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出自于南朝宋史学家、文学家范哗的《后汉书·列女传·乐羊子妻》。
2、意思是:品德高尚的人不会喝盗泉的水,廉洁清正的人不会吃别人带有侮辱的饭食。
3、原文:羊子尝行路,的遗金一饼,还一与妻。妻曰:“妾闻志士不饮盗泉之水,廉者不受嗟来之食,况拾遗求利以污其行乎?”羊子大惭,乃捐金于野,而远寻师学。
拓展内容:
《后汉书》是一部由中国南朝宋时期的历史学家范晔编撰的记载东汉历史的纪传体史书。与《史记》、《汉书》、《三国志》合称“前四史”。书中分十纪、八十列传和八志(取自司马彪《续汉书》),全书主要记述了上起东汉的汉光武帝建武元年(25年),下至汉献帝建安二十五年(220年),共195年的史事。
《后汉书》大部分沿袭《史记》、《汉书》的现成体例,但在成书过程中,范晔根据东汉一代历史的具体特点,则又有所创新,有所变动。《后汉书》结构严谨,编排有序。如八十列传,大体是按照时代的先后进行排列的。最初的三卷为两汉之际的风云人物。其后的九卷是光武时代的宗室王侯和重要将领。《后汉书》的进步性还体现在勇于暴露黑暗政治,同情和歌颂正义的行为方面,一方面揭露鱼肉人民的权贵,另一方面又表彰那些刚强正直、不畏强暴的中下层人士。例如,在《王充王符仲长统传》中,范晔详细地收录了八篇抨击时政的论文。
参考资料:
妾闻志士不饮盗泉之水,廉者不受嗟来之食,况拾遗求利以污其行乎
《乐羊子妻》
河南乐羊子之妻者,不知何氏之女也。
羊子尝行路,得遗金一饼,还以与妻,妻曰:“妾闻志士不饮盗泉之水,廉者不受嗟来之食,况拾遗求利以污其行乎!”羊子大惭,乃捐金于野,而远寻师学。
一年来归,妻跪问其故,羊子曰:“久行怀思,无它异也。”妻乃引刀趋机而言曰:“此织生自蚕茧,成于机杼。一丝而累,以至于寸,累寸不已,遂成丈匹。今若断斯织也,则捐失成功,稽废时日。夫子积学,当‘日知其所亡’以就懿德;若中道而归,何异断期织乎?”羊子感其言,复还终业。
[译文]
河南郡乐羊子的妻子,不知道是姓什么的人家的女儿。
乐羊子在路上行走时,曾经捡到一块别人丢失的金饼,拿回家把金子给了妻子。妻子说:“我听说有志气的人不喝‘盗泉’的水,廉洁方正的人不接受他人傲慢侮辱地施舍的食物,何况是捡拾别人的失物、谋求私利来玷污自己的品德呢!”羊子听后十分惭愧,就把金子扔弃到野外,然后远远地出外拜师求学去了。
一年后乐羊子回到家中,妻子跪起身问他回来的缘故。羊子说:“出行在外久了,心中想念家人,没有别的特殊的事情。”妻子听后,就拿起刀来快步走到织机前说道:“这些丝织品都是从蚕茧中生出,又在织机上织成。一根丝一根丝的积累起来,才达到一寸长,一寸一寸地积累,才能成丈成匹。现在如果割断这些正在织着的丝织品,那就会丢弃成功的机会,迟延荒废时光。您要积累学问,就应当‘每天都学到自己不懂的东西’,用来成就自己的美德;如果中途就回来了,那同切断这丝织品又有什么不同呢?”羊子被他妻子的话感动了,又回去修完了自己的学业。
传说孔子经过盗泉时,因泉名为“盗”,虽口渴也不饮,见《尸子》卷下。后因以“不饮盗泉之水”表示坚守节操,不污其行。这个是真正的典故出处!你说的这个是引用买的!南北朝范晔:“《后汉书列女传》——《乐羊子妻》:“妾闻志士不饮盗泉之水。不饮盗泉之水,字面意思是,只因此泉名为盗泉,所以即使口渴,也绝不饮用一滴。后用于表示坚守节操,不污其行的高尚节操。
韦编三绝
孔子“晚年喜易”,花了很大的精力,反反复复把《周易》全部读了许多遍,又附注了许多内容,不知翻开来又卷回去地阅读了多少遍。通常认为,孔子这样读来读去,把串连竹简的牛皮带子也给磨断了几次,不得不多次换上新的再使用。以此比喻读书勤奋用功。
不饮盗泉之水
不饮盗泉之水,是古代留用至今的一句俗语,字面意思是,只因此泉名为盗泉,所以即使口渴,也绝不饮用一滴。后用于表示坚守节操,不污其行的高尚节操
己所不欲 勿施于人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出自《论语》。中国古代思想家教育家孔子的名言。整句话解释为,如果自己身体不想要的结果或精神不情愿被这样对待,就不要使得别人遭受不想要的结果和得不到想要的对待。
以上就是关于志士不饮盗泉之水,廉者不受嗟来之食全部的内容,包括:志士不饮盗泉之水,廉者不受嗟来之食、妾闻志士不饮盗泉之水后面是什么、妾闻志士不饮盗泉之水!妾是啥意思等相关内容解答,如果想了解更多相关内容,可以关注我们,你们的支持是我们更新的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