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对武则天的客观评价

理性是什么意思2023-05-07  31

对于武则天,从唐代开始,历来有各种不同的评价。唐代前期,由于所有的皇帝都是她的直系子孙,并且儒家正统观念还没完全占据统治地位,所以当时对武则天的评价相对比较积极正面。但随着时间的推移,特别是司马光所主编之《资治通鉴》,对武氏严厉批判。

程朱理学在中国思想上占据主导地位后,轻女的舆论决定了对武则天的评价。譬如明末清初的时候,著名的思想家王夫之,就曾评价武则天“鬼神之所不容,臣民之所共怨”。

但不可否认的是,武后善治国、重视延揽人才,首创科举考试的“殿试”制度,而且知人善任,能重用狄仁杰、张柬之、桓彦范、敬晖、姚崇等中兴名臣。

国家在武则天主政期间,政策稳当、兵略妥善、文化复兴、百姓富裕,故有“贞观遗风”的美誉,亦为其孙唐玄宗的开元之治打下了长治久安的基础,武则天对历史做出过巨大的贡献。

关于武则天,也有不少负面评价。其主政初期,由于大兴告密之风,重用酷吏周兴、来俊臣等,加上后世史学家不齿于她违反传统的礼教,身为女子,竟然拥有不少男性嫔妃(称为“男宠”),也公开与多名男性欢好,不以为耻。

所以,史书内都对她的所作所为大加鞭鞑,直斥其阴险、残忍、善弄权术,与唐中宗时韦后之专政,合称为武韦之乱。

扩展资料

毛泽东评价武则天:

“武则天,一个女人当了那么多年皇帝,可真是不简单啊!”孟锦云大发感慨。

毛泽东接着说:“你觉得武则天不简单,我也觉得她不简单,简直是了不起。封建社会,女人没有地位,女人当皇帝,人们连想也不敢想。我看过一些野史,把她写得荒*得很,恐怕值得商量。武则天确实是个治国之才,她既有容人之量,又有识人之智,还有用人之术。她提拔过不少人,也杀了不少人。刚刚提拔又杀了的也不少。”

毛泽东还谈过武则天立无字碑的事:武则天有自知之明,她不让别人在她的墓碑上刻字。有人分析其本意是功德无量,书不胜书。事实上,那是武则天认识到,一个人的功过是非,不应自己吹,还应由后人去评论。

毛泽东的这段谈话,表达了他对武则天基本肯定的态度,他欣赏武则天是一个有作为、敢作为的女皇帝,他赞扬武则天的智慧和自知之明。

参考资料:

百度百科-武则天人物评价

人民网-毛泽东如何评点李世民和武则天?

武则天的历史评价 武则天是中国历史上唯一一个正统的女皇帝杰出的女人, 有绝顶 的才能和超人的智慧, 心狠手辣。 在她再位间任用酷吏以强硬的手段 统治她的王朝。取李唐江山而代之,封她的王朝号。 她作为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 能够排除万难, 在统治长达半 个世纪的年代,形成强有力的中央集权,社会安定,经济发展,上承 “贞观之治”, 下启“开元盛世”, 革除时弊, 发展生产, 完善科举, 破除门阀观念,不拘一格任用贤才,顺应历史潮流,大刀阔斧改革的 历史功绩相比,难以同日而语。历史功绩,昭昭于世。 在政治上,武则天提倡科学,能够破格用人。在她统治时期进一 步发展了科学制, 创立了殿试和武举。 并下令九品以上民吏及百年自 举。武则天通过科举、自举和别人推荐,选拔了一批杰出的人才,成 为武周政权的中流砥柱,如狄仁杰、姚崇、宋璟,后来成为开元时期 的贤相。 在经济上,武则天重视农业生产。认为“建国之本,必在 于农”,“家足人足,则国自安”。武则天时代的手工业也在发展。 主要表现在采矿业、铸造业和纺织业上。农业、手工业的发展,又促 进了商业的繁荣。武周时期的交业事业,亦相应发达。在文化上,武 则天在位时裁文史,光耀文史。重视古建筑的修建,较著名的有长安 大雁塔、松山少林寺、洛阳龙门石窟和乾陵。兼容三教,使其发展。 武则天本人遵儒、宠道、信佛,她派人把三教之精华江为一本《三教 诸英》。发展科举,提高官僚队伍的文化素质,开放殿试,增加制举 次数和常举难度。

1、杨贵妃和武则天是一个时代的人。

2、杨贵妃和武则天都是唐朝人,都生于唐朝最鼎盛的时期,但是武则天出生于杨贵妃之前,并且在武则天去世后的第14年杨贵妃才出生。

3、杨玉环于开元七年(719年)农历六月初一(阳历6月22日)出生于宦门世家,高祖父杨汪是隋朝的上柱国、吏部尚书,唐初被李世民所杀;父杨玄琰,曾担任过蜀州司户;叔父杨玄璬曾任河南府土曹,杨玉环的童年是在蜀州度过的。

武则天是中国 历史 上唯一的女皇帝,是中国古代杰出的女 政治 家。明代思想家李贽把武则天列为明君,这个评价应该说是不过分的。当然这个只是我的评价,那么你知道正史上是怎样对武则天的评价以下是我为你整理的正史对武则天的评价的相关资料,希望能帮到你。

 

正史对武则天的评价

 

对历史人物的评价应一分为二。

 

武则天其功:

 

1、政治较 清明

 

这主要表现在武则天提倡科学,能够破格用人。在她统治时期进一步发展了科学制,创立了殿试和武举。并下令九品以上民吏及百年自举。武则天通过科举、自举和别人推荐,选拔了一批杰出的人才,成为武周政权的中流砥柱,如狄仁杰、姚崇、宋璟,后来成为开元时期的贤相。唐中期的宰相陆赞扬武则天善于用人,赏罚分明。北宋史学家司马光亦认为,武则天“政由己出,明察善断”。因而那种认为武则天重用酷吏、外戚、男宠,政治上一片黑暗的观点,是值得商榷。

 

2、经济有发展

 

武则天重视农业生产。认为“建国之本,必在于农”,“家足人足,则国自安”。命人撰成农书《兆人本业记》,颁行 天下 。她继续推行均田制。在边远地区实行 军事 性屯田、营田,成效显著。重视和提倡兴修水利,在独掌政权的二十一年里,地方 水利工程 有19项。还以境内农田好坏作为奖惩地主官吏的标准。武则天的这些 措施 ,促进了农业生产的发展。其一,国家仓库里储满了粮食;其二,地方储粮亦很丰富;其三,户口显著增加。

 

武则天时代的 手工 业也在发展。主要表现在采矿业、铸造业和纺织业上。农业、手工业的发展,又促进了商业的繁荣。主要表现在“市”的增加或城市贸易的发达。武周时期的交业事业,亦相应发达。(以上详见拙作《武则天统治时期的社会经济》,收入《武则天与洛阳》,三秦出版社1988年版)

 

3、国力很强盛

 

中国自秦汉以来,就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国家。统一是历史的主流,各民族的共同愿望。因此,衡量和评价任何一个帝王的好坏、是非功过,都要看其如何处理各民族的关系,能否维护国家的版图和主权。武则天执政的时代,继承了唐太宗的民族怀柔政策和“降则抚之,叛则讨之”的策略,对吐蕃、契丹、突劂等族贵族的侵扰和叛乱,采取了坚决抵抗、讨伐的态度,取得了巨大的 成功 。

 

主要表现在,长寿元年(692),武则天批准西州都督唐休璟收复“安西四镇”的请求,并慧眼识英雄,在众多的将领中擢拔王孝杰为全军主帅、武威军总管,率军大破吐蕃,一举收复“安西四镇”(龟兹、于阗、疏勤、碎叶),置安西都护府于龟兹,派兵镇守,加强了对西域的统治。长安二年(702)十二月,武则天又在庭州设置北庭大都护府(故城在今新疆吉木萨尔县),与安西大都护府分别管辖天山南北两路,维护了国家主权和版图完整,促进了中外经济、 文化 的交流,增进了与中亚人民的友谊。

 

4、文化已发达

 

武则天在位时裁文史,光耀文史。重视古建筑的修建,较著名的有长安大雁塔、松山少林寺、洛阳龙门石窟和乾陵。兼容三教,使其发展。武则天本人遵儒、宠道、信佛,她派人把三教之精华江为一本《三教诸英》。发展科举,提高官僚队伍的文化素质,开放殿试,增加制举次数和常举难度。

 

武则天其过:

 

1为了巩固自己的统治,武则天重用了各种各样人才。刚开始时,她提倡告密,擢用索元礼、周兴、来俊臣等酷吏,滥杀了许多无辜,招致群情激愤。武则天便反过来杀酷吏“以雪苍生之愤”,实际上酷吏们都是秉承她的 命令 行事的。表面上看来,这是耍弄权术的把戏,不值得赞赏。但是要承认,当时所杀的多是李唐宗室贵戚、旧朝元勋大臣,这在客观上削弱了已经腐朽的士族势力。可是,为了维护自己的权势和地位,武则天又有残暴的一面。她不惜杀害一代忠臣长孙无忌,用毒酒杀死长子李弘;贬黜著名 书法 家褚遂良以及次子李贤、三子李显、四子李旦等。她对于胆敢违抗自己的朝中重臣来济、韩瑗、柳弼等,一概严惩不贷;对于王皇后、萧淑妃这样的“姐妹”辈,先是诬告上许多罪名,再让她们受尽非人的折磨,最后置之于死地,连她们的女儿也不放过。因此,要说武则天是个暴君,也有一定的根据。

 

2历史上对她贬斥最多的是,她曾拥有几个男宠,这便成为她千古难泯的丑闻,成为文人墨客颠来倒去的话题,以至于连同她创造的卓著政治业绩也随之淹没了。武则天宠幸的人主要有薛怀义、沈南蓼及张易之、张昌宗等。

 

总的来说,武则天不仅是一位杰出的女政治家,而且是一位杰出的女军事战略家。“政启开元,治宏贞观”,她在各方面都发展了贞观之治,并为开元盛世奠定了基础。当然,武则天在政治上也有黑暗面,经济上也有过财政困难时期等等。但比起她的历史功绩,这些毕竟是第二位的。还应该指出当时经济有发展、国力很强盛,都不是武则天个人的功劳。由于均田制的推选和科举制的勃兴,使世袭贵族势力迅速衰落,中小地主阶层急剧崛起,大批文人学士昂然跻身政坛,这种历史趋势把武则天推上了女皇宝座。武则天顺应了历史时代,又对中国历史的发展起了促进作用。

武则天时代新唐地处现在的河北省西南部,隶属河北省石家庄市。南距石家庄45公里,北距北京240公里。

武则天(公元624年-公元705年),名武曌,并州文水(今山西文水县东)人。中国历史上唯一的正统的女皇帝,也是即位年龄最大(67岁即位)、寿命最长的皇帝之一(终年82岁)。为唐朝功臣武士彟次女,母亲杨氏。十四岁入后宫为唐太宗的才人,唐太宗赐号“武媚”,唐高宗时初为昭仪,后为皇后,尊号为天后,与唐高宗李治并称二圣,683年12月27日-690年10月16日作为唐中宗、唐睿宗的皇太后临朝称制,期间,改名为“曌”。武则天认为自己好像日、月一样崇高,凌挂于天空之上。

后自立为皇帝,定洛阳为都,改称神都,建立武周王朝,神龙元年(705年)正月,武则天病笃,宰相张柬之发动兵变,迫使武氏退位,史称神龙革命。唐中宗复辟,恢复唐朝,上尊号“则天大圣皇帝”,后遵武氏遗命改称“则天大圣皇后”,以皇后身份入葬乾陵,唐玄宗开元四年(公元716年),改谥号为则天皇后,天宝八年(公元749年),加谥则天顺圣皇后。

公元690年武则天称帝,改国号为周,改元天授,但仍以李旦为皇嗣。时年67岁。后世称武周。 关于武则天称帝前:公元648年,金星多次白天出现,加上当时流传的谶言“当有女武王者”,时人迷信天文,太宗为此诛杀了左武卫将军李君羡。但是最终也并未阻止日后武则天的上台。出身:武则天是武士彟的女儿,武士彟出身山西地方豪族,在李唐建立的过程中很早就投身其中,在攻占隋朝都城的过程中发挥过重要作用,后担任过工部尚书的职务。而武士彟的第二位妻子即武则天生母取自隋皇室,因此从血缘上看,武则天出身于隋杨皇室。武则天大约出生在进宫:武则天大概在十几岁进宫,先为李世民的才人。太宗死后(649年),武则天短暂出家为尼,之后很快就回到宫廷——她的第一个儿子是652年出生的,而司马光认为她654年才回到宫廷。 武则天最初是被王皇后作为抵消萧淑妃恩宠的工具,她卑辞屈体以事王皇后,不久就拜为昭仪,位列九嫔之首,仅次于正一品的淑妃、德妃、贤妃。武则天显然深受比她小四岁的高宗的喜爱,高宗的十二个子女,有四男二女都是武则天所生。崛起:太宗去世之前,将后事正式托付给了“长孙无忌”和“褚遂良”。太宗晚年,健在的开国元勋已纷纷凋零,而长孙无忌以权臣和贵戚双重身份几乎垄断了朝政。高宗初年,长孙无忌又通过房遗爱谋反案,将唐太宗第三子深有威望的吴王李恪、江夏王李道宗等迫害而死。吴王李恪的家族最后在武则天上台后坚定地站在了武则天一边,他的儿子成王李千里是少数没有被武则天诛杀的皇室子弟。高宗在其亲舅长孙无忌等人的裹挟下,根本无法发挥自己的影响力和作为君主的权威,几乎所有的大事都要经过这些顾命大臣的同意。包括立谁为太子,也是长孙无忌等人“固请”高宗没有办法才接受的。 武则天的崛起,正是在这样的政治背景下发生。高宗想封自己喜欢而又有才干的武则天为皇后,但是这类大事没有长孙无忌的同意无法做成。为了讨好长孙无忌,高宗甚至携武则天亲自登门拜访,寻求支持,但是都遭到了拒绝。武则天的母亲、隋杨宗室的杨氏登门拜访也没能打动同为西北军事贵族的长孙无忌。 永徽六年九月的一次争执,令高宗和顾命大臣长孙无忌、褚遂良、韩瑗等人的矛盾激化了。在这种情况下,其旧部、深具威望的李勣对高宗说:“此陛下家事,何必更问外人!”在李勣等旧部支持下,李治强硬地立武则天为皇后,并且将褚遂良贬逐。永徽六年随着武则天被树立为皇后,历史的走向发生了巨大的转折。 称帝后:政治:继续推行改革,打破关陇(今陕西、甘肃一带)士族控制政治的局面,引用庶族地主参加政权。这样的做法在当时是进步的。 人才:重用庶族士人。武则天重用庶族士人,采取了如下三项重要措施。其一,在她为皇后时,通过唐高宗下令修改《氏族志》为《姓氏录》。《氏族志》是唐太宗时修的、内容虽是以唐朝官爵高下作等级,但很注意考究其是否属于士族,旧的士族观念很浓厚。《姓氏录》消除士族界限,完全依照宫品高下为准叙录,这就提高了出身低微的庶族官吏的政治、社会地位。其二,武则天进一步推行科举制度,通过考试,录用人才。其中大量的人才出身于庶族。其三,武则天破格用人,如她曾令九品以上官吏及百姓,皆可自我荐举求用。武则天确实选拔了一批人才,如她的名相狄仁杰和张柬之,后来开元时期的名相姚瓃和宋蹋等都是她重用或选拔的。 农业重视发展农业生产。武则天一再下令劝课农桑,奖励地方官吏注意发展农业生产。境内田畴垦辟、家家有余粮的州县长官,可得到升迁。为政苛滥、户口流散的州县长官,要受惩罚。在这期间,社会经济有很大发展。从户口增长情况来看,唐太宗时,户口为三百八十万户,至武则天统治的末年,已增至六百十五万户。 综合设立殿试、武举(文化),继续大力发展农业,出现了“政启开元,治宏贞观”的局面。 武则天称帝时代背景一、客观条件(也许只有唐朝这样的历史条件才能造就武则天) 1社会背景 首先,唐朝经过贞观之治,经济发达,文化繁荣开明,民风开放,妇女地位也达到了历史上的高峰,唐朝无论从衣着还是思想来说是众多朝代中最为开放的,这就为武则天称帝打下了基础。 还有就是唐朝的杂胡之习俗才容许女人走上前台。李唐王朝有着浓厚的杂胡遗风。在李唐集团里,李世民的妹妹,柴绍的妻子就是领兵打仗的骁勇善战的女将;长孙皇后在李唐集团起的作用也是显而易见的;在此后,太平公主、韦皇后、安乐公主、张皇后等也先后干政。可见唐朝一代,女性干政是理所当然的事。 2宗教因素 唐初社会广为流传的弥勒信仰,使武则天改朝换代之举具有了某种神圣的“合法性”,进而取得男权社会对自己以女身“当王国土”,以及“威伏天下”行为的默许与认可。 武则天与佛教有着不解之缘。她出生于奉佛世家,及至年长入宫。时运不济,她又被发落到感业寺,削发为尼,与佛经、木鱼朝夕相伴。高宗驾崩之后,武则天想当女皇,但中国传统文化历来崇尚男尊女卑,女人当皇帝没有先例,缺乏舆论支持,也是天遂人愿,恰好佛教经典《大方等无想大云经》(又称《大云经》)中有女身成佛的教义,武则天灵机一动,叫来心腹密授机宜。很快武则天的面首薛怀义带头组织了一个10人宣传小组,向武则天递呈《大云经·疏》,宣称武则天是弥勒佛下凡,可以替代李唐统治天下。此事的传播使全国的善男信女都相信了武则天应该当皇帝,这是天意,天意难违啊。于是,数万名群众聚集洛阳街头,游行示威,闹了一场轰轰烈烈的“革命”,把武则天推上了皇帝的宝座。 3机遇 再有,武则天遇到了才能平庸且体弱多病的唐高宗,给了她早早施展政治才华的机会,从而在长期从政的经历中培养起武则天的威望。实际上“天皇”、“天后”并称时已经承认了武则天等同于皇帝的政治地位。可以说,武则天三十多年是脚踏实地地一步步走上权力顶峰的。也许在唐朝臣子眼里,根本就没有大周朝,在他们眼里,武则天还是李家的媳妇,唐皇朝的皇太后,这实际上也是武则天成功的条件。 二、主观条件 有一句话叫“时势造英雄”,这说的是客观环境的有利;还有一句话叫“性格决定命运”,说的是主观内因的作用;哲学上讲,事物的发展变化是内外因共同作用的结果。其中,内因是根本作用,外因通过内因起作用。纵观武则天的一生,其成长与发展也不例外。她之所以能够掌权称帝,除了当时客观环境相对有利的条件外,最重要的还是武则天自身的性格特点和心理因素。 1政治野心及支配和统治别人的性格 心理学研究表明:有一种人的性格倾向于支配和统治别人,他们追求优越的倾向特别强烈,不惜利用或伤害别人以达到自己的目的。他们需要控制别人从而感到自己的强大和有意义。武则天的性格就属于这一类型。 第一次入宫的经历使她认为只有大权在握、支配天下、唯我独尊,才能够感到踏实。所以,第二次入宫后,武则天积极把握每次机会,并努力创造机会让自己抓住权杖,以便能够支配和统治一切,来实现自己的政治野心。 她的这种性格表现在夫妻关系上,本应男尊女卑、夫为妻纲,但是武则天把握每一次掌权的机会渐渐从高宗手中窃取权利。起初高宗只是在自己病时让武则天帮忙处理国事,本无心放权予她,可等到想要收回权力时却发现“后益用事,遂不能制”。武则天还建立了强大的消息网,高宗的一举一动她都明了于心。所以,高宗的废后计划也因“左右驰告”而“谋泄不果”。 她的这种性格表现在母子和母女关系上,让她变得铁血、暴力,亲情、爱情也无法阻挡她强大的权力欲和控制欲。儿女也成为她权欲支配下夺权的棋子和工具,必须唯她马首是瞻,否则逆她者亡。 她的这种性格表现在君臣关系上更是如此,武则天曾对众大臣说明忤逆的后果,“‘……彼皆人豪,不利于朕,朕能戮之。公等才有过彼,蚤为之。不然,谨以事朕,无贻天下笑。’群臣顿首,不敢仰视,曰:‘唯陛下命’”。杀儿女尚且不足惜,又何况这些本该听命于君的大臣。 2武则天性格中的“狠”与“忍”相辅相成 武则天性格中最明显的有“狠”和“忍”两面。武则天入宫之初对王皇后忍气吞声以弱者姿态出现,求的同情,后发制人。她在高宗去世前始终恪守妇道,从不越雷池一步。她从26岁忍到59岁,把自己的爪牙藏起来,对一个有野心的人来说,是要有非凡的韧劲的。想想,一个14岁就曾经露出爪牙的野心勃勃的女人,一个受到打击几乎绝望的受到压抑的野心女人,能够忍三十多年,真是太叫人惊叹了。 而武则天的“狠”在后来的权力之争中表现得淋漓尽致,她可以利用年幼的女儿的死打倒了王皇后,同时借高宗之手消灭了长孙无忌、褚遂良为首的死保王皇后的开国功臣,一举奠定自己的地位;她一旦掌握主动后就残忍地杀死王皇后杜绝后患,不让敌手有翻本的机会,同时又以残酷的手段震慑敌手;她可以为了登上帝位逼死自己的儿子,废黜自己的儿子;她为了巩固帝位可以起用酷吏,制造冤案杀害了难以计数的政敌和假设的政敌。 一个人想要成功就必须懂得适时的隐忍和伸张,只有这样才能够在正确的时间做出正确的决断,达到常人所不能企及的高度。武则天成功了,因为她懂得控制自己的情绪和所作所为,在每一个历史抉择的时候做出最有利于自己的选择。 3善于创造机会和把握机会 纵观武则天的掌权历程,不难看出,武则天是一个很幸运的人,她总能够在合适的时间出现在正确的地方,即便遇到危险也总能化险为夷。原因在于她非常善于创造机会和把握机会。 首先,从遗传和家庭环境的角度来看,武则天之父武士彟就是一个善于把握机会之人。他投机善贾而致富,且在恰当的时间做出了正确的选择,毁家纾难支持李渊起兵,以致平步青云、官运亨通。所以,武则天应该多少也有遗传到其父的观时通变吧。 其次,只有遗传和外在的环境是远远不够的,最重要的还是武则天自身的发展。十四岁入宫,得知太宗喜爱知识女性,便琴棋书画无所不学、无所不精,以赢皇宠;之后著名的“狮子骢”事件的表现更是占尽风头,赢得关注;在太宗面前不得宠,目标就立马瞄向了新的储君;后来,武则天甚至以牺牲自己的女儿为代价,铲除了王皇后,独占皇宠,夺取后位。 总之,不论手段是不是令人不齿甚至非常残忍,武则天都确实在把握机会又创造机会的情况下让自己成功地夺取了皇后的桂冠。 4武则天的个人才能 首先,历史上女人若要掌权一般都要懂史,胸无点墨的女人即使掌权也是下场悲惨,比如贾南风。武则天这个成功女性自然也不例外。史载“后素多智计,兼涉文史”,较好的遗传因素再加上渊博的知识累积,成就了武则天的足智多谋和很高的政治天赋,使其拥有卓越的政治才能和治国韬略。 其次,她善于用人,推行人事制度改革和创新,打破关陇士族控制政治的局面,进一步推行科举制度,引用庶族地主参加政权。顺应了当时庶族地主阶级势力崛起的历史发展趋势,这样的做法在当时是进步的。由于武则天开创武举,从此,在应试的群体中,除云集大批舞文弄墨的饱学之士,还涌动着许多舞枪弄箭的骁勇将材。因此,武则天一朝号称“君子满朝”。娄师德、狄仁杰等著名的贤臣均在其列,后来的“开元贤相”姚崇和宋璟也是武则天时期提拔起来的。武则天英明的用人之道为她建立了强大的亲信政治集团,为她的称帝打下了牢固的政治基础。 武则天从以皇后掌权,到皇帝退位,共当政近半个世纪。尽管在她统治时期,也有不少问题存在如任用酷吏、崇信佛教、加重人民负担等;但总的来说她的功还是远远大于过的。在她当政期间,唐朝的政治、经济、文化都是向前发展的。 每一个历史事件的产生是多方面原因综合作用的结果。武则天能够成为一代女皇,首先离不开唐朝文化的开放性和兼容性,这样的背景环境给武则天提供了发展的土壤。根本原因还在于武则天骨子里的不安和进取。这样的性格特征使得她把握每一次可利用的机会,并努力为自己创造机会,积极把握自己的命运,让她的才华和能力超越了时代的束缚,在历史的画卷中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武则天统治时期,社会稳定,国家太平,经济向前发展,尤其是农业、商业承唐太宗的贞观之治持续发展,应该是对“开元盛世”起到了承上启下的关健作用。

武则天在67岁登基,82岁病逝,在位执政15年。她是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她在执政期间,励精图治,整顿吏治,廉洁勤政,既善于揽才用人,又能纳谏听取大臣的意见,尤其是采纳狄仁杰等名臣的纳谏;在巩固疆域方面,继续抗击东突厥,打通西域通商,加强西域各少数民族的关糸,加强和巩固了唐太宗时疆域,为唐玄宗开创“开元盛世”打下了基础。

武则天虽然冒天下之大不韪,夺国于李唐,夺权于李治,从道义上来说,她是亏欠李家。但是从国家治理的角度来讲,她无愧于英主之名。她知人善任,启用了很多治国能臣,在武则天统治的近半个世纪,唐朝的国力仍然在稳步上升。武则天特别尊重人才,重视科举,首创殿试和武举。同时,她设置了北庭都护府,将西域大片土地纳入了中央管辖之下,边疆局势得以稳定。

恐怖,屠杀反对自己称帝的李唐宗室和朝廷大臣,以致天下冤魂塞路,人心动荡,这是其一短。至于杀害自己的亲族和子女,更让人觉得其过于冷酷无情。武则天的明智之处在于临终的时候选择无字碑做为自己的墓志铭,千秋功过,任由后人评说。

恐怖,屠杀反对自己称帝的李唐宗室和朝廷大臣,以致天下冤魂塞路,人心动荡,这是其一短。至于杀害自己的亲族和子女,更让人觉得其过于冷酷无情。武则天的明智之处在于临终的时候选择无字碑做为自己的墓志铭,千秋功过,任由后人评说。

千百年来,有许多学者曾对武则天进行过评价,但评价的结果却存在着很大的差异。有人说她荒*残暴,无所作为,把她贬得很低;有人说她用人纳谏,明察善断,把她抬得很高。虽然海内外学者对武则天进行了长期研究,并在研究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至今仍未形成统一的结论。

以上就是关于历史对武则天的客观评价全部的内容,包括:历史对武则天的客观评价、武则天的历史评价是什么、杨贵妃和武则天是一个时代的人吗 杨贵妃和武则天是同一个时期的人吗等相关内容解答,如果想了解更多相关内容,可以关注我们,你们的支持是我们更新的动力!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juke.outofmemory.cn/read/3825488.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