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90岁老人叫什么

古代90岁老人叫什么,第1张

在古代90岁的老人被称为耄耋,耄的意思是年老,昏乱,而耋的意思也是年老。这两个字可以说是很形象的描绘出90岁的老人的神态,有点糊里糊涂的样子,头发也有些凌乱,毕竟到了这个年纪,不管是古代还是现代,老年人都有些神志恍惚,而这两个可以说表达的实在是很传神了。

古人对于年龄的称谓可以说是非常的形象贴切,让人不经意间就被汉字之美所感染,比如说对于未满周岁的婴儿称作是襁褓,就像是一个可爱的小宝宝,被包在小被子里的样子,让人不由的心生爱怜,想要伸手去抱抱。长到了八九岁时,头上开始梳起两个可爱的小发髻,就像是两个小犄角,就被称作总角。

女孩子长到了十三四岁被叫做豆蔻,这时的少女真的像极了尚未大开的豆蔻一样,而长到20的男孩,就被称作是弱冠,很形象的形容出这个年龄段的男孩,虽然已经成年,但是身体还没有变得强壮起来,这个词让我们仿佛看到一个玉树临风的翩翩少年站在我们眼前。及至长到了中年时,经历了人事变迁,对很多事都看开了,不再像少年时那样过于执着,所以叫做不惑之年

等到儿女长大,自己逐渐变老,到了花甲之年,头发变白,脸上的皱纹已经像是沟壑一般,背也坨了,拄着拐杖,到了70岁,真的是很多人都离去了,身边的同龄人越来越稀少,真的是古稀之年了。好容易到了九十岁,这个年龄古人也叫做鲐背,真的是再贴切不过了,脸上的皱纹就像是鲐背上的斑纹一样了。由此可见古人对这些细微变化的观察是多么的仔细,形容的又是那样恰当,而使用的文字又是那样的美,让人都觉得老去也是件美好的事!

在古代六十五岁就是高寿了,可是现在已经很平常了,可以叫做中寿。 

我国的历史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无论是语言,还是文字,从古到今,人们都能够运用和发挥到极致,达到炉火纯青,奥妙无穷的境界。在我国,尊老的孝道向来是传统美德,祝寿的文化习俗也一直被传承至今。

而用来表示祝寿的叫法,也是多种多样的,比如60岁叫花甲寿、满寿、下寿等;70岁叫古稀寿、高寿等;80岁叫大寿、中寿;100岁叫上寿等。

各种寿的叫法:

“喜寿”代表77岁。把“喜寿”作为77岁的雅称,是因为在传统的书法中,“喜”字的草书字形,看上去就非常象竖着写的“七十七”。所以,人们就用“喜寿”来代表岁数77岁了。

“伞寿”代表80岁。把80大寿称之为“伞寿”,也与“伞”字的字形有关。因为“伞”字的形状就特别像是“八十”,所以称之为伞寿。

“米寿”代表88岁。之所以把88岁叫作“米寿”,完全是因为拆字的原因了。我们把“米”字拆开,上边和下边正是两个“八”,而中间是个“十”,合起来正好是“八十八”。

年龄称谓:

1、0岁

度:小儿初生之时。

赤子、襁褓:未满周岁的婴儿。

汤饼之期:指婴儿出生三日。旧俗小儿出生三日,设筵招待亲友谓之“汤饼筵”,也作“汤饼宴”、“汤饼会”。

2、1岁

牙牙:象声词,婴儿学语的声音。如牙牙学语,因亦指小孩过程子开始学话。清袁枚《祭妹文》:“两女牙牙,生汝死后,才周晬耳。”周晬,指婴儿周岁。

3、2岁

孩提:指初知发笑尚在襁褓中的幼儿。也有写作“孩提包”或“提孩”的,韩愈诗中就有“两家各生子,提孩巧相如”句。孩提:指2——3岁的儿童。

4、8岁

总角:古代幼童把垂发扎成两结于头顶把头发扎成髻,形状如角,因而也用“总角”来代指人的幼童阶段。借指幼年。在这里,“总”就是聚拢束结的意思。

总角之交:(幼年就相识的好朋友)。总角是八九岁至十三四岁的少年(古代儿童将头发分作左右两半,在头顶各扎成一个结,形如两个羊角,故称“总角”)。

始龀、髫年:女孩七岁。

5、9岁

九龄:为9岁。

黄口:十岁以下。

指数之年:儿童九岁。

6、10岁

幼学:十岁。

外傅之年:儿童十岁。

7、12

金钗之年:女孩十二岁。

8、13岁

豆蔻:指女子十三岁。豆蔻是十三四岁至十五六岁(豆蔻是一种初夏开花的植物,初夏还不是盛夏,比喻人还未成年,故称未成年的少年时代为“豆蔻年华”)。

十三:为13岁。

舞勺之年:少年十三至十五岁。

9、15岁

及笄:笄[jī],本来是指古代束发用的簪子。古代女子一般到15岁以后,就把头发盘起来,并用簪子绾住,表示已经成年。“及笄”即年满15岁的女子。及笄:指女子十五岁。

成童:十五或十五稍上的年岁。

10、16岁

碧玉年华、破瓜之年:女子十六岁。

二八:为16岁。

破瓜、碧玉年华:女子十六岁。古文人把瓜拆分为两个八字以纪年。

11、20岁

桃李年华:女子二十岁。

12、24岁

花信年华:女子二十四岁。

13、30岁

而立(而立之年):因为“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

克壮:正当壮年。古代三十岁为壮。

半老徐娘:女子三十岁。

14、50岁

艾:古称五十岁的人为“艾”。

半百、知天命、知命之年:知命之年,指五十岁(又“知天命”、“半百”)。

15、54岁

六九年:即五十四岁。

16、60岁

耳顺、耳顺之年、还历之年、花甲之年:均指60岁。因为“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

高龄:敬辞,称老人的年龄,多指六十岁以上。

花甲:天干地支配合用来纪年,从甲起,六十年成一周,因此称六十岁为花甲。把这种记时间的词语移用到记人的年龄上,就以“年届花甲”或“花甲之年”来指人到60岁了。

还历之年:指60岁。

下寿:古人以六十为下寿,下寿:指60岁以上。

耆[qi]:古称六十岁的人为“耆”。

耆[qí]艾:古代以六十老人为耆。

17、61岁

还历寿:61岁的寿辰。由于按干支纪年法,60年为一轮,61岁正是新一轮重新算起的时候,故称“还历”。

18、70岁

从心之年:因为“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

古稀:古代人活到70岁,也就很不容易了。杜甫有诗曰:“酒债寻常行处有,人生七十古来稀。”后人就多依此诗,称70岁为“古稀之年”。

古稀之年、悬车之年、杖围之年:均指70岁。

耋[dié]:七八十岁的年纪,泛指老年。

杖围之年:指70岁。

悬车之年:指70岁。

19、77岁

喜寿:指77岁,草书喜字似七十七,故特代指77岁。

20、80岁

朝枚之年、朝枝之年、耄[mao]耋[die]之年:均指八九十岁。

耄:指八九十岁的年纪,泛指老年,如:老耄、耄耋之年。

中寿:指80岁以上。

伞寿80岁寿辰。因“伞”字的草体形似“八十”,故称“伞寿”。

21、88岁

米寿:指88岁。因米字拆开好似八十八,故借指88岁。此外,还含有年事虽高,但食欲旺盛之意。

22、90岁

上寿:九十为上寿。

鲐背:鲐是一种鱼,背上的斑纹如同老人褶皱的皮肤。。又人到暮年,皮肤上生出老年斑如冻梨之皮,故又称“冻梨”。

23、99岁

白寿:指99岁,百少一为99,故借指99岁。

不同年龄段必须要做的事情:

1、8岁

把垂发扎成两结于头顶把头发扎成髻,形状如角。

2、15岁

古代女子一般到15岁以后,就把头发盘起来,并用簪子绾住,表示已经成年。

90岁称为善寿,也称上寿(60岁以下为“下寿”)。民间素以进入60岁为寿年,50岁以下或有父母健在者均不能称寿,只以称作过生日。

由于按干支纪年法,60年为一轮,61岁正是新一轮重新算起的时候,故称“还历”。所以60周岁(还历寿前一年)的寿辰也有满寿的说法,即一个60年的轮回。

还有一些称呼如下:

古稀寿:指70岁寿辰。源于杜甫“人生七十古来稀”的诗句。

喜寿:指77岁,草书喜字似七十七,故特代指77岁。

伞寿:80岁寿辰。因“伞”字的草体形似“八十”,故称“伞寿”。

中寿:指80岁以上。

米寿:指88岁。因米字拆开好似八十八,故借指88岁。

白寿:指99岁,百少一为99,故借指99岁。

期颐之岁:指百岁高寿。

以上就是关于古代90岁老人叫什么全部的内容,包括:古代90岁老人叫什么、六十五岁是什么寿、中国古代年龄称呼有讲究,那么古代女子的年龄有什么称呼等相关内容解答,如果想了解更多相关内容,可以关注我们,你们的支持是我们更新的动力!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聚客百科

原文地址: https://juke.outofmemory.cn/life/3824321.html

()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5-06
下一篇 2023-05-06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