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朝刘邦时期的大司农是谁

汉朝刘邦时期的大司农是谁,第1张

大司农——官名。秦置治粟内史, 汉景帝时改称大农令, 武帝太初 元年更名大司农。掌租税钱谷盐铁和国家的财政收支,为九卿之一。所以说汉初刘邦时期朝中还没有设大司农这一官职呢。 北齐时称司农寺卿, 隋唐以后所置略同。 元置大司农司,掌农桑、水利、学校、救荒等事。 明 初置司农司,不久即废,其职掌并入户部。习惯用作户部尚书的别称。

罗珠,(公元前245年--公元前155年),世人尊称:罗珠公,字怀汉,号灵知,生子六,汉高祖5年,(公元前201年)罗珠出任江西九江协从灌婴侯,始筑南昌城,惠帝六年(公元前189年)罗珠奉命调进京任治粟内史主管农业。官拜相同大司农,乃西汉一代贤臣。汉高后5年(公元前182年)吕后临朝称制,纲常紊乱,罗珠谢病辞官不仕,隐居洪崖山,罗珠公逝于景帝二年(公元前155年)丙戊九月十八日辰时,享寿九十一岁。

罗珠公是天下罗氏之祖。"天下罗家无二派",自罗珠之始,家族繁衍,分支发展脉络清晰,家谱记载严谨有序。

大司农司(Administration of National Treasury),中国元朝掌管劝课农桑﹑水利﹑乡学﹑义仓诸事的中央官署。至元七年(1270)二月﹐始置司农司﹐以张文谦为司农卿﹐拟定劝农条画﹐设立四道巡行劝农司﹐每道派出劝农使和副使各一人巡行督促﹑检查农业生产及应兴办水利等事。仍命各路﹑府﹑州﹑县管民长官兼理农事﹐用心劝课﹐年终考其勤惰及农事成否﹐申报司农司及户部﹐作为考核官吏治绩优劣的依据之一。同年十二月﹐改为大司农司﹐命御史中丞孛罗兼大司农卿(后升大司农)﹐以重其事﹐增设各道劝农使﹑副使为四员﹐并拨都水监归大司农司领导。

元朝朝廷设立专门管理农业的机构“司农司”。

司农司最早是金朝所设置的,元代设立司农司等专门管理农业的机构是在元世祖至元七年(即1270年),职责是管理农桑、水利、学校、饥荒等食物,还组织编纂了《农桑辑要》,推广先进的农业技术。

明代前期沿用了司农司这一机构,不过只在河南地区设置。明代废置司农司以后,司农司的职责并入了户部。

司农司官署名。金宣宗兴定六年(1222)改劝农司置。职掌劝课天下农耕,兼巡视监察、采访公事。正二品。设大司农一员为长官,卜设司农卿三员、司农少卿三员、知事二员。后又于各地置行司农司,各设卿。少卿,巡察各地,监察升黜官吏。

元朝政府采取的措施:

1、设立专门的机构

为了解决朝代建立初期畜牧业导致生产力不足的情况,元朝统治者于中央设立专门管理全国农业的最高行政机构,并在其下设立“劝农司”、“大司农司”、“十路宣抚司”等官衔。

以督导民间种植业生产。并责成地方各级政府根据司农司的指导精神“劝课农桑”,努力发展农业。

2、兴建水利

元朝统治者不仅十分重视督促农耕,并且还认为“农桑之术,以备旱暵为先”。于是下令大力建设水利工程。1291年元朝政府在中央与地方分别设都水监与河渠司,以整治黄、淮水系。由于政府的大力支持,元代前期的水利事业尤其繁盛。

3、政府主张农书的出版

随着社会及农业的快速发展,元代统治者也意识到总结和推广生产经验的重要性,为巩固当前的农业发展地位与速度,元代政府以及富有农学经验的个人便组织编辑并出版了许多重要的农书。著名的要数政府组织编撰的《农桑辑要》,以及王祯个人编写的《农书》。

元代设立专门的农业机构:司农司。

司农司最早是金朝所设置的,元代设立司农司等专门管理农业的机构是在元世祖至元七年(即1270年),职责是管理农桑、水利、学校、饥荒等食物,还组织编纂了《农桑辑要》,推广先进的农业技术。明代前期沿用了司农司这一机构,不过只在河南地区设置。明代废置司农司以后,司农司的职责并入了户部。

司农司 官署名。金宣宗兴定六年(1222)改劝农司置。职掌劝课天下农耕,兼巡视监察、采访公事。正二品。设大司农一员为长官,-卜设司农卿三员、司农少卿三员、知事二员。后又于各地置行司农司,各设卿。少卿,巡察各地,监察升黜官吏。

元世祖至元七年(1270)亦置,掌农桑、水利、学校,饥荒之政,分派劝农官及知水利者巡行耶邑,察举勤惰。设卿,官五员。旋改“大司农司”。元末朱元璋吴元年(1367)复置,设卿、少卿、丞,辖庸田署令、典簿,司计等属官。明洪武元年(1368)罢,三年复置,开治所于河南,设卿一员、少卿二员,丞四员,主簿、录事务二员,四年又罢,其职掌归户郎。

在古汉语中“司”就是掌管的意思

三司,就是指三公,即太尉(大司马)、司徒、司空。

大司马:汉武帝(刘彻)废太尉设大司马,光武帝(刘秀)又废大司马为太尉,故大司马即太尉,为掌管军政和军赋的最高官职,即全国最高军事长官。东汉时与司徒、司空并称三公。

大司农:秦时称治粟内史,景帝改称太农令,汉武帝太初元年(公元前104年)更名为大司农。魏初设大农,文帝(曹丕)黄初二年(221年)改称大司农,蜀、吴亦各有大司农。两汉时大司农掌管租税、钱谷、盐铁和国家财政收支,而到了三国时期,由于权力的分散则只能负责这些物资的保管工作了。九卿之一。

徒:西周始置,东汉时掌管教化,三公之一。

空:西周始置,东汉时掌管水土及营建工程,三公之一。

司隶校尉:汉武帝始置,负责督率京城徒隶,从事查捕奸邪和罪犯,简称司隶。刘备在蜀称帝时以张飞为司隶校尉。

司金中郎将:曹操于建安十年(205)置,掌管冶铁、钱币和农具的铸造的官员。

大司农,中国古代官职名。秦汉时全国财政经济的主管官,后逐渐演变为专掌国家仓廪或劝课农桑之官。掌租税钱谷盐铁和国家的财政收支,为九卿之一。 北齐时称司农寺卿, 隋唐以后所置略同。 元置大司农司,掌农桑、水利、学校、救荒等事。 明初置司农司,不久即废,其职掌并入户部。习惯用作户部尚书的别称。

少府是出现较早,延续时间较长的中国古代官名。历代职掌不一,唐以后多称少府监,元朝始废。

战国时,始置少府,掌管手工业和国君的私人庄园。秦汉沿置少府,列为九卿之一。负责征收山海地泽收入和管理手工业制造,所领诸事均为皇帝私人财政事项。东汉时,并兼管宫廷所用服御诸物、宝货、珍膳等。在魏晋及南朝,少府部分原有的权力转归殿中监。少府专事工艺制造及钱币鼓铸。北朝没有少府的建制,改设太府寺。唐代少府仅掌管百工技巧诸务。宋朝则但掌制造门戟、神衣、旌节、祭玉、法物、牌印、朱记、百官拜表法物等事。钱币鼓铸设铸钱监管辖,但铸钱监为少府下属机构。元朝废少府。

以上就是关于汉朝刘邦时期的大司农是谁全部的内容,包括:汉朝刘邦时期的大司农是谁、清朝王八品司农是什么官职、我国元代设立了专门的农业机构等相关内容解答,如果想了解更多相关内容,可以关注我们,你们的支持是我们更新的动力!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聚客百科

原文地址: https://juke.outofmemory.cn/life/3829554.html

()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5-07
下一篇 2023-05-07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