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封占据的上庸三郡指的都是哪里它对蜀汉有多大分量

刘封占据的上庸三郡指的都是哪里它对蜀汉有多大分量,第1张

刘封占据的上庸三郡指的是上庸郡、房陵郡、西城郡,位于今天的陕西、湖北、四川三省的交界处,当时也是荆州、益州、司隶州三州的交界。这块地方自古以来就有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因而上庸三郡对蜀汉格局形成的影响是巨大的。

刘封,东汉末年长沙人,刘备义子,战功累累。上庸之战时,刘备先派孟达和他的四千精锐去攻打,但是担心孟达打不下来,于是又派刘封引兵支援他。刘封孟达不负所托,攻取上庸。 公元219年,关羽包围樊城、襄阳,胜利在望,要求刘封和孟达派兵支援。但是由于刘封和孟达所在的上庸刚刚归附,事物诸多,局势不稳,拒绝了关羽请求帮助的要求。而关羽这边,由于孙权派吕蒙偷袭荆州,导致局势变化,关羽战败。关羽战败后,孟达因害怕被治罪,而且孟达又与刘封存在矛盾,故而孟达向曹魏投降。最终刘封被孟达和夏侯尚等人击败,蜀汉丢失上庸三郡,刘封自杀。

在当时水路是非常便捷的,刘备想打通汉水,打通汉水有三步,拿下汉中、拿下上庸,拿下襄樊。上庸四面被群山环绕,一条汉水横贯其中,下注入长江。从上庸顺流而下,可以直达襄阳。上庸地处魏蜀吴接壤的地方, 上庸三郡的战略意义是重大的,它是刘备一统天下走出的不可或缺的、至关重要的一步。上庸地区的地形险固,很难攻打,上庸当年攻打上庸时,刘备先派了孟达,后又让刘封带兵支援他,足以见得上庸的重要性。占领上庸是为了之后的统一之战作准备,这也就是为什么刘封、孟达拒绝了关羽的出兵命令,因为上庸实在重要,不敢冒险,万一出了什么差池会破坏刘备的统一战略。

三国时的上庸,在今湖北竹山县西南。隋时移县治至今竹溪县东南,宋并入竹山县。上庸为古代地名汉末至南朝梁有上庸郡,治上庸,在今湖北竹山县西南。据《尚书牧誓》记载,公元前1046年,周武王会同巴师八国,共同伐纣,战于牧野。庸国位居八国之首。春秋中期,“唯庸人善战,秦楚不敌也”。公元前611年,庸国趁楚国灾荒,起兵东进,不料反被楚庄王联合西部的巴国、秦国所灭,国土被楚、秦、巴三国瓜分。成语“庸人自扰”因此而来。此后,楚人吸收庸国的先进文化,国力大增。

刚刚看了下三国地图,突然有个疑问:诸葛亮为什么要执着于进攻易守难攻,运粮不便的祁山,而不选择兵出上庸的北伐路线呢? 其实北伐中原的路决不仅限于祁山这一条。蜀国西边就是上庸,也就是孟达丧命之处。上庸周围大多为平原,北部就是汉水,渡过河就是襄阳,离宛城也不远,那是魏国统治的心脏部位,而且地形还是利于进攻和运输的广阔平原地区。而西边为吴国的荆州,极为方便获得补给和援军。诸葛亮大可如此:先攻下上庸等汉水以南地区,然后联络吴国,共同出兵攻打襄阳和宛城,然后一路向北,兵临洛阳城下,把魏国像切豆腐一样一分为二,使其陷入首尾无法呼应的情况。以上庸为北伐据点,进,可以避开易守难攻的山区和防守严密的长安,克服和吴军一东一西缺乏配合而被各个击破的缺点;退,又可凭借汉水,和吴国互相配合,与魏国划江而治。而在北面,可像在刘备死后,面对魏国五路大军时一样,死守阳平关。如此一来,进可攻,退可守,可谓是立于不败之地啊!诸葛亮为什么要执着于进攻易守难攻,运粮不便的祁山,而不选择兵出上庸的北伐路线呢? 最佳答案 我认为如下原因:1用诸葛亮自己的话说,祁山乃用武之地祁山不仅易守难攻,更也地势险要,在这里用兵,比的不是人海战术而是智谋在史实上,蜀国全国兵力只有区区10万人,还是诸葛亮在夷陵之战后多年苦心惨淡经营才聚集的,根本没办法和兵力超过蜀吴总和的魏国相比,所以硬拼是不行的若魏军在上庸到襄阳的路上层层设防,那怎么办(看地图就知道上庸到襄阳只有那一条路)强攻是不行的,因为他五出祁山(史实就是五次,三国演义说是六次,其实有一次是魏军进攻汉中,因雨水退走了,两军根本没交战,诸葛亮也没参战,不信去看正版历史书!)的目地不仅是帮刘家成就帝业,更是以攻为守,保住现有的霸业所以他用兵要很谨慎,不可以让那区区10万兵有闪失。2相对于上庸的层层设防,祁山则有三条路走(目标长安,攻下长安以及潼关,函谷关后可直下洛阳):一,祁山-天水-安定-长安二,祁山-武都-长安三,祁山-武都-陈仓-五丈原-汉中-长安魏军若不想丢地盘,就要分兵把守,相对于重兵把守的上庸是不是好攻多了当然魏军也可以找蜀军决战,但蜀军有三条路走,那诸葛亮是不是就可以用用声东击西,调虎离山3三军未动,粮草先行诸葛亮病出祁山的粮草来自哪里大部分都是来自成都,梓潼,江洲一带(天府之国就那一带较富庶)从祁山进军,粮草可以从成都较快到达,补给线短而从上庸走补给线就来得长了。4假如蜀军不管从那一路进军都节节胜利,那我们来比较下那一条好(只算大地方,目标洛阳)祁山最短路线:祁山-武都-陈仓-五丈原-长安-潼关-函谷关-洛阳上庸最短路线:祁山-上庸-襄阳-新野-宛_虎牢关_洛阳(建议提问者能看看立体的地图,汉水北岸靠长安的那部分有山挡着,很难渡江北伐除非上庸经汉中才能到达长安)在地图上就能看出从上庸攻到洛阳要绕大半圈,试问走了那么多路就算兵邻洛阳时士兵是否有力再战5从守将来看,诸葛亮在第一次出祁山时,西北是不懂军事,智力超低的夏侯懋(他的名我不会读,只好找个懋字代替,多了个心字底)在管理而荆北是魏国老臣满宠(看看三国志,就知道他也是个厉害的人)在管理,且史实司马懿驻扎在宛,荆北可谓人才云集,难以敌之。6(再次建议提问者能看看立体的地图)魏国太强大,蜀吴两国夹攻才好打吴国进军路线有三条:一,从江陵二从,建业-合肥三,吴-下邳吴前期孙权多走第二条,后期陆逊多走第一条,很少走第三条到诸葛亮出祁山时,已经算后期如果走上庸,那必定和吴国争抢荆北地区孙权是易变之人,到时万一陆逊切断蜀军归路,与魏夹击之,不就得落个关羽的下场7若蜀军深入上庸等地,诸葛亮带走举国之兵,国内空虚,而魏军经天水,偷袭绵竹,直逼成都,诸葛亮之军一时难以退守,如何是好8上庸太守孟达是个反复无常的小人他投降魏军之后也是居心叵测,如果北伐(出祁山)之时能再招降他,岂不更好蜀军出祁山,孟达出上庸(上庸-汉中-长安),陆逊出江陵,三面夹击,大事易成矣9魏国在西北(凉州+雍州)的群众基础不如荆北地区好,诸葛亮从祁山出兵胜利后更容易招降和安抚民心。10退一步讲,从祁山出兵就算打不下长安,那也可以占领些县城(例如天水,安定,武威,西平)获得局部胜利也挺好可从上庸呢一打就要打到底,你不打敌人,敌人就反攻了。 综合以上10点,就可以看出从祁山出兵之利大于上庸。最佳回答 祁山位于甘肃礼县东、西汉水北侧,吸气北岈(今平泉大堡子山),东至卤城(今盐官镇),绵延约50华里。连山秀举,罗峰兢峙,被誉为“九州”之名阻,天下之奇峻,地扼蜀陇咽喉;势控攻守要冲,所以成为三国时魏蜀必争之地。 当诸葛亮平定南方后,开始了他人生的最高理想--北取中原.这时,他已无法实现他的隆中策略了,毕竟荆州已失,北伐只能走汉中这条路了.

这时,魏延献上了一个相当大胆的建议:自己带5000精兵翻越秦岭出子午谷,10天到达长安。如果能攻克长安,那么关中地区可以一举平定。长安守将是靠父亲是夏侯渊和是曹操的驸马这两个裙带关系爬上来的夏侯懋,未必有真才实料,如果偷袭的话有成功的机会。但是“成功”拿下长安能再“成功”守住吗?首先,以蜀汉成都有4万的防守兵力来看,以魏国的国力长安守兵也不会少于4万。那么即使偷袭,以长途跋涉精疲力尽的5000兵偷袭有坚固防御的8倍于自己的兵力,成功的几率会有多大?即使攻克长安,魏国马上调集部队对长安反包围,来个里应外合,5000兵恐怕要全军覆没了。也就是说:在兵力不占优(但也别差的太离谱),其实是两国综合实力差别太大的情况下,魏延的计划几乎没有成功的可能。(这里引用的是迷死诸葛亮同志的<<魏延斜出子午谷与邓艾偷渡阴平的比较>>中原文)

而诸葛亮的计划是大军出陇右,沿祁山而进,大家要注意他的目标不是直取长安,而是先取西凉,再回过头取长安.这个计划的可行性有四点:其一,地形较复杂,便于隐蔽行军;其二,西凉是曹操晚年才吞并的,统治较薄弱;其三,马超马岱的西凉旧统治势力还和当地土豪大家有联系;其四,西凉兵微将寡,单独抵御不了诸葛亮大军的进攻,而长安援军要增援必要过祁山沿线,便于诸葛大军的拦截。 如果是先取长安而后取西凉行吗?答案很简单:不行!如果直攻长安的话,能否取的长安这座易守难攻的城市暂且不论,就是侥幸攻下来,下一步就会陷入曹魏的河南方面军与西凉方面军的夹击中,诸葛兵少于曹魏,结果肯定是失败无疑。 其实,各位只要稍加留意,就会发现:早在刘备称帝前后,北伐的第一个目标就定位在西凉了。如不是西凉,刘备为什么只封马超为凉州牧,而别人都未封其余的州牧;刘备取西川后按与东吴的条约是还荆州,而他赖着不还荆州的托词就是取凉州后还荆州,这两方面印证着取中原的总计划是要先取西凉,再攻长安,而后出潼关取中原.诸葛亮再此后的六出祁山,目标大抵是如此.他在执行刘备的计划而已。标签: 诸葛亮 为什么 选择 祁山 不出上庸 北伐 路线 网友评论已有0网友发表评论呢称:

北伐才是刘备与诸葛亮共同信奉与坚守的政治理想,共同制定的国家战略决策。他们的奋斗目标是铲除国贼,复兴汉室。在他们的心目中,窃国大盗,国贼就是曹操,而不是偏居一隅的孙权。在蜀国看来,魏国是虎视眈眈的大敌,东吴则是见利忘义,背后捅刀子的小人。大敌当前,蜀国的国力太过于弱小,不可能两面出击,因小失大,腹背受敌。只能暂时放下过去的私怨,搁置争议,弱弱抱团,共抗强敌。

兄弟阋于墙,外御其侮。唇亡则齿寒。如果蜀国继续与东吴对抗,就会两败俱伤,给北方的曹魏以可趁之机,被各个击破,成为强大曹魏的盘中餐。诸葛亮高瞻远瞩,别无选择,两害相权取其轻。所以联吴抗曹,北伐曹魏才是蜀国的唯一选择。

玩过三国志11的都知道,上庸是一座小城,根本养不了多少兵。上庸可以攻打的城池除我方的汉中外有三座,上路是长安,中路是宛城,下路是襄阳!

上路通过上庸攻打长安,无论你多少兵将长安斜谷道只需有一人带一队枪兵即可,一夫当关,万夫莫开。

中路通过上庸出兵攻打宛城,宛城,四战之地,就凭上庸兵少粮寡,打宛城就已经消耗了大部分兵力,当竭尽全力把宛城打下后,敌人可以从洛阳、长安、许昌、新野4个地方出兵打回来,要想守,只有从上庸汉中不断调兵粮,然而汉中上庸的资源根本和敌方的城市不成比例,还会成为绞肉机。当把上庸汉中的兵粮食都用完了,敌军反扑,宛城依然守不住,甚至有可能上庸汉中都会丢掉。

那么通过下路出兵攻打襄阳呢?然而攻打襄阳这样大城市只有倾巢而出才有胜算,而且路途又远。但当你倾巢而出上庸没有多少兵将的时候,宛城的大军就会过来抄后路老家!襄阳城一鼓作气打下来了还好,打不下来就是前有强敌,后有追兵,几乎无生路,大军就是过去送经验的!

那么上庸城最好的作用是什么呢?

第一就是守住汉中的东门,让东来的敌人最好走阳平关过来打汉中!同时牵制长安从斜谷道来犯之敌。

第二就是北伐襄阳的时候上庸作为一只偏师,出兵牵制襄阳城的主力,作为诱饵将襄阳城的主力往北引,越远越好。然后江陵大军挥师襄阳,一战可定也!

所以上庸城对于刘备来说,根本不可能像荆州一样成为北伐的主要出兵路线,最多作为守方守住汉中门户!就算是北伐出兵,由于城池小,资源有限,最多是一支偏师,起不了决定性作用!

以上就是关于刘封占据的上庸三郡指的都是哪里它对蜀汉有多大分量全部的内容,包括:刘封占据的上庸三郡指的都是哪里它对蜀汉有多大分量、三国时的上庸是现在的哪里、为什么 诸葛亮北伐不从 上庸那里打宛城 这等相关内容解答,如果想了解更多相关内容,可以关注我们,你们的支持是我们更新的动力!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聚客百科

原文地址: https://juke.outofmemory.cn/life/3818804.html

()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5-06
下一篇 2023-05-06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