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鲜战争期间的上甘岭战役中美军指挥官范弗利特不顾一切耗费超过二战数量的弹药原因是不是儿子战死影响

朝鲜战争期间的上甘岭战役中美军指挥官范弗利特不顾一切耗费超过二战数量的弹药原因是不是儿子战死影响,第1张

第一范弗里特本身就是典型的唯火力制胜论者

第二“范佛里特弹药量”这个名词是在上甘岭战役之前出来的

他在1951年8月夏季攻势中时,就对983高地的攻击九天中消耗的炮弹就高达36万发,平均每门炮每天350发,也就使得以后如此高的弹药消耗量被称为“范佛里特弹药量”。

他儿子死后的半年后,也就是1952年10月的上甘岭战役时,40多天时间内发射大口径炮弹190万发,投掷炸弹5000余枚。

单纯数据对比很难看出他儿子的死是不是影响了他的判断力,毕竟事后他还委托美方代表向我方提出要求,恳求我方寻觅他儿子的下落。

上甘岭战役前夕,以美军为首的多国部队犯了临阵换将的大忌。艾森豪威尔为了竞选美国总统,辞去北约最高指挥官的职务,多国部队的司令李奇微从朝鲜调到欧洲,接替艾森豪威尔。美国陆军任命二战期间美军第五军司令克拉克担任多国部队总指挥以接替李奇微。

(克拉克)

克拉克与李奇微相比还是差点意思。李奇微接替麦克阿瑟后,他针对志愿军没有空中优势,火力不足,没有机动化部队,后勤补给方式落后的弱点,对乘胜追击的志愿军采取了以快速穿插为战术的大规模反击,让志愿军在第五次战役中损失惨重,只能退回三八线,进而陷入了两军僵持的局面。接任的克拉克在与志愿军的作战经验上明显不如李奇微,这对于志愿军来说是个利好。

(李奇微)

范弗里特的儿子在此前的美空军执行任务时阵亡,范弗里特复仇心切下,将上甘岭的作战计划呈报给了克拉克。而两军此时都已经筋疲力尽,进而展开了第一次停火谈判,不过由于美方代表不愿退出三八线,而以实际控制线为界限而谈判破裂。为了能在谈判中获得更多筹码,以及为了让民主党继续执政,杜鲁门政府也急于一场胜利。美军就在仓促和功利心之下打响了上甘岭战役。

(范弗里特)

志愿军15军的军长秦基伟在上甘岭的两个山头上各部署了一个连的兵力,依靠上甘岭500多米的海拔和30多度的陡峭山势,让美军的坦克和重型火炮无法向上开拔进行仰攻,只能在低地进行炮轰,但是志愿军却可以躲进上甘岭的坑道里避开美军的兵锋。

而范弗里特逆势而为,先挑上甘岭这块硬骨头进攻。他的盘算是拿下上甘岭后进而拿下五圣山,在凭借五圣山1000多米的海拔高度居高临下,进攻朝鲜北方近200公里的平原地带。但是五圣山和西方山,上甘岭形成了三角形的掎角之势,互相呼应和协防牵制美军,易守难攻,范弗里特只是一昧地觉得上甘岭的布防薄弱而放弃了美军善于使用的穿插迂回战术,让他的失败埋下了伏笔。

(秦基伟)

负责进攻的美7师动用了300多门105毫米以上口径火炮,一门炮每天发射300多发炮弹,30多辆坦克,以及40多架飞机,轮番对上甘岭进行轰炸。由于上甘岭的重要战略位置,志愿军开始调集兵力在周边进行集结。美军的战机要想对上甘岭实施轰炸,必须得飞过志愿军部署的12道防线,这在一定程度上缓冲了其轰炸的效果。

15军的其他防线也很重要,为了不至于顾此失彼,志愿军调动临近的12军对上甘岭进行增援,并交由秦基伟暂时指挥。12军到达上甘岭后,发现当时驻守上甘岭的15军的2个连共发射了近40万发子弹,投掷手榴弹和手雷近万枚,已经将战前储备的弹药消耗殆尽,武器损耗占全部武器的80%以上,坑道里的志愿军战士也所剩无几,仅凭着人在阵地在的意志在坚守。而当时为了弥补减员严重的问题,负责后勤运输的志愿军的后勤兵在运送伤员和物资之余,还兼任临时的作战士兵,以让上甘岭的守军有喘息的机会。

尽管志愿军顽强抵抗,但是上甘岭的外围阵地还是失守了。背水一战的志愿军只能顶着敌人的炮火进行绝地反击。由于五圣山与上甘岭最近的位置只有500米,而且上甘岭也很小。不需要多大射程即可从五圣山打到上甘岭。为了给上甘岭的守军提供火力支援,秦基伟命令15军配属的19个炮兵连,46门山炮,野战炮,榴弹炮全部从原部署的阵地搬到五圣山,对进攻上甘岭的多国部队进行火力压制。

怎么说呢,如果有一天美国像纳粹德国、军国主义日本一样被扫进历史垃圾堆了,“范弗里特奖”就相当于“希特勒奖”、“岗村宁次奖”。因为范弗里特的言行,都配得上是一个标准的法西斯种族主义战犯。范弗里特是美军第八集团军司令,他曾经写道:“我希望看到中国人成堆地死掉”,注意他用的还是“chink”。熟悉抗美援朝那段历史的,都记得这个名字,他最著名的是“范弗里特弹药量”。

“上甘岭战役中,仅仅在第一天的战斗中,美军就发射了各种炮弹接近30万发、重机枪弹156万发、炸弹876万磅、燃烧弹24枚、破碎弹30枚、火箭弹40枚。最猛烈时,每秒落弹到达6发。 整个战役的43天时间里,战场上共落下炮弹235万发,航弹5千枚,平均15平方米的土地上就要落下1发炮弹!”

“范弗里特弹药量”,遇到了志愿军出神入化的反斜面坑道战术,1951年夏秋防御作战时,“联合国军”平均发射40-60发炮弹杀伤志愿军一人;而当坑道被广泛应用后的1952年1-8月,“联合国军”平均发射660发炮弹,才能杀伤志愿军一人。无论上甘岭上落下多少炮弹和航弹,当美军冲上来的时候,迎接他们的依旧是是志愿军的子弹和怒火。最终,范弗里特不但无功而返,而且让“范弗里特弹药量”成了一个被嘲讽的名词。

1952年的抗美援朝战场呈现了敌我双方僵持不下的态势,10月14日,以美国为首的联合国军向我发动了一年以来规模最大的、以上甘岭地区(金化以北的铁三角一带高地)为主要进攻目标的金化攻势(代号为摊牌行动)。此次进攻是由美军著名山地战专家、第8集团军司令范弗里特精心策划并一手实施的。范弗里特预计以200人为代价,可在5天内实现目标。

在抗美援朝战争上甘岭战役之初,范弗里特大吹大擂,说金化攻势是1951年秋季攻势以后所发动的一次最大攻势,是一次扭转当前战局的摊牌行动,并且吹嘘要占领他所需要占领的土地。联合国军总司令克拉克在批准这个作战方案时,也认为只要保障弹药和航空支援,用2个营5天就可以达成目的。

然而,事实却是:联合国军为争夺两个连的阵地,先后投入了美陆军第7师,大韩民国第二师及第九师,第2埃塞俄比亚营,一个哥伦比亚步兵营,使用了大量的飞机、大炮、坦克,费了40多天时间,结果,美军亡365人,伤1174人,被俘1人,韩亡1096人,伤3496人,失踪96人,(埃塞俄比亚和哥伦比亚伤亡不详)被击落击伤飞机数架(美军总共出动飞机278余架),被击毁击伤大口径炮数门、坦克数辆,还损失了大量的轻武器和技术器材,消耗炮弹190万发、炸弹5000多枚和其他大量物资,而以失败告终。

接替李其微成为联合国军总司令的克拉克回忆说:最初只是一个限制目标的攻击,后来竟成为联军一个最猛烈的战争--一个冷酷的、保存面子的狠命攻击。 他哀叹道:在铁三角的猛烈战争,又使朝鲜战争在竞选总统高潮时,变成了头条新闻。事实上,它已变成了美国历史上最不得民心的战争,而使共和党候选人艾森豪威尔对大众允诺,假使他当选总统,他将亲临朝鲜来想法结束它。

一场本来是挽回面子、扭转局势的战斗,竟打成损失惨重、在美国国内及其盟友中大失脸面的战役,确实是出乎美国军政当局和摊牌行动制定与实施者的意料之外。除了使这场战争和美国民主党政府在美国及其盟国人民心中更加不得人心外,它没有捞到任何利益。

范弗里特慷慨豪迈的摊牌,输了个精光。

美国军事史专家沃尔特·G·赫姆特在《朝鲜战争中的美国陆军》一书中说:'摊牌行动'得到了一个令人嘲讽的结局。

美国合众社说:这次战斗中美军的伤亡率达到一年来的最高点。

美联社记者伦多夫在战况综合报道中说:金化战役已经成了一个无底洞,它所吞食的联军军事资源比任何一次中国军队的总攻所吞食的都更多。

就连范弗里特本人也不得不承认:这是战争中最血腥的和时间拖的最长的一次战役,使联合国军蒙受到重大损失。这次攻势给范弗里特的军事声誉带来非常恶劣的影响。在以后的岁月里,范弗里特时常对当初将之命名为摊牌,并且在新闻界面前大肆吹擂悔恨不已。摊牌的恶名,一直伴随上甘岭战事的不断失利,通过好事的西方新闻界向美国国内和盟友中无限扩散,成为人们的笑柄。战争本来就具有各种不可测因素,谁也无法料定自己必胜,但范弗里特和他的上司们偏偏忽视了这条基本规律,把战争当成了拍广告片,这也就无法避免他们的凄惨下场。

乐观地准许了范弗里特摊牌的克拉克在他的回忆录中也沮丧地说:金化攻势是发展成为一场残忍的挽回面子的恶性赌博,我们死伤的人数在8000以上,大部分为大韩民国之官兵,得不偿失……我认为这次作战是失败的。

韩国权威史料《朝鲜战争》(即《韩国战争史》)也承认:当面之敌中共第15军防御意志坚定,因而,'三角'高地战斗始终没有进展,反而足以使敌人为打成漂亮仗而自豪。

以上就是关于朝鲜战争期间的上甘岭战役中美军指挥官范弗利特不顾一切耗费超过二战数量的弹药原因是不是儿子战死影响全部的内容,包括:朝鲜战争期间的上甘岭战役中美军指挥官范弗利特不顾一切耗费超过二战数量的弹药原因是不是儿子战死影响、上甘岭为什么在范弗里特弹药量的狂轰滥炸下依旧守得住呢、范弗里特奖来历等相关内容解答,如果想了解更多相关内容,可以关注我们,你们的支持是我们更新的动力!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聚客百科

原文地址: https://juke.outofmemory.cn/life/3831581.html

()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5-07
下一篇 2023-05-07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