的投影为基础,绘制面南定位的俯看图。因为它主要在于示意,上南下北、左东右西、并且是天地合一,所以对于现代人来说,不便于理解。
太一游宫,从某种角度讲,是一年之内的部分天象记录。主要是根据观察北极星附近的北斗星处于不同的位置来标定季节。
据此,我们根据原文的思想和实际天象情况,按面北定位的方法,把天地分开,绘制了示意图。图示中吸取了现代美术中的景象透视法,以便仰面观天,俯首看地。
这样既可以帮助我们理解原文,又便于实际观察。根据古人天圆地方的思想,上面的大圆是北天之九宫,下面是大地之九野。
假使我们站在大地中央,面北而立,上面的天之九宫是上南下北,左东右西;下面的地之九野是上北下南,左西右东。这样天之"四正"、"四隅"与地之"四正"、"四隅"相对应。
也就是天之九宫按其东西南北的分位,正好投影在地之九野。地之九野各方块内所排列的乾、坎、艮、震、巽、离、坤、兑字样,是《周易》八卦的名称,旁侧标其卦形,在此作为八个方位的特征,以标示一年之中阴阳消长、升降。
八卦的位置是按照其五行属性,分列于八个方位。坎卦属水,位居北方;离卦属火,位居南方;震卦属木,居于东方;兑卦属金,位居西方;乾卦亦属金,位居西北方;艮卦亦属±,位居东北方;巽卦亦属木,位居东南方;坤卦亦属土,位居西南方;土居中央。
我们看天之九宫。中心圆内是中宫招摇,为太一所居之位。
《史记天官书》中谈到"中宫,天极星,其一明者,太一常居也。"太一,是我们熟知的北极星。
它在天文学中很重要,因为它处于地球北极轴(自转轴)所指向的一点上,所以它不升不没、恒居"天之中",天体以之为枢而自东向西运转。古人受神学思想的影响,把它称为天帝,居于中央至尊之位。
它一年四季基本上处于正北方的一个寮上,所以北半球的人们很自然地把它作为确定方向的标志。从中宫这个中心圆向外第一轮圆圈,是北斗七星在"二至"、"二分"、"四立"八个节气所处的位置和斗柄所指的方向,这是我们这幅图的关键。
它是古人天象计时的重要内容之一。因为在年周期内,人们所看到的北斗星,在围绕北极星旋转一周。
所以,北斗星便成了人们标方位、定季节的天然指示器。北斗是由天枢、天璇、天玑、天权、玉衡、开阳、摇光组成、前四星组成斗身,又称为魁;后三星组成斗柄,又称为杓。
当春天的黄昏时,遥望北天,我们就会发现,斗柄正指向东方。随着时间的推移,由东而南,再向西,然后向北旋转,从我们这个图上看是呈逆时针旋转(图与实际天象一致)。
经过一年之后,又回到原来的位置。所以古有"斗柄指东,天下皆春;斗柄指南,天下皆夏;斗柄指西,天下皆秋;斗柄指北,天下皆冬"的谚语。
它实际上是地球沿轨道由西向东公转的反映。所以这些天象背景则由东向西旋转。
古人把这一周按正北、正南、正东、正西、东北、东南、西南、西北分为八个区域。再把一年二十四节分为八个时段,每个时段含三个节气,约四十六天左右。
这样北斗在不同的时段处于八个不同的区域。在每个区域所在的时间内体现不同的气候特点,然后依据不同的时间内气候的正常与否,来阐述与人体生理、病理的内在联系,这就是太一游宫,以及太一游宫的意义所在。
上面我们谈到,太一恒居中宫,所谓游宫,是通过北斗体现出来的。《史记·天官书》中谈到"斗为帝车,运于中央,临制四乡,分阴阳,建四时,均五行,移节度,定诸记,皆系于斗。
"通过这段话不难看出,它受古老神学思想的影响,把北斗看成天帝(北极星)乘坐的车,而巡视四方(汉代武梁祠石刻受这种思想的影响,石刻上有把北斗想象为车形,天帝端坐其中出巡的景象)。这样,可用以建四时、定方位、分阴阳、均五行。
我们知道,《内经》不涉鬼神,基本上摒弃了其中的迷信思想,只吸取了其中的天文科学,而使它服务于医学。由此我们可以知道,太一游宫,是把北极星连为一体而用。
北极星是中心坐标,北斗作为指针,从而确立"四正"、"四隅"八个方向,这样外八宫也依此确立,合之中宫,共为九宫。天之九宫确立之后,覆盖在大地之九野之上。
中宫与地之中央上下对应,以下依次为的叶蛰宫,与大地的坎位。
2 形容微风的四字成语形容微风的成语:
风和日美 微风和畅,阳光明丽。同“风和日丽”。
出处:清·黄宗羲《敬槐诸君墓志铭》:“风和日美,余掉短胕,老母揭女孙泛汝仇湖。”
风和日暄 微风和畅,阳光温暖。见“风和日暖”。
出处:明·汪廷讷《狮吼记·赏春》:“风和日暄,燕交飞触碎胭脂片。”
风轻云淡 微风轻拂,浮云淡薄。形容天气晴好。同“风轻云净”、“云淡风轻”。
出处:元·杨暹《西游记》第四本第十三出:“元定下的夫妻怎断,咱茶浓酒酣,趁着风轻云淡,省得着我倚门终日盼停骖。”
风轻云净 微风轻拂,浮云淡薄。形容天气晴好。同“风轻云淡”。
出处:《群英类选〈分钗记·春游遇妓〉》:“风轻云净,绝胜蓬莱佳境。”
风清月白 微风清凉,月色皎洁。形容夜景幽美宜人。同“风清月皎”。
出处:宋·欧阳修《采桑子》词:“风清月白偏宜夜,一片琼田。”
风清月明 微风清凉,月光明朗。形容夜景美好。同“风清月朗”。
出处:明·刘基《横碧楼记》:“又闻柯亭有美竹,可为笛,风清月明,登楼一吹,可以来凤凰,惊蛰龙,真奇事也。”
雨丝风片 形容春天的微风细雨。
出处:明·汤显祖《牡丹亭》第十出:“朝飞暮卷,云霞翠轩;雨丝风片,烟波画船——锦屏人忒看的这韶光贱!”
月朗风清 月光明朗,微风清爽。形容宁静美好的月夜。
云淡风轻 微风轻拂,浮云淡薄。形容天气晴好。亦作“风轻云淡”。
出处:宋·程灏《春日偶成》:“云淡风轻近午天,傍花随柳过前川。”
望采纳
3 风字开头的成语大全有哪些,第一个字是风的四字词语成语“风”字开头的四字成语有:风流潇洒、风前月下、风波平地、风飡水宿、风清弊绝、风尘之会、风不鸣条、风尘物表、风流冤孽、风烛之年、风雨凄凄、风云际遇、风流佳话、风轻云净、风闻论事、风栉雨沐、风恬浪静、风餐雨宿基本释义[ fēng ]1空气流动的现象。
气象学特指空气在水平方向的流动:~向。~速。
~级。~险。
~波(喻纠纷或乱子)。~雨如磐(a指风雨不断,天色黑暗,给人以重压的感觉;b喻社会黑暗或境地艰难)。
~花雪月(喻堆砌词藻,内容贫乏的的诗文)。2像风那样迅速、普遍的:~潮。
~靡一时。~驰电掣。
3社会上长期形成的礼节、习俗:~气。~习。
~物(某地特有的景物)。~尚(在一定时期中社会上流行的风气和习惯)。
4消息,传闻:~传(chuán)(传闻)。闻~而动。
5表现在外的景象、态度、举止:~景。~度。
~格(a气度,作风;b文艺作品表现出的思想、艺术特色)。~骨(a刚强的气概;b诗文书画雄健有力的风格)。
~致。~采(a人美好的礼仪举止,亦作“丰采”;b文采;c旧时指某些官吏的刚正风格)。
~骚(a指举止轻佻,如“卖弄~~”,一般指妇女;b中国的《诗经》和《楚辞》的并称)。6指民歌、歌谣:国~(《诗经》中古代十五国的民歌)。
采~。7中医学指某些疾病:~瘫。
~湿。8姓。
[ fěng ]古同“讽”,讽刺。详细释义风 [fèng]〈动〉吹拂 。
如:春风风人比喻感化 [reform a misguided person through persuasion,etc]天子于是以式终长者,故尊显以风百姓。——《史记·平准书》又如:风民(感化、教化人民)另见 fēng;fěng风 [fēng]〈名〉(形声。
从虫,凡声。“风动虫生”故字从“虫”。
本义:空气流动的自然现象;尤指空气与地球表面平行的自然运动)同本义风,八风也。东方曰明庶风,东南曰清明风,南方曰景风,西南曰凉风,西方曰闾阖风,西北曰不周风,北方曰广莫风,东北曰融风。
风动虫生,故虫八日而化。——《说文》立春条风。
——《易·通卦验》东北条风。——《广雅·释天》距日冬至四十五日,条风至。
——《淮南子·天文》条风居东北维,主出万物条之。言条治万物而出之。
——《史记·律书》今日不凤(风)?——《殷虚文字甲编》见事风生,无所回避。——《汉书·赵尹韩张两王传》大风起兮云飞扬。
——刘邦《大风歌》山雨欲来风满楼。——许浑《咸阳城东楼》又如:狂风(猛烈的风);风信(风的大小及风向);风团(旋风。
比喻飞快);风吹日炙(风吹日晒);风雹(刮风下雹);风潦(风灾和水灾);风霰(风雪)风俗;风气今将移风易俗,其道诚难。——《资治通鉴》奸党散落,风俗大改。
——《汉书·赵尹韩张两王传》故为之说,以俟观人风者得焉。——唐· 柳宗元《捕蛇者说》移风易俗。
——《荀子·乐论》又如:风美(风俗淳美);风纯(风俗纯朴);风沦(风俗沦落败坏);风习(风俗习惯);风浮(风俗浮薄)风范,气度,韵致亦尝侧闻长者之遗风矣。——汉· 司马迁《报任安书》又如:风局(风范,器宇);风表(风范仪表);风则(风范);风裁(风采,气度);风期(气度,襟怀);风节(气度情操)文学艺术作品的风格特点 。
如:风神(指文学艺术作品的风格,气韵);风徽(文章的风格、气韵)风声,消息但有知风来报的赏钱百两。——《二刻拍案惊奇》又如:风警(风声很紧);风汛(风声;消息);风音(风声);风路(风声,线索);闻风而动“诗经”六义之一。
指《诗经》中三种诗歌类型的一种,即《国风》中收集的民俗歌谣风有采蘩采苹。——《左传·隐公三年》乐操土风,不忘旧也。
——《左传·成公九年》又如:风赋(指“诗”六义中的风和赋);风人屺岵(诗人的悲凉伤感)男女间的情爱他如今大了,渐知风月,便看上了秦钟人物风流。——《红楼梦》又如:风月(指男女间的情爱);风月常新(指情爱永久不断);风月子弟(沉湎于风月场的子弟)风纪,教化 。
如:风惠(教化恩泽);风驰(形容德化广布);风爱(风泽德化);风调(指教化清和);风略(风纪和方略);风政(教化政治)威势,气势 。如:风扫(形容势力猛烈有如狂风席卷一般);风樯阵马(乘风之船,破阵之马。
比喻气势雄厚)六*之一。颠狂病,也指颠狂。
后作“病”。如:风眩(癫痫);风痴(疯癫痴呆)姓〈动〉刮风;起风风则袭裘,雨则御盖。
——宋· 苏轼《教战守》风雨晨昏,羁魂有伴,当不孤寂。——清· 袁枚《祭妹文》借风力吹[干;散] 。
如:风干(由风吹干);风鸡(借风力吹干的鸡)走逸君处北海,寡人处南海,唯是风马牛不相及也。——《左传·僖公四年》库莫奚国有马百匹因风入境。
——《北魏书》嬉戏众人忧得你苦,你却在这里风!快上山去!——《水浒全传》传说的,没有确实根据的 。如:风谣(民歌,民谣);风言(流言,无根据的话)放荡 。
如:风魔(放浪,轻狂;疯子);风流博浪(风流放荡)通“疯”。癫狂奈何以国家科第放此风汉及第耶?——《玉泉子·真录》你原来是个风和尚。
——《西游记》又如:风发(发疯);风病(精神病);风涎(患风疾的病根);风欠(疯狂);风风势势(举动不正常。
此处的八风应该是佛教名词,即人对人的八种态度。又叫“世八法”。指尘世间煽惑人心的八件事: 利、衰、毁、誉、称、讥、苦、乐。
1、八风,一说为八方之风,在《吕氏春秋》《淮南子》《说文解字》《左传·隐公五年》等中有记载;另一说即为八种季候风,在《易纬通卦验》记载有:“八节之风谓之八风。立春条风至,春分明庶风至,立夏清明风至,夏至景风至,立秋凉风至,秋分阊阖风至,立冬不周风至,冬至广莫风至。”再一说,也指针灸穴位名,位于足背五趾畸缝间,左右共八穴。
2、“八风吹不动”,这是一句精警动人的诗句,也是全诗的中心,最为要紧。“八风”,是称讥、毁、誉、利、衰、苦、乐;《大智度论》说:“利、衰、毁、誉、称、讥、苦、乐;四顺四违,能鼓动物情。”这八种是人生成败得失的总和。称颂赞美,名誉利禄,跟各种快乐的享受,是谁都会陶醉的;普通一般人,每逢这些好境乐事,都会感到瓢瓢然。而遇讥嘲诋毁,则怒形于色;逢逆缘苦境,则忧戚于心,也是人之常情。然而有一个人,居然“八风”都吹不动他,这人是谁?就是佛陀。
3、“端坐紫金莲”,这是说佛陀诸惑已尽,众德圆备,故能不被外境所摇动,庄严而安稳地坐在莲花台上。
4、宋朝苏东坡,号东坡居士,自小与佛印禅师是好朋友。一日,东坡出关后做了一首诗偈洋洋得意,立刻叫书童乘船从江北瓜州送到江南,呈给金山寺的佛印禅师观赏,偈云:"稽首天中天,毫光照大千,八风吹不动,端坐紫金莲。"禅师看后,即批"放屁"二字,嘱书童携回。东坡一见大怒,立即过江责问佛印禅师:"你不夸我也就算了,何必如此讥讽与我?"禅师回敬道:"从诗偈中看,你修养很高,既已八风吹不动,怎又会一屁打过江?"东坡一听,默然无语,自叹修养远不及禅师。
5、这首诗是在赞佛,同时却又暗含着作者有其超然的境界:他能跟佛陀一样,已达到了心能转物而不为物转的地步。——苏东坡的确是一个绝顶聪明的人。
八风说与八卦“卦气”说�
日月运行不仅形成了四时,而且导致了风雨寒温的气候变化。《汉书·天文志》云:“月为风雨,日为寒温。”意即月亮的运行导致了风雨的产生,太阳的运行导致了寒温变化。风在气候变化中占有十分重要的位置,因而医、《易》皆注重八风的作用。《内经》对风邪致病极为重视:“风者,百病之长也。” (《玉机真脏论》)〔1〕 “邪风之至,疾如风雨” (《阴阳应象大论》)〔1〕�,并云:“天有八风,经有五风,……八风发邪,以为经风,触五脏,邪气发病。” (《金匮真言论》)〔1〕�但《内经》所云八风之邪正有其规律性。《灵枢·九宫八风》专门讨论这一规律,对八风进行了较为详尽的描述:“风从南方来,名大弱风;……风从西南方来,名曰谋风;……风从西方来,名曰刚风;……风从西北方来,名曰折风;……风从北方来,名曰大刚风;……风从东北方来,名曰凶风;……风从东方来,名婴儿风;……风从东南方来,名曰弱风。”而《易》学之八风之名为广莫风(对应北方坎位)、条风(对应东北方艮位)、明庶风(对应东方震位)、清明风(对应东南方巽位)、景风(对应南方离位)、凉风(对应西南方坤位)、阊阖风(对应正西方兑位)以及不周风(对应西北方乾位)。�
两套八风之名虽不同,而其实质则是一致的,都与八卦“卦气”说有内在的联系,因为两套八风系统都与四时八节及后天八卦方位有联系。《白虎通疏证·八风》有云:“风之为言萌也。养物成功,所以象八卦”。而于1977年在阜阳县双古堆西汉汝阴侯墓出土的“太乙九宫占盘”,其“九宫的名称和各宫节气的日数与《灵枢经·九宫八风》篇首图完全一致”〔4〕�,正好可以证明,八卦“卦气”说至少在先秦时期已经存在,并与八风说有内在的联系。补充证据是,《史记·律书》载:“凉风据西南维,主地”,因为坤为地,故在此已将凉风与西南坤位相配应。而司马迁之《易》学又可上溯至汉初田何。故“卦气”说此时应早已存在,从而也进一步证明刘大钧先生“卦气之说先秦早已有之”的论断何其正确!因其不是本文重点,故不在此赘述。�
《内经》又有直接与“卦气”说相联系者:“春应中规,夏应中矩,秋应中衡,冬应中权。是故冬至四十五日,阳气微上,阴气微下;夏至四十五日,阴气微上,阳气微下。阴阳有时,与脉为期,期而相失,知脉所分,分之有期,故知生死。” (《脉要精微论》)〔1〕�与魏相所谓“日冬夏至,则八风之序立,万物之性成,各有常职,不得相干。东方之神太昊,乘震执规司春;南方之神炎帝,乘离执衡司夏;西方之神少昊,乘兑执矩司秋;北方之神颛顼,乘坎执权司冬;中央之神黄帝,乘坤艮执绳司下土”(《汉书·魏相传》),其旨相同。�
根据不同节令的不同风向,八风又可分为实风与虚风:“因视风之所从来而占之。风从其所居之乡来为实风,主生,长养万物;从其冲后来为虚风,伤人者也,主杀、主害者。” (《九宫八风》)〔2〕�实风即正风,虚风即邪风,故要“谨候虚风而避之,故圣人避虚邪之道,如避矢石然,邪弗能害。” (《九宫八风》)〔2〕��
在八风说、八卦“卦气”说的应用方面,《易》、医之不同除上文所言前者重本天道以立人道,后者重本天象以推人之生理病理之外,两套八卦八风说尚有以下区别:其一,《内经》的八风说在日期划分上更为缜密,除乾(又称天门)巽(又称地户)所配折风(不周风)与弱风(清明风)各主45日外,其余六方风则各主46日,合之共计366日;而《易》之八卦“卦气”说之八风每方风皆主45日,合之共计360日。前者更接近实际的一岁之数。�
其二,二者候气之法不同。《内经》主张以八节交节之日以当日是否风调雨顺来占断民疾,并称“先之则多雨,后之则多旱。”张景岳注云:“风雨先期而至,其气有余,故多雨;风雨后期而至,其气不足,故多旱。”而《易》之八卦“卦气”说则以八节交节之日,于相应的时辰候气出之左右。如“乾,西北也,主立冬,人定,白气出直乾,此正气也。气出右,万物半死,气出左,万物伤。”(第200页)〔5〕�余卦类推,并据气至之早晚定气的盛衰:未当至而至则气盛,当至不至则气虚,并进而本天人之气相通之理,将自然之气(天气)之虚实与人体经脉之虚实相配。
吕不韦《吕氏春秋》
八风者,盖风以应四时,起于八方,而性亦八变。
东北曰炎风,艮气所生,一曰融风。杜甫《诸将》诗曰:「炎风朔雪天王地,只在忠臣翊圣朝。」主寒。韩愈《县斋有怀》诗曰:「毒雾恒熏昼,炎风每烧夏。」此处主热,疑炎字之讹也。
东方曰滔风,震气所生,一曰明庶风。《史记·律书》:「明庶风,居东方。明庶者,明众物尽出也。」然出中国之风,多无此类,维海隅可偶见。
东南曰熏风,巽气所生,曰清明风。仲春始发,主暖。徐渭《忆潘公》诗曰:「记得当时官舍里,熏风已过荔枝红。」受之靡靡。林升《题临安邸》诗曰:「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云此为亡国之风。
南方曰巨风,离气所生,一曰凯风。风自大洋来,势汹汹,毁屋败舍,坏没田稼。沈括《梦溪笔谈》载曰:「望之插天如羊角,大木尽拔。俄顷,旋风卷入云霄中。」亦名龙卷风。尝风过,须臾则海啸至。
西南曰凄风,坤气所生,一曰凉风。凄者,苦困也,取冷风之解。陆机《赠尚书郎顾彦先》诗曰:「凄风迕时序,苦雨遂成霖。」柳河东《笼鹰词》诗曰:「凄风淅沥飞严霜,苍鹰上击翻曙光。」
西方曰飂风,兑气所生,一曰阊阖风。秋时之风也,主萧瑟。《吴越春秋》曰:「城立阊门者以像天门,通阊阖风也。」盖阊阖门即今姑苏城西之阊门,或以西喻秋云云。
西北曰厉风,乾气所生,一曰不周风。班固曰「不周」乃「不交」之意,盖西北有阙,劲风入焉。《庄子·齐物论》载:「厉风济,则众窍为虚。」可知其烈也。後喻君子清识有节,若《隶释·汉孝廉柳敏碑》载:「君清节俭约,厉风子孙。」,即借此意。
北方曰寒风。坎气所生,一曰广莫风。起于孟冬,而过则万物肃杀,草木凋零,王微《杂诗》曰:「孟冬寒风起,东壁正中昏。」魏晋二都,健康、洛阳北皆曰广莫门,或可云广莫即北方之意。
《淮南子·墬形训》作:炎风、条风、景风、巨风、凉风、(风翏)风、丽风、寒风。
《说文解字》则作:“东方曰明庶风,东南曰清明风,南方曰景风,西南曰凉风,西方曰阊阖风,西北曰不周风,北方曰广莫风,东北曰融风。”
《左传·隐公五年》:“夫舞所以节八音,而行八风。”陆德明释文:“八方之风,谓东方谷风,东南清明风,南方凯风,西南凉风。西方阊阖风,西北不周风,北方广莫风,东北融风。”
八风,中医学术语,见于中医经典《内经》。八风,即四方四隅八方之风,从其虚之乡来,与其所主时令不相一致,所谓非其时其风,亦名虚风,故能病人。实际上,八风统指四时气候变化而言。
⑴《灵枢·九宫八风篇》云:“风从其所居之乡来为实风,主生长养万物;从其冲后来为虚风,伤人者也,主杀主害者。”、“风从南方来,名曰大弱风……风从西南方来,名曰谋风……风从西方来,名曰刚风……风从西北方来,名曰折风……风从北方来,名曰大刚风……风从东北方来,名曰凶风……风从东方来,名曰婴儿风……风从东南方来,名曰弱风……。此八风,皆从虚之乡来,乃能病人。”
张介宾《类经二十七卷·运气三十五》注:“凡上文之为病者,皆以虚风为言,而实风不在其列。”
⑵《灵枢·岁露论》云:“黄帝问于少师曰:余闻四时八风之中人也。”
⑶《素问·金匮真言论》云:“天有八风……八风发邪,以为经风,触五脏,邪气发病。”
《类经十五卷·疾病类二十七》注:“八风,八方之风也,出《九宫八风篇》。”
⑷《素问·八正神明论》云:“八正者,所以候八风之虚邪以时至者也。……虚邪者,八正之虚邪气也。”
王冰注:“八风者,东方婴儿风,南方大弱风,西方刚风,北方大刚风,东北方凶风,东南方弱风,西南方谋风,西北方折风也。……八正之虚邪,谓八节之虚邪也,以从虚之乡来,袭虚而入为病,故谓之八正之虚邪。”
《类经十九卷·针刺类十三》注:“八正者,八方之正位也。八方之气以时而至,谓之八风。从所居之乡来者为实风,从所冲之方来者为虚风。实风主生长,虚风主杀害。”
以上就是关于八风简介全部的内容,包括:八风简介、八风吹不动是哪“八风”、八风的四字成语等相关内容解答,如果想了解更多相关内容,可以关注我们,你们的支持是我们更新的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