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夕节的习俗是什么

人生哲理的句子2023-05-06  24

第一个习俗是吃七巧果。

每到传统节日,都会有独特的美食参与,七夕节当然也不例外,七夕节的专属美食就是七巧果。七巧果又名“乞巧果子”,款式极多,主要的材料是油、面、糖、蜜,并做成瓜果花草等模样。《东京梦华录》中称之为“笑厌儿”、“果食花样”。在宋朝,市街上就已经有七巧果出售了。

第二个习俗是祭拜织女。

这个活动一般都是女性参加,几个人提前约好时间,大部分是在晚上举办。晚上在月光下摆上一张桌子,桌子上放置好茶、酒、水果、五子(桂圆、红枣、榛子、花生、瓜子)等祭品。大家一起围坐在桌子前,一边吃瓜果点心,一边向织女默默许愿。

第三个习俗是穿针乞巧,这应该是最早的乞巧方式,始于汉朝。

《西京杂记》中记载:“汉彩女常以七月七日穿七孔针于开襟楼,人具习之。”在七夕节这天,各家各户的女人女孩都会走出家门,大家聚在一起,一边猜测牛郎织女的相会场景,一边拿出自己的针线女红,通过穿针的方式乞巧。

第四个习俗是晒书晒衣服。

晒书晒衣服的习俗在古代非常的流行,有很多小故事都记载了人们会在七夕节这一天晒书晒衣服,去去霉气。不过这种习俗逐渐演变成了豪门富士炫耀财富的场景了,引来了不少文人墨客的鄙视。

第五个习俗是为牛贺生。

七夕节来源于牛郎织女的故事,大家对此不会很陌生,而作为其中的关键,老牛想必大家也是非常熟悉的。据传说,老牛为了帮助牛郎跨越天河见到织女,让牛郎把自己的皮揭了下来,借着牛皮过天河见织女。为了纪念自我牺牲的老牛,人们每逢七夕节就会给老牛贺生,表示对老牛的敬重。

第六个习俗是种生求子。

这是一个很古老的习俗,在七夕节前几天,人们会在木板上铺上一层土,播下粟米的种子,让它生出绿油油的嫩苗,再摆一些小茅屋、花木在上面,做成田舍人家小村落的模样,称为“壳板”。或将绿豆、小豆、小麦等浸入碗中,等它长出嫩芽,再以红、蓝丝绳扎成一束,称为“种生”,又成为“五生盆”或“生花盆”。南方各地也叫“泡巧”。

第七个习俗是拜魁星。

不过这个节日和七夕节没有太大的关系。民间传说七月七日是魁星的生日。魁星文事,想要考取功名的读书人特别崇敬魁星,所以为了能金榜题名,读书人会在这一天祭拜魁星。魁星就是魁斗星,为北斗七星的第一课,也叫魁首。古代士子考中状元时称“大魁天下士”或“一举夺魁”,里面的魁指的就是魁星。

共有21种主要风俗,具体如下:

七夕乞巧,乞求姻缘,游七姐水,拜七娘妈,种生求子;

储七夕水,为牛庆生,晒书晒衣,拜织女,拜魁星;

七姐诞,香桥会,迎仙,染指甲,接露水;

穿花衣,听悄悄话,结红头绳,姑娘洗发,结扎巧姑,玩磨喝乐。

这21种主要风俗的详细介绍:

1、七夕乞巧

七夕乞巧,判定乞巧者巧拙的“卜巧”方法,主要有“穿针乞巧”、“喜蛛应巧”、“对月穿针”、“兰夜斗巧”和“投针验巧”等几种形式。

2、乞求姻缘

在晴朗的夏秋之夜,天上繁星闪耀,一道银河横贯南北,银河的东西两岸,各有一颗闪亮的星星,隔河相望,遥遥相对,那就是牵牛星和织女星。世间无数的有情男女都会在这个晚上,夜静人深时刻,对着星空祈祷自己的姻缘美满。

3、游七姐水

民间传说七夕节天上的七位仙女会下凡到河流中洗澡,这时的河水因沾了仙气,人们洗了不但会带来桃花运,还可以预防疾病。

4、拜七娘妈

闽南和台湾的七夕节又是“七娘妈”的诞辰日。民间十分盛行崇拜七娘妈这一被奉为保护孩子平安和健康的偶像。

5、种生求子

旧时习俗,在七夕前几天,先在小木板上敷一层土,播下粟米的种子,让它生出绿油油的嫩苗。或将绿豆、小豆、小麦等浸于磁碗中,等它长出敷寸的芽,再以红、蓝丝绳扎成一束,称为“种生”,借以求子。

6、储七夕水

“七夕水”亦称“七月七水”,据说“七夕水”有神奇的功能,久储不变、可以治疗烫伤、去除疮毒等。广东一带都有储存“七夕水”的风俗,就是在初七早晨头遍鸡鸣之后,各家到井边或者河边汲水储藏。

7、为牛庆生

旧时儿童会在七夕之日采摘野花挂在牛角上,又叫“贺牛生日”。因为传说西王母用天河把牛郎织女分开后,老牛为了让牛郎能够跨越天河见到织女,让牛郎把它的皮刨下来,驾着它的牛皮去见织女。人们为了纪念老牛的牺牲精神,便有了“为牛庆生”的习俗。

8、晒书晒衣

刘义庆的《世说新语》卷二十五说,七月七日人人晒书,只有郝隆跑到太阳底下去躺着,人家问他为什么,他回答:“我晒书”。这一方面是蔑视晒书的习俗,另一方面也是夸耀自己腹中的才学。晒肚皮也就是晒书。

9、拜织女

七夕之夜,少女们在月光下摆上一张桌子,桌子上置茶、酒、水果、瓜子等祭品;又有鲜花几朵,束红纸,插瓶子里,花前置一个小香炉。围坐在桌前默念自己的心事,像织女星许愿。

10、拜魁星

传说七月七日是魁星的生日。魁星文事,想求取功名的读书人特别崇敬魁星,所以一定在七夕这天祭拜,祈求他保佑自己考运亨通。古代士子中状元时称“大魁天下士”或“一举夺魁”,都是因为魁星主掌考运的缘故。

11、七姐诞

七月七的七娘会,广东多称“拜七姐”,组织大家聚集在宗乡会馆,摆下各式各样鲜艳的香案,遥祭牛郎织女,“香案”上摆满鲜花、水果、胭脂粉、纸制小型花衣裳、鞋子、日用品和刺绣等,琳琅满目。

12、香桥会

在江苏宜兴,有七夕香桥会。每年七夕,人们都赶来参与,搭制香桥。所谓香桥,是用各种粗长的裹头香(以纸包着的线香)搭成的长四五米、宽约半米的桥梁,装上栏杆,于栏杆上扎上五色线制成的花装饰。入夜,人们祭祀双星、乞求福祥,然后将香桥焚化,象征着双星已走过香桥,欢喜地相会。

13、迎仙

从初六晚开始至初七晚,一连两晚,姑娘们穿上新衣服,戴上新首饰,一切都安排好后,便焚香点烛,对星空跪拜,称为“迎仙”,自三更至五更,要连拜七次。拜仙之后,姑娘们手执彩线对着灯影将线穿过针孔,如一口气能穿七枚针孔者叫得巧,被称为巧手,穿不到七个针孔的叫输巧。七夕之后,姑娘们将所制作的小工艺品、玩具互相赠送,以示友情。

14、染指甲

染指甲系流传在中国西南一带的七夕习俗。许多地区的年轻姑娘,喜欢在节日时用树的液浆兑水洗头发,不仅可以年青美丽,而且对未婚的女子,可以尽快找到如意郎君。用花草染指甲也是大多数女子与儿童们,在节日娱乐中的一种爱好,也与生育信仰有密切的关系。

15、接露水

浙江农村,流行用脸盆接露水的习俗。传说七夕节时的露水是牛郎织女相会时的眼泪,如抹在眼上和手上,可使人眼明手快。

16、穿花衣

陕西黄土高原地区,在七夕节的夜晚也有举行各种乞巧活动的风俗,妇女们往往要结扎穿花衣的草人,谓之巧姑,不但要供瓜果,还栽种豆苗、青葱,在七夕之夜各家女子都手端一碗清水,剪豆苗、青葱,放入水中,用看月下投物之影来占卜巧拙之命,还穿针走线,竞争高低。

17、听悄悄话

在浙江绍兴一些农村,七夕夜会有许多少女,偷偷躲在长得茂盛的南瓜棚下,待夜深人静之时如果能听到牛郎织女相会时的悄悄话,待嫁的少女日后能得到千年不渝的爱情。

18、结红头绳

结红头绳,七夕风俗之一,据说如果家里如有体弱多病的孩子,家长们常在此日将红头绳结七个结,戴在孩子脖子上,祈求上天保佑孩子健康长寿。

19、姑娘洗发

许多地区的年轻姑娘,喜欢在七夕节日时用树的液浆兑水洗头发,传说不仅可以让女性年轻美丽,而且还可让未婚的女子尽快找到如意郎君。

20、结扎巧姑

陕西黄土高原地区,在七夕节的夜晚也有举行各种乞巧活动的风俗,妇女们往往要结扎穿花衣的草人,谓之巧姑,不但要供瓜果,还栽种豆苗、青葱,在七夕之夜各家女子都手端一碗清水,剪豆苗、青葱,放入水中,用看月下投物之影来占卜巧拙之命,还穿针走线,竞争高低。

21、玩磨喝乐

磨喝乐是旧时开封民间七夕节的儿童玩物,即小泥偶,其形象多为传荷叶半臂衣裙,手持荷叶。每年七月七日,在开封的“潘楼街东宋门外瓦子、州西梁门外瓦子、北门外、南朱雀门外街及马行街内,皆卖磨喝乐,乃小塑土偶耳”。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七夕节

七夕节的习俗:

1、香桥会

在江苏某些地区,人们会搭制香桥,所谓香桥就是用裹头香,做成长四五米,宽半米的桥梁,们祭祀双星、乞求福祥,然后将香桥焚化,象征着双星已走过香桥,欢喜地相会。这种习俗也是由鹊桥演变而来。

2、拜七姐

在广东多称“拜七姐”,而在福建叫作“拜七娘妈”,女孩子们在月光下摆上一张桌子,桌子上放着茶、酒、水果、瓜子等祭品;又有鲜花几朵,束红纸,插瓶子里,花前置一个小香炉。围坐在桌前默念自己的心事,向织女星许愿。

在闽南地区,人们带上贡品之类,要去七娘庙祭拜,有些父母还要带着满15岁的孩子去庙里酬谢,感谢七娘能保佑孩子平安度过幼年、童年、少年时代。

3、穿针乞巧

在我国有些地区七夕节有穿针乞巧的风俗,这也叫作“赛巧”,女孩子们结彩线,穿七孔针,谁穿得快,谁就是胜利者,输的人要把准备好的礼物送给对方。《西京杂记》说:“汉彩女常以七月七日穿七孔针于开襟楼,人具习之。”

4、游七姐水

相传在七夕这一天,天上的七仙女会下凡在河流中洗澡,此时的河水会沾染仙气,人们洗了不仅会带来桃花运,还会预防疾病,爱情生活都会无比幸福美满。另外有人还会把七夕的水储存起来,加入米兰花、茉莉花、玫瑰花等7种鲜花,据说这样洗脸,可以让女孩子更美。

5、晒书晒衣

古代,“七夕”节还有晒书、晒衣的习俗,据说是可以避免虫蛀。人们选择七夕晒书据说是因为七月七日,天门洞开,阳光强烈,是龙王爷“晒鳞日”,人们多在此日暴晒衣服、棉被之类,以防虫蛀。

七夕节习俗有为牛庆生、拜魁星、穿针乞巧、喜蛛应巧、投针验巧等。

1、为牛庆生

在牛郎和织女分开之后,牛郎所饲养的老牛为了可以让牛郎和织女得以相见,便牺牲自己的生命,奉献出自己的牛皮,让牛郎乘着去和织女相会。于是在每年的七夕节当天,孩童们会去田间采集野花,悬挂于牛角之上,以此来纪念老牛的奉献精神,便出现了为牛庆生这一风俗。

2、拜魁星

这是一项针对于读书人的七夕节风俗。传说七月初七是魁星的生日,有着掌握考生仕途的能力,因而在这一天,想要考取功名的考生都会选择祭拜魁星爷,便有了七夕节拜魁星的风俗。

3、穿针乞巧

在七夕节当天,根据中国历年传统,女子需要在当夜跪拜织女星,希望在织女星的庇佑下,让自己拥有睿智的头脑和精湛的女红手艺。

4、喜蛛应巧

喜蛛应巧也是七夕节的另一风俗。在七月初七当天,大人们会准备一些水果等吃食,等待一种绿豆般大小的蜘蛛,也就是“喜蛛”的到来,谁首先发现,谁就会在这一年变得吉星高照。

5、投针验巧

在七月初七前一天,少女们要在脸盆里注入夜间水和日间水,之后放置一晚。经过七夕节的阳光照晒,脸盆中的水会形成薄膜,之后便可以用这层薄膜来“验巧”。

七夕节的习俗有:祭月、穿针乞巧、种生求子、为牛庆生、晒书晒衣、拜织女、拜魁星、吃巧果等。

1、祭月:古时女子多有祭拜月亮的习俗,在传统文化里,月亮始终是女子的祥瑞。她们常常对月祈愿或倾诉心事。先人于朔日祭月,本身就是一种乞求繁衍生息意愿的反映,盖因月之盈长暗喻了长生与兴旺。

2、穿针乞巧:农历七月初七的夜晚即七夕节(乞巧节),根据传统,凡间的女子要当庭布筵,虔诚跪拜织女星,乞求保佑自己心灵手巧,乞求智慧和精巧女工技艺。七夕之夜,女子手执五色丝线和连续排列的九孔针(或五孔针、七孔针)趁月光对月连续穿针引线,将线快速全部穿过者称为“得巧”。

3、种生求子:在节日前利用若干种植物,如小麦、绿豆、小豆、豌豆等,放在器皿浸水,生芽数寸后,于七夕即日用红蓝彩线束扎起来,作为一种得子得福的象征。还用蜡塑各种形象,放在水上浮游。

4、为牛庆生:儿童会在七夕之日采摘野花挂在牛角上,又叫“贺牛生日”。因为传说西王母用天河把牛郎织女分开后,老牛为了让牛郎能够跨越天河见到织女,让牛郎把它的皮刨下来,驾着它的牛皮去见织女。人们为了纪念老牛的牺牲精神,便有了“为牛庆生”的习俗。

5、晒书晒衣:《杨园苑疏》记载,汉建章宫有太液池,池西有汉武帝之晒衣阁,每到七月初七,宫女必登楼晒衣。此当为七夕晒衣之缘起。

6、拜织女:汉族岁时风俗,每年七夕节举行。汉族民间传说织女是一个美丽聪明、心灵手巧的仙女,凡间的妇女便在这一天晚上向她乞求智慧和巧艺,也少不了向她求赐美满姻缘,寄托了汉族劳动人民对美满生活的向往和朴素的审美情趣。

7、拜魁星:农历七月初七,俗又称“魁星生日”。“魁星”系北斗一星宿名。汉族民间谓“魁星主文事”。闽东一带读书人崇敬魁星,仅次于孔子,于“七夕”更有“拜魁星”之俗。

8、吃巧果:农历七月初七,是我国的传统七夕节。为了“乞巧”,有七月七吃巧果的习俗。巧果其实并不是水果,而是用面粉或者米粉制作成的油氽点心。

吃七巧果每逢传统佳节,美食必定是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就像春节与水饺、端午与粽子、中秋与月饼等,七夕节自然也有它独有的美食——七巧果。

种生,这是一个较为古老的习俗,又称“五生盆”或“生花盆”,南方有的地方也叫“泡巧”。在七夕节前几天,人们会在木板上铺上几层土,并种下粟米。为牛贺生。

在牛郎织女的故事中,老牛为了帮助牛郎跨越天河,让牛郎把自己的皮揭了下来,使得牛郎能够借助牛皮过天河见织女。

祭拜织女,这个活动基本上都是女性参加,七夕节的晚上,在月光下摆好桌椅,并在桌子上放好茶、酒、水果、五子(桂圆、红枣、榛子、花生、瓜子)等物品。

以上就是关于七夕节的习俗是什么全部的内容,包括:七夕节的习俗是什么、七夕节的主要风俗是什么、七夕节的习俗是什么等相关内容解答,如果想了解更多相关内容,可以关注我们,你们的支持是我们更新的动力!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juke.outofmemory.cn/read/3820319.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