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物丧志什么意思

玩物丧志什么意思,第1张

“玩物丧志”指一味玩赏无益的器物,因而消磨人的壮志。

一、成语出处

玩人丧德,玩物丧志。(《书·族獒》)

二、成语故事

周武王姬发灭商建周后,向各边远地区的小国派出大批使者,希望他们都归顺周朝。这些小国为表示臣服都来朝拜,并且带来许多珍贵礼物。

一天,西戎国王派使者送给周武王一条大狗。这种狗叫作獒,四肢较短,善于搏斗,凶猛异常。这条狗很有灵性,总是匍匐在武王面前,好像在行跪拜礼。武王很喜欢这条狗,便重赏了前来进献獒的使者。

当时担任太保的召公知道这件事后,写了一篇名叫《旅獒》的奏章给周武王,奏章的大意是:如今各方都归附周朝,无论远近国家,都把自己的好东西进献给周朝,这固然是陛下的圣德,但是,玩赏之物是不分贵贱的,关键是人的德行。

没有德,物就不值钱;有德,物才显得珍贵。一个贤明的君主不应该沉湎于此。一个人如果把人当作玩物加以戏弄,就会失掉德行;如果把珍奇之物当作宝贝,每天玩赏,就会丧失志气

犬马之类的畜牲不是本地所产,不该豢养它,珍禽异兽对人的衣食住行没有什么用处,也不必饲养它,别国的珍宝没有什么实用价值,也不需要稀罕它。四方贡献的东西,最好是分别赏赐给同姓的诸侯,以表诚意。

周武王看完奏章,想起了从前商纣王荒*无度,玩物丧志,导致商朝灭亡的惨痛历史,就将獒赏给一位大臣,并下令将各国进贡的物品赏赐给有功之臣以及各国的诸侯。以后,周武王更加用心治理朝政,使周朝政局稳定,国泰民安。

一、含义:

玩:玩赏;丧:丧失;志:志气。指迷恋于所玩赏的事物而消磨了积极进取的志气。

二、出处:

《书·旅獒》:“玩人丧德,玩物丧志。”

三、例句:

1 他整天只是提笼架鸟,东游西逛,玩物丧志,那是很危险的。

2 人有嗜好无伤大雅,但若过分沉迷就是玩物丧志了。

四、近义词:

不务正业 [ bù wù zhèng yè ]

务:从事。指丢下本职工作不做,去搞其他的事情。

爱鹤失众 [ ài hè shī zhòng ]

比喻因小失大。

卜昼卜夜 [ bǔ zhòu bǔ yè ]

卜:占卜。形容夜以继日地宴乐无度。

玩物丧志 ( wán wù sàng zhì )

解释如下:

玩:玩赏;丧:丧失;志:志气。常用来指醉心于玩赏某些事物或迷恋于一些有害的事情,就会丧失积极进取的志气。

玩物丧志,汉语成语,读音为wán wù sàng zhì,那么玩物丧志的意思是什么?

1、 意指醉心于玩赏某些事物或沉迷、贪恋于一些小的兴趣爱好,就会丧失积极进取的志气和高瞻远瞩的志向。出自《书·旅獒》。

2、 这些兴趣爱好不一定是有害的、负面的,但不能在上面花费全部的时间。

3、 连动式;作谓语、宾语、定语;含贬义。

关于玩物丧志的意思是什么内容的介绍就到这了。

1玩物丧志:玩:玩赏,丧:丧失,志:志气。

2常用来指醉心于玩赏某些事物或迷恋于一些有害的事情,会丧失积极进取的志气。

3出处《尚书旅獒》:“玩人丧德,玩物丧志。

4”用法:连动式,作谓语、宾语、定语,含贬义。

5近义词:不务正业,反义词:业精于勤。

6玩物丧志成语故事:春秋时,卫懿公是卫国的第十四代君主。

7卫懿公特别喜欢鹤,每天和鹤为伴,如痴如迷,丧失了进取之志,常常不理朝政、不问民情。

8卫懿公让鹤乘高级豪华的车子,为了养鹤,每年耗费大量资财,引起大臣的不满,百姓怨声载道。

9公元前659年,北狄部落侵入国境,卫懿公命军队前去抵抗。

10将士们气愤地说:“既然鹤享有很高的地位和待遇,现在让它去打仗。

11”懿公没办法,只好亲自带兵出征,和狄人战于荥泽,由于军心不齐,结果战败而死。

12人们把卫懿公的行为称为“玩物丧志”。

题库内容:

玩物丧志的解释

[riding a hobby saps one’s will to make progress;excessive attention to travia saps the will]

玩弄 无益之器物易于丧失意志, 贻误 大事 照这一说,那些不载道的文人就是玩物丧志。——朱自清 《论 严肃 》 详细解释 谓 沉迷 于所 爱好 的事物,而丧失远大的 理想 。 《书·旅獒》 :“玩人丧德,玩物丧志。” 孔 传:“以器物为 戏弄 则丧其志。” 宋 朱熹 《近思录》 卷二:“ 明 道 先生 以记诵博识为玩物丧志。” 清 昭连 《啸亭续录·李御史》 :“上於上元夜赐诸王公大臣观火戏,公尝谏阻之,以为玩物丧志。” 郭绍虞 《 中国 文学批评史》 四十:“他认为以有限的 精神 ,做这些闲 言语 ,真是玩物丧志。”

词语分解

玩物的解释 供玩弄、玩赏的人或器物。《晏子春秋·外篇上八》:“君之玩物,衣以文绣;君之凫雁,食以菽粟。” 宋 张齐贤 《洛阳缙绅旧闻记·石中获小龟》:“五六人乘间於 洛 滨,选拣白石为玩物。” 鲁迅 《 徬徨 · 丧志的解释 丧失心志。《 左传 ·昭 公元 年》:“非鬼非食,惑以丧志。”

玩人丧德玩物丧志的意思

玩人丧德玩物丧志的意思,玩人丧德与玩物丧志均自于《尚书·旅獒》,其实这两个词语的主要意思是说人一旦沉湎于所爱的人或事物,就会丧失进取向上的志向,下面学习更多的玩人丧德玩物丧志的意思。

玩人丧德玩物丧志的意思1

“玩人丧德”的意思是:戏弄他人,以致失去做人的道德。

“玩物丧志”的意思是:醉心于玩赏某些事物或迷恋于一些有害的事情,就会丧失积极进取的志气。

“玩人丧德,玩物丧志”出自于《尚书·旅獒》,《尚书》,最早书名为《书》,是一部追述古代事迹著作的汇编。分为《虞书》、《夏书》、《商书》、《周书》。词语典故大约三千多年前,周武王消灭商纣王之后,威德广被四海。西方有蛮夷之邦进贡了一头獒犬,高四尺有余,能晓解人意,威猛而善于和人搏斗,与当时中原之犬大不相同。当时任太保的'召公奭,担心武王会因喜好此犬而荒废政事,于是写了一篇文章,名曰《旅獒》,告戒武王不要“玩人丧德,玩物丧志”这篇文章就记载于《尚书·周书》。这里说的玩人,就是不尊重他人的人格,随意狎侮与戏弄他人。玩物,就是沉溺于所喜好的事物之中,乃至于不能自拔。召公奭认为,有盛德的君主,是不会狎侮他人的人格的。如果你狎侮了君子,君子就不会为你的事业尽其心志;如果你狎侮了小人,小人就不会为你的事业尽其劳力。喜好玩人的君主,上失君子之心,下失小人之力,他的统治地位也就很难维系了。至于玩物,君主将大量的精力与时间,花费在自己所喜好的事物之上,哪里还有心思过问政事呢?

玩人丧德玩物丧志的意思2

“玩人丧德,玩物丧志”的典故出自《尚书·旅獒》,意思是说人沉湎于所爱的人或事物,就会丧失进取向上的志向。

“但得妖娆能举动,取回长乐侍君王”,历史上的纣王帝辛贪恋女色,荒yin无度,唯爱妃妲己之言听是从,拒贤谏而近谗谀,残暴施政导致众叛亲离,最终加快了商朝的灭亡。“曾闻古训戒禽荒,一鹤谁知便丧邦”,当年,春秋卫国卫懿公特别喜欢鹤,整天与鹤为伴,如痴如醉,不理朝政,不问民情,而且为了养鹤,每年耗费为此大量的财力,百姓怨声载道,在北狄部落入侵卫国的时候,失去军心民心的卫懿公只好亲自带兵出征,结果战败而死。

《尚书》把玩人丧德,玩物丧志的“玩”字的危害已经说得清楚明白,但结合当代,我们不能说玩即丧德、玩即丧志,这里有个兴趣爱好、玩赏休闲范围界定的问题。玩,在我们的人生中,既是一种处世的行为,也是一种生活的心态。玩艺术、玩古董、玩股票、玩麻将等等,玩可以,有什么样的心态,就会玩出什么样的相应的结果,要掌握好尺度和分寸,防止物极必反,贻害了自己。当然,玩人丧德给后人的警醒更加铭心,“楚王好细腰,宫中多饿殍”,做人当慎独、慎欲,否则,小节不拘,终累大德。

梅兰竹菊可养性;琴棋诗画能陶情。人间有诸多雅事可以选择适合自己的玩一把,只要不是“玩世不恭”,不是“不务正业”,有点专注的兴趣爱好倒也属“玩物旷味”的人生之乐。“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在现实生活中,大凡有远大志向,想成就一番事业的人,在人生的精神和物质生活追求上,还是要远离一个“玩”字,自励、自省、慎独、慎微,不要让“休闲”损伤了自己的德行、消磨了自己的志气、忘记了自己的初心,因为,古人还说过:有所不为,而后可以有为。

以上就是关于玩物丧志什么意思全部的内容,包括:玩物丧志什么意思、玩物丧志意思是什么、玩物丧志是什么意思简单点说。急急急在线等等相关内容解答,如果想了解更多相关内容,可以关注我们,你们的支持是我们更新的动力!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聚客百科

原文地址: https://juke.outofmemory.cn/life/3828532.html

()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5-07
下一篇 2023-05-07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