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大同世界的描绘出自中国周代哪部著作

对大同世界的描绘出自中国周代哪部著作,第1张

大同世界的描述是出自中国周代的《礼记·礼运》

原句为:“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

译文:在大道施行的时候,天下是人们所共有的,把品德高尚的人、能干的人选拔出来,讲求诚信,培养和睦(气氛)。所以人们不单奉养自己的父母,不单抚育自己的子女,要使老年人能终其天年,中年人能为社会效力,让年幼的孩子有可以健康成长的地方。

让老而无妻的人、老而无夫的人、幼而无父的人、老而无子的人、残疾人都能得到社会的供养,男子有职务,女子有归宿。

《礼运》是《礼记》中的一篇,《礼记》是古代一部重要的中国典章制度书籍。大约是战国末年或秦汉之际儒家学者托名孔子答问的著作。根据郑玄的话,认为“名《礼运》者,以其记五帝、三王相变易,阴阴转旋之道”。

《礼运》实际上则反映了儒家的政治思想和历史观点,尤其是书中的“大同”思想,对历代政治家,改革家都有深刻的影响。康有为为《礼运》作注,在注解中发挥了他有关变法维新的政治主张。

孔子

观点的渊源

这个理念最早是孔子提出来的,《礼记·礼运》说:“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

观点的形成

辛亥革命时期,孙中山在民族存亡的紧要关头,发出“振兴中华”的口号,确立了“天下为公”“世界大同”的社会理想

主要理念

大同思想 和成圣的最高人格相适应,儒家的最高社会理想是世界大同。这个大同世界不是纯理念化的,而是具体化了的,儒家的重要经典《礼记》中的《礼运》篇描述大同世界的社会景象说:“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

希望对你有帮助,望采纳,您的采纳将是我们回答的动力

第一个:《礼记》中《礼运·大同篇》的大同思想就是。我们平日所看到的大同思想,只是《礼运》篇中的一段,所以我们要了解大同思想,应该研究《礼运篇》的全篇。其次是道家的思想“华胥国”,所谓黄帝的“华胥梦”,也是一个理想国,与柏拉图的思想比较,可以说我们中国文化有过之而无不及。

我们《礼运篇》的大同思想,就是太平盛世的思想,也就是理想国的思想,真正最高的人文政治目的。历史上一般所谓的太平盛世,在“春秋三世”的观念中,只是一种升平之世,在中国来说,如汉、唐两代最了不起的时候,也只能勉强称为升平之世。历史上所标榜的太平盛世,只能说是标榜,既是标榜,那就让他去标榜好了。如以《春秋》大义而论,只能够得上升平,不能说是太平。再等而下之,就是衰世了。国父思想中所揭立的三民主义最后的目标是世界大同,这也是《春秋》大义所要达成的理想。

见《论语别裁》——八佾

大同世界,人类时代向往之理想国也。人们在这里寄寓了至美至善的愿境,赋于“天下为公”的崇高社会理想。人类是离不开理想的生灵。古之以来的圣贤,都是要以美善的理想,给人们以生活的希望和信念。然而,人们对这种至美至善愿境的渴望,也常常会为现实世界带来过于沉重的诉求。历史不止一次地说明,美善的愿望一旦在现实中走上了绝对化的道路,就会带来人类行为的失常,甚至是不由自主地走到了通往灾难的歧途。这种善恶的移位互换,目的与效果的二律背反,实在是人类社会经常发生的一大困惑。人们在经历了痛苦的理想破灭的历程之后,不能不对自己发问:是理想目标的崇高超出了人们生活经验的阈值,反而造成人们目乱神迷的群体惘然?还是实现手段的失措改变了目标理想的价值诉求,最终役使了理性的追求方向?孔子言下的大同世界,是在性善利他的道德化基础上建立的和谐社会,摹本“法先王”来自尧舜时代。所谓“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他所描绘的大同图景是:“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货恶其弃于地也。……盗窃乱贼而不作。”夫子所言的这种夜不闭户,路不拾遗的美好愿境,是几千年中国农业社会的理想目标。这种道德化的和谐社会的理想,确是有农业文明的生活根据。在农业文明时代,人们聚族而居,男耕女织,按照四季循环的节律,年复一年地春种秋收,社会变化近乎于静止状态。普天之下,人们祖祖辈辈重复着同样的生活方式,一个人的生活写照也就是其他人的生活写照。在农业社会分工不发达、同质化程度很高的社会形态中,家和国具有同构的意义。家是国的基础,国是家的放大,人际关系的和睦也就意味着社会生活的和谐,需要依靠从家庭关系延伸出来的道德伦理来规范社会秩序。所以,农业社会关于大同世界的理想,是构建一个不分彼此,和睦友善,尊老爱幼,扶贫济困,温情脉脉的和谐社会。对应的是鸡犬相闻、血缘相通、世代相居的乡土人情社会。在乡土人情社会的层面上,是以礼义廉耻示范乡里,匡风俗、正人心,规范人际关系。对应在国家政治上,以小农生活为背景的芸芸百姓则希望实施天下一统的王道政治,期盼由明君清官普施关爱的阳光雨露。可见,农业文明对大同世界的憧憬,是从同质化社会形态出发的,建立在道德伦理基础上的静态和谐。在高度同质化的社会模板上,要将无数分散的小农单位粘合成一个社会共同体,国家政权的强制力和伦理道德的胶合力都是不可缺少的。这两种力量又是相通的。在国家法度的硬壳下,伦理道德起着处理人际关系的作用。伦理道德既具有对人格道德内化的作用,也会造成社会舆论的外在压力。在乡土社会的人情氛围中,这种舆论的力量甚至要高于国法的力量。这种静态的和谐,是以群体一致性、社会一元化为特征的。任何异类的、异质的事物出现,都潜在着对社会现有秩序的挑战和破坏;能够与群体相同一致的是善,与群体不同不一致的是恶。在社会同质化的静态和谐下,以己度人的道德情怀既能促进人际关系的和睦相处,也会在人际关系的相互纠缠中形成一个高度均衡的陷阱。这种排斥个性张扬,不容异类存在的社会,实质上是一个遏制创造性,缺乏发展张力,保守怀旧的封闭社会。或许,这就是中国几千年农业文明,屡屡出现“资本主义萌芽”,却始终未能形成新的生产力的根由所在在人类进入工业文明时代后,马克思基于生产力巨大发展带来的社会深刻变化,为人类未来社会的大同理想首次插上了“人的解放”的旗帜。在《***宣言》中,马克思明确了未来共产主义社会的核心价值理念——“将是一个以每个人自由发展为一切人自由发展的条件的联合体。” 实现人的自由发展的命题,揭示了大同世界的科学内涵。这是只有在社会分工高度发达,社会多元化发展中才能完成的历史任务。现代工业文明时代,改变了人类以往的社会生态:个人价值和个人自由的张扬,带来了社会蓬勃的创造力;社会分工的发展,提供了社会生活的丰富性;社会利益的多样化,开拓了社会群体共同发展的生存空间……展现出了多元化社会的发展道路。社会多元化是社会分工的自然结果,为人的解放创造了必要的社会前提条件。正是社会多元化的发展,提供了人们社会实现的多样性选择,每个人各尽所能的自由发展才具有了可能性。多元化社会以其发展的丰富多样性,扩展了人们自由发展的空间,同时也增加了社会生活的复杂性,需要社会建立公平的利益协调机制。社会的多元化意味着社会组织化程度的提高,能够在协调各种利益关系中,创造出不同于静态和谐的动态和谐。多元化的社会是一种兼容并蓄各种个性差异,协调平衡各种利益关系的制度安排,提供了社会稳定发展的保证。在高度同质化的一元社会中,社会矛盾冲突的发生,比较容易产生波及整个社会面的共振效应,甚至会带来灾难性后果

大同世界分两种见解:

第一种是全世界统一成一个国家,也就是说全世界只剩一个国家,那么整个世界就如同一个国家那样的运行,当然到底是哪种社会制度,要未来才知道。世界统一也许就是地球进入星际文明的第一步。

----------------

第二种理解就是所谓的大同社会,人人追求互爱,平等,真善美。和我国哲学家一直追求的大同一说大同小异。如果这个世界不在有金钱,每个人都按照分配自觉的做好自己的本分工作,该吃的时候就去领吃的,想要什么就去拿什么……这就是第二种大同社会的顶点。不过只要有人类自私性的一面存在,这样的大同社会就不会到来。按照阴阳平衡,世界运转平衡定理来讲,人类或者其他所有生物不可能消失掉自私性,贪婪性。所以这样的大同社会只是一个理想主义,永远不会到来。

世 界 大 同 

拼音: shì jiè dà tóng

解释: 大 同:我 国 古 代 一 些 思 想 家 心 目 中 的 理 想 社 会。指 没 有 压 迫、剥 削 的 平 等、自 由 的 社 会 景 象。

出处: 《礼 记 · 礼 运》:“大 道 之 行 也,天 下 为 公。选 贤 与 能,讲 信 修 睦。故 人 不 独 亲 其 亲,不 独 子 其 子……是 故 谋 团 而 不 兴,盗 窃 乱 贼 而 不 作,故 外 户 而 不 闭,是 谓 大 同。”

拼音代码: s j d t

大 千 世 界 

拼音: dà qiān shì jiè

解释: 佛 教 用 语,世 界 的 千 倍 叫 小 千 世 界,小 千 世 界 的 千 倍 叫 中 千 世 界,中 千 世 界 的 千 倍 叫 大 千 世 界。后 指 广 大 无 边 的 人 世。

出处: 宋 · 释 道 原《景 德 传 灯 录》卷 九:“长 老 身 材 勿 量 大,笠 子 太 小 生。师 云:‘虽 然 如 此 大 千 世 界 总 在 里 许。’”

举例造句: 大 千 世 界 无 奇 不 有,充 满 了 矛 盾。

拼音代码: d q s j

近义词: 芸 芸 众 生

用法: 作主语、定语;指 广 大 无 边 的 世 界

英文: the boundless universe

以上就是关于对大同世界的描绘出自中国周代哪部著作全部的内容,包括:对大同世界的描绘出自中国周代哪部著作、大同世界的美好理想出自、孔子认为的大同世界的特点有哪些啊等相关内容解答,如果想了解更多相关内容,可以关注我们,你们的支持是我们更新的动力!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聚客百科

原文地址: https://juke.outofmemory.cn/life/3835557.html

()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5-07
下一篇 2023-05-07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