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里长城有多长

万里长城有多长,第1张

长城始建于春秋战国时期,历时达2000多年,总长度达5万千米以上。我们今天所指的万里长城多指明代修建的长城,它西起甘肃的嘉峪关,东到辽宁的鸭绿江边,长6350千米。

长城是中国也是世界上修建时间最长、工程量最大的一项古代防御工程。自公元前七八世纪开始,延续不断修筑了2000多年,分布于中国北部和中部的广大土地上,总计 长度达50000多千米,被称之为“上下两千多年,纵横十万余里”。如此浩大的工程不仅在中国就是在世界上,也是绝无仅有的,因而在几百年前就与罗马斗兽场、比萨斜塔等列为中古世界七大奇迹之一。

中国万里长城到底有多长?

长城

中国古代的军事防御工程。世界建筑史上的奇迹。东起鸭绿江,西达嘉峪关,途经辽宁、河北、天津、北京、内蒙古、山西、陕西、宁夏、甘肃9个省、市、自治区,随着不同的地形、山势和地貌而筑,大都建在山岭最高处,全长7300千米(14600华里础以上,号称万里长城。其中从鸭绿江到山海关段,由于工程比较简单,毁坏较为严重。山海关到嘉峪关段,工程较为坚固,保存也较完整,两端两个关城东西遥遥对峙,长度为6700千米(13400华里)。

中国的长城到底有多长?

中国长城学会秘书长董耀会认为,秦、汉、明三个朝代所修的长城,其单线长度都超过一万里。若把各个时代修筑的长城的长度加起来,大约有十万里以上。 长城是中国古代一系列规模庞大的军事防御工程,始建于春秋战国时期,自汉至明历经十余个朝代,横跨东北、华东、华北、西北的十多个省市。 中国万里长城到底有多长 长城一般指现存中国的明长城,东起鸭绿江,西至嘉峪关,全长7,300多公里(另据报道,1990年一个徒步走完长城的中国人的计步器显示为6,700公里),合14,600华里, 秦代长城 嬴政三十三年(前214年),秦始皇派大将蒙恬率领三十万人北逐匈奴,占据河套,并修筑长城。“秦已并天下,乃使蒙恬将三十万众北逐戎狄,收河南。筑长城,因地形,用制险塞,起临洮,至辽东,延袤万余里,于是渡河,据阳山,逶蛇而北。暴师于外十余年。”(《史记·蒙恬列传》)秦长城把过去秦、赵、燕三国长城连接起来,从临洮到辽东的绵延万里,从此始有“万里长城”之称。 汉代长城 汉朝继续对长城进行修建,以抵御北方匈奴的侵袭。从汉文帝到汉宣帝,筑成了一条西起大宛贰师城、东至鸭绿江北岸、全长近一万公里的长城。汉长城是历史上最长的长城。 北朝及隋代长城 北朝的北魏、东魏、北齐、北周对长城进行了修筑与增建。其中以北齐年间修建规模最大。隋文帝时,为防范突厥,多次于冬季征发丁壮修筑长城。隋炀帝时,两次于夏季大规模征发劳力修筑,此时防御的对象还包括西北方向的吐谷浑。隋长城在前代北魏和北周、北齐长城的基础上,将东起紫河,经朔方、灵武直至榆谷以东的长城、筑垒基本连成一线。 金代长城 金朝为防御蒙古,开始大筑长城。金朝所修长城,史称金界壕或金边堡。 明代长城 到了明朝,从洪武至万历,经过20次大规模的修建,筑成了一条西起甘肃嘉峪关,东至辽东虎山,全长6350公里的长城。这也是现在所见到的大部份长城。

长城全长有多少米

长城位于中国的北部,它东起河北省渤海湾的山海关,西至内陆地区甘肃省的嘉峪关。横贯河北、北京、内蒙古、山西、陕西、宁夏、甘肃等七个省、市、自治区,全长约6700公里,约13300仝里,在世上有“万里长城”之誉。

长城有多长,多高

长城一般指现存中国的明长城,东起鸭绿江,西至嘉峪关,全长7,300多公里(另据报道,1990年一个徒步走完长城的中国人的计步器显示为6,700公里),合14,600华里, 长城城墙高平均78米,顶宽78米,可以五马并骑,十列并行。 八达岭是代表性的一段,是长城的高峰,海拔1000多米,是旅游胜地之一 好(5)不好(0) 目前的长城长度标准还是以6300公里为官方对外数字,具体的可能要今年末或明年,得看他们的测量进度 京华时报2006年1月12日讯,中国长城学会宣布,“明长城航空遥感综合调查项目”方案制定完毕并通过专家论证,该项目将通过航空遥感技术准确地测量出明长城的长度,确定长城的空间分布格局以及追踪已淹没的长城位置。目前该项目正等待国家文物局的批覆。 据中国长城学会副秘书长张骥介绍,明长城东起鸭绿江,西到山海关,但其长度、分布和现状等情况至今没有确切答案。以前受测量方法、设备等方面的限制,目前公布的7300公里可能有出入,无法准确测量长城长度。 2亿巨资测量长城准确长度 国家测绘局基础地理信息中心在2005年完成了珠峰测高科考活动后,今年准备测量明代万里长城的精确长度和准确走向。中国长城学会副秘书长张骥透露,测量明长城长度之后,双方还准备联手将明长城原貌制作成三维立体图像,放在互联网上,供网民观看。 尴尬 长城有多长至今不知道 我国历史上有20多个诸侯国家和封建王朝都修筑过长城,其中明长城是我国历史上修筑的最后一道长城,也是修建规模最大、工程最坚固的长城。 张骥介绍,目前中国长城学会对外介绍明长城长度为大约6300公里,这是根据明代文献资料的记载统计出的结果。新中国成立后,各地方 也曾进行长城测绘,但是由于区域划分不明确,比如某两个相邻的省市把一段长城都算做自己行政区域内,结果导致统计出长城长度为7000多公里,整整比明代文献记载多出1000多公里。从那以后,再没有进行过有组织的全国范围的长城长度测量活动,所以后来人们还是以明代文献记载为准。 秦代长城 嬴政三十三年(前214年),秦始皇派大将蒙恬率领三十万人北逐匈奴,占据河套,并修筑长城。“秦已并天下,乃使蒙恬将三十万众北逐戎狄,收河南。筑长城,因地形,用制险塞,起临洮,至辽东,延袤万余里,于是渡河,据阳山,逶蛇而北。暴师于外十余年。”(《史记·蒙恬列传》)秦长城把过去秦、赵、燕三国长城连接起来,从临洮到辽东的绵延万里,从此始有“万里长城”之称。 汉代长城 汉朝继续对长城进行修建,以抵御北方匈奴的侵袭。从汉文帝到汉宣帝,筑成了一条西起大宛贰师城、东至鸭绿江北岸、全长近一万公里的长城。汉长城是历史上最长的长城。 北朝及隋代长城 北朝的北魏、东魏、北齐、北周对长城进行了修筑与增建。其中以北齐年间修建规模最大。隋文帝时,为防范突厥,多次于冬季征发丁壮修筑长城。隋炀帝时,两次于夏季大规模征发劳力修筑,此时防御的对象还包括西北方向的吐谷浑。隋长城在前代北魏和北周、北齐长城的基础上,将东起紫河,经朔方、灵武直至榆谷以东的长城、筑垒基本连成一线。 金代长城 金朝为防御蒙古,开始大筑长城。金朝所修长城,史称金界壕或金边堡。 明代长城 到了明朝,从洪武至万历,经过20次大规模的修建,筑成了一条西起甘肃嘉峪关,东至辽东虎山,全长6350公里的长城。这也是现在所见到的大部份长城。

采纳哦

中国长城到底有多长

“万里长城万里长,长城外面是故乡……”这是《长城谣》的歌词,人们一直以来习惯性地称长城为“万里长城”,然而在中国大地上横亘了数千年的长城到底有多长?近日,随着长城资源调查河北试点工作的正式启动,中国有望历史上第一次了解到长城的精确长度,这是中国第一次运用全面的调查和测绘技术对长城进行精确测量。国家文物局确定在河北和甘肃两省开展试点工作。

文物专家周魁英说:“作为保护工作的前提,国家文物局要求一定要搞清楚长城的长度和分布情况。由于长城的平行、交叉分布等原因,长城肯定不止万里长。”

中国长城学会秘书长董耀会认为,秦、汉、明三个朝代所修的长城,其单线长度都超过一万里。若把各个时代修筑的长城的长度加起来,大约有10万里以上。

河北省文物局从全省抽调了15人组成长城资源调查工作队,对河北试点段长城进行徒步实地考察、测量。通过试点工作,将摸清长城资源调查试点段长城主体及相关遗址、遗迹的规模、分布、走向、保存现状等基础信息,为长城保护总体规划和保护维修方案的编制提供可靠的依据,探索适合于长城资源调查的工作程序及方法,为2007年全国性长城资源调查工作提供可借鉴的经验。

这次调查将运用全球卫星定位技术、航空遥感技术和地理信息系统等先进的现代测绘手段对长城进行精确测量。

记者了解到,新中国成立以来全国范围的长城调查已经进行过两次,第一次是在1950年代中期结合全国文物普查对长城年代及分布情况进行了初步的摸底;第二次是在1980年代结合第二次文物普查对长城进行调查。

河北省长城资源调查队负责人孟琦介绍说,河北省现存有战国、秦、汉、北魏、北齐、唐、金、明代等不同时期的长城,其中明代长城保存较为完好,约有2000多公里。

长城有多少千米

可以这么说,如果不计分布于东西南北,在我国大地上绵延起伏的全部城墙,只取横贯中国北方,规模最完整宏伟的北方长城,那么东西应长达六千公里,合一万二千华里。

据史书记载,我国历代有二十多个王朝和诸侯国曾修筑长城,倘若把其他各朝所修筑的长城长度相加起来,约在五万公里以上。

中国文物专家罗哲文说,新疆境内也有长城,汉朝时长城由玉门关延至罗布泊地区。

罗哲文说,新疆境内的长城是由玉门关延至罗布泊、楼兰地区的。新疆境内的长城和其他地方的长城是一样的。罗布泊成为终点站。但罗布泊以西地区是否存在长城,现在还无法肯定。

罗哲文的论述打破了人们对长城的普遍认识,长城西起嘉峪关东到山海关的概念被大大拓展了。罗哲文说,在湖南、青海境内,也发现明清时的长城。据史料记载,中国长城的长度在十万里以上。

以上就是关于万里长城有多长全部的内容,包括:万里长城有多长、我国长城有多长、等相关内容解答,如果想了解更多相关内容,可以关注我们,你们的支持是我们更新的动力!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聚客百科

原文地址: https://juke.outofmemory.cn/life/3811032.html

()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5-05
下一篇 2023-05-05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